加强乡村医疗和养老服务,推动系统性提升和保障。
撰文丨宁毅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下称《规划》),将乡村医疗卫生工作列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关键领域,乡村医疗的改善直接关乎乡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规划》通过加大政策投入,推动乡村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力求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医疗资源不足、人才短缺、服务水平低等问题。一系列政策将对乡村医疗产生深远影响,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人才升级
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
延续着过去几年的政策惯性来看,乡村医生的提升主要在数量提升、学历提升和资格提升三方面。
《规划》中强调了加强乡村医疗人才的培养与保障,特别是通过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和医学生定向免费培养等措施,力图解决乡村医生短缺的问题。笔者认为,乡村医生的培养不仅仅是数量的补充,更重要的是质量的提升,尤其是大学生村医的补充,奠定了很好的人才基础。全科医生的培养,能够使乡村医生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和更强的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事实上,乡村医疗人才的稳定性更为重要。通过完善乡村人才保障机制,提高医生的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能够有效避免优秀乡村医生流失的情况。一些乡村医生因为工作条件艰苦,薪酬较低而选择离开,这一问题需要通过切实的政策和措施予以解决。笔者认为,如果乡村医疗人员的待遇能够得到保障,定向培养和支持政策将吸引更多人才扎根乡村,进一步提升乡村医疗水平。
此外,如何在不同地区根据乡村的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人才培养,如何确保乡村医生能够在长时间内获得职业发展和晋升机会,仍需进一步完善政策,才能更好地保障乡村医疗人才的供给。
体系提升
县域医共体建设仍是重点
《规划》中提出,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县域医共体模式将通过整合县域内各级医疗资源,打破乡村医疗服务的孤立状态,从而提升乡村医疗的整体服务能力。
县域医共体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整合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级医疗服务站等资源,实现医疗服务的协同与共享。这样一来,乡村居民不仅可以享受本地基础医疗服务,还能借助医共体内的协作网络,将复杂疾病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减少乡村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
笔者认为,要实现乡村医疗融入县域医共体,首先需要加强乡村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设备的提升。这包括为乡村卫生院和村级服务站提供更充足的资金支持,改善医疗硬件和软件设施,提升基层服务质量。
此外,乡村医疗人员的培养和流动也是医共体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定期轮岗和专业培训,乡村医生能借此提升业务水平,同时通过技术和经验的共享,乡村医疗服务将更加精细化。还要注重信息化建设,通过远程医疗服务和共享平台,乡村居民可以享受更加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解决交通不便等问题。
数字化赋能
乡村医疗提升的关键要素
《规划》中还特别提到要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普及。数字化医疗通过远程诊疗、智能健康管理等方式,能够为乡村地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突破了传统医疗服务中的时空限制。
例如,通过远程会诊,乡村居民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大城市专家的诊疗服务,解决了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原因而导致的“看病难”问题。而且,数字健康管理平台可以帮助乡村居民定期检查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进一步促进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而现实是,乡村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和设备仍然相对薄弱,如何在这些地区推广数字化医疗服务,确保数字化工具的普及和应用,仍然是实施中的难点之一。
保障体系完善
医保、养老工作是基础
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同样是《规划》中的重点内容。通过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制度保障,乡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特别是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的完善,将为贫困乡村居民提供更全面的医疗保障,减轻他们因病致贫的风险。
《规划》中纳入养老服务,特别提到了加强乡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乡村养老工作亟待提高服务质量和基础设施水平,这就要加大对乡村敬老院、养老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改善老年人的居住和护理条件。此外,《规划》中特别提出要推动“互助养老”,这种模式可以通过社区支持和家庭互助,减轻养老服务中心的压力,同时增强社区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