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没挨刀就把手术做了,真是令人舒心又安心!”1月12日,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为一名85岁高龄的老太太实施了经颈动脉路径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标志着医院在微创技术治疗心脏瓣膜病领域取得“心”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该手术不仅是该院首例TAVR手术,福建省地市级医院首次采用经颈动脉路径完成此类手术。
▲初入院时,陈奶奶状态不佳
陈奶奶(化名)因反复突发性呼吸困难1个月而入院,经心脏彩超检查确诊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钙化。“心衰和猝死是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最为凶险的症状,主动脉瓣膜疾病的患者如不接受治疗,死亡率将远超多数恶性肿瘤患者。”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张登庆介绍,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瓣膜疾病,且药物治疗几乎无效。
如果把心脏比喻为一间房子,主动脉瓣就是连接心脏和大动脉的一扇门,心脏里的血液通过这扇门流入主动脉,并流向全身;但如果这扇门开不大,只能开一小条缝,就会阻挡心脏血液泵出,引起全身器官组织灌注不足,身体就会出现缺血缺氧,重度狭窄则会突发呼吸困难和猝死。
❖
传统的换瓣手术,一直是陈奶奶这类患者标准的治疗方案,但术后创伤大、恢复时间长,高龄患者多数合并心肺功能不全或其他疾病,往往不能耐受此类手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成为了最佳选择。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这一微创手术避免了传统的外科开胸,不用体外循环,也不需要输血,穿刺口仅笔尖大,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等诸多优势,让更多的瓣膜病老年患者获益,提高存活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事以微巧成,以疏拙败。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心血管内科团队进行了周密的术前准备。然而,在评估手术路径时,团队发现患者经股动脉路径可能存在困难。由于患者年龄大,血管条件不佳,术中反复尝试经股动脉路径均无法通过输送瓣膜的鞘管。面对这一挑战,心血管内科团队果断决定改为经颈动脉路径进行手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心脏瓣膜病发病率增加,其中主动脉瓣狭窄尤其常见。张登庆指出,作为高技术含量的医疗技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一种前沿的微创介入治疗方式,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痛苦少、康复更快,显著缩短住院时间,为不能耐受传统外科开胸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提供了新的“生机”。
TAVR术的开展也标志着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医疗技术再上新台阶。未来,心血管内团队也将继续紧跟先进医疗技术的发展,发挥团队协作力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图 / 心血管内科 张登庆
文、编辑 / 唐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