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中国文化?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各类文化概论虽有介绍与解释,但无论是四书五经还是儒释道思想,都难以全面涵盖中国文化的深广。为避免片面理解,我们需寻找新的视角。文化,作为人类生存的环境与条件,中国文化自然反映了中国人的生存环境与条件,塑造着中国人的特质。
若难以直观理解中国文化,不妨从中国人入手,观察何种人才是中国文化孕育和培养出的典型。毛泽东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他颂扬了自1840年以来,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这些英雄构成了近代中国追求独立与自由的典范,是中国文化最优秀的代表。然而,毛泽东的定义仅限于1840年之后,那么在此之前,是否也有同样追求的人民英雄呢?
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给出了答案。他笔下那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被誉为中国的脊梁。这些人从古至今都存在,他们与毛泽东所论述的人民英雄一脉相承,是中国人最佳的精神代表。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文化培育出了这些中国的脊梁和人民英雄?答案是中国文化。虽然我们不能详尽地描述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和内涵,但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中国文化所应培养出的中国人的特质。中国文化应该能够培育出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精神,能够养育出敢于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
中国文化不仅仅是历史传承下来的典籍和思想,更体现在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行为举止中。它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自我、勇往直前的英雄们的精神体现。这些英雄,无论是古代的忠臣义士,还是近代的革命先烈,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中国文化强调的是责任与担当,是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不拔,是为了更高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这种文化不仅塑造了中国人民的勇敢和坚韧,也激励着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简而言之,中国文化是一种能够培育出具有高尚品德和坚定信念的中国人的文化。它强调的是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不断奋斗的精神。这种文化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通过理解和传承这种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贡献力量。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这种文化,将其发扬光大,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转自:不朽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