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2024年11月28日,一项可以载入史册的大工程——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终于完工了。
此举,也收到了世界各地网民的热议:
炎黄子孙对脚下土地的热爱,从未停止——从适应、开发到和谐共生,中国人一直在用自己的劳动与智慧,建设自己的家园。
中华文明最大的独特性在于它在同一片原居土地长达数千年连续不断的定居。因为连续不断的定居,这个文明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守护家园,而不是像其它游居文明那样在连续不断的迁徙中鹊巢鸠占他人土地,劫掠抢夺他人财富。所以,这个唯一的“天下型定居文明”,唯一能够发展出世界上最大原住民群体的文明,必定天然具有通过高水平的集体行动团结一致抵御外来威胁的能力,包括抵御外敌入侵和对抗瘟疫流行。
几千年来,中国人供拜的是什么?天地君亲师。天和地是自然现象,是我们生存的这片土地;君代表了国家、家园;亲和师,代表了繁衍和传承。—— 唯物主义的信仰,在中国人心里是根深蒂固的。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开始,中国人已经逐渐去神本而尊人本。否则也不会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了。
而西方,很多国家的元首至今都是国王、女王,因为他们信奉“君权神授”。西方几百年前才发生的启蒙运动,其实是一场神权和世俗之间的斗争,最终以双方妥协而告终。君不见,美国总统宣誓,至今都要捧着那本《the Bible》,美元上印着 in God we trust。
我们已经习惯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但是,即使在所谓全球化的时代,包括西方发达世界,很多人仍然困在唯心主义之中。
如有一部反映藏族牧民虔诚转山朝拜的电影,说的是宗教信仰的力量塑造了藏民的物质精神世界,殊不知修好朝拜路的正是中国共产党,修缮好布达拉宫与上千座寺庙的,以及修编好大藏经的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只盯住某一个切片呢?我们的文学创作还是应突出各民族共建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以各民族故事丰富中华民族故事,以各民族精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主任、党组书记潘岳
《流浪地球》VS 《2012》
中国抗疫 VS 西方抗疫
多么相似啊!不同的抗疫措施,是电影中剧情的现实翻版。
电影《流浪地球》中,当西方各国放弃、逃跑的时候,最终在中国救援队的号召下,齐心协力,一起把地球推向新的家园。抗击新冠疫情也一样,有的国家佛系,有的国家穿皇帝的新装,有的国家瞒报数据,只有中国积极应对。
另一方面,和《2012》中只有有钱人才能买得起逃往方舟的船票一样,不同于中国的免费检测和治疗,西方世界只有购买了高额医疗保险的人,才可能负担得起核酸检测和治疗的费用。更多的普通人,只能不安地等着~~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一套征服自然的生存法则,而西方一直奉行的是物竞天择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从这件事上,想到了另一个前几天讨论过的话题——国际传播。
事实上,并不是我们一定去迎合西方意识形态,才能打动他们。关键是,你要如何讲好东方故事,在我和外国人,尤其是西方人的接触中,给他们讲述东方集体主义的事情时,amazing是他们经常回应的一个词。记得我在大学三年级暑假的时候,接待了一批40人的美国访问团,给他们讲了12生肖的故事,讲了自己能想起来的中国神话故事,很快把那帮同龄人吸引了,表示以后一定要来中国多住一段时间,多了解中国文化。那个年代通信没现在发达,和国外联系只能靠航空快递,也就失联了,不知道他们后来来中国没有。
虽然,愚公移山、带着家园去流浪、火烧新野后刘备带着老百姓一起走、八路军带着老百姓一起转移等等,这些建立在中国文化价值之上的道统和法统,在西方是没有的。但是,只要我们自己保持自信,坚定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更能打动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