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真至情 ——读王慧骐散文集《安静做最慢的事就好》
文摘
2024-11-09 15:21
江苏
至真至情
收到作家王慧骐新著《安静做最慢的事就好》,我按照自己的阅读习惯先读南京大学教授丁帆的序《驿路风景中的人》和湖南文艺出版社编审刘茁松的跋,然后浏览目录了解全书架构。目录上有《华西医院,三个我要记住的人》,标题似乎眼熟,直接翻开读起来:“弟弟走了,他生命中最后一段日子是在成都度过的。他女儿在成都生活,因此当他病情出现反复时,便选择在中国西南部最大也是最好的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治疗。”第一自然段,开篇文字直接,行文简洁畅晓,语气平和安静,不带更多感情色彩,又似乎抑制着极大的伤悲。我熟悉这篇散文,熟悉他至真至情的文风,还有他有情有义的为人风范。有如丁帆所赞赏的“我从这些散文篇什中寻觅到了江湖中被人忽略的一个‘情’字”,亦如刘茁松所感慨的“作者真有一份因情生慧的诗性人生啊”。人生无常。生的哭啼带来新欢喜,命的消逝无不让人痛惜。目睹一个生命的最后历程,无论匆忙还是漫长,情真意切的心灵空间,往往会得到极大限度的拓展。那些长歌当哭,一泻千里,疼痛与撕裂交加的不舍,当令人泪涕;这里坦然面对,呵护尊严,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对一段生命有过交集的“普通人”的感激,叠加了作者慈悲为怀的真性情。“第一位是何教授”,何教授是重庆人,现已八十多岁,身体非常硬朗。每周三天门诊,两天授课。何教授是肝胆胰外科专家,另推荐了对症专家,使病人进入实质性治疗,而对自己爱莫能助深表歉疚,后得知病人过世发来惋惜的挽联,足见一位医者的大爱仁心。“第二位要记住的是年轻的小王医生”,三十多岁,她的家在四川凉山,华西旗下第四医院姑息科管床医生,知书达理和善解人意,让病人感到一种亲人般的温暖和依靠。“还有一位是护工杨师傅”,五十刚出头,是病区护工班长,对病人特别体贴,不惜力,不怕苦。文章最后一段写道:“尽管大家都尽心尽力了,但最终弟弟还是没能留住。心恸之余,想起这几位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给过他切实帮助的人,我想说的是,我这个哥哥会一直记着你们。”作家以文字记住的三个人,既不是达官贵人,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是一个鲜活生命身处最后一程的艰难时刻,得到关怀与抚慰的施予者。医院总归是一个特殊的场合,医生与病人二者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复杂的情感机制;病痛的“困境”放大了对生命价值的思索,于是作为“医者”的所作所为容易被置于病人和亲属的瞩目之中。作家没有任何挑剔和抱怨不满,慈眉善目看见的,满是真挚的理解和温暖的记述。从三个人的手中,对生命的珍惜得以托举。哥哥的心底当然惦记着弟弟,从文末标注的写作日期可得知,落笔此篇三天前另有《想起当年那些工友》写就,第一句直呼“弟弟不幸先我而去了”。紧接着文章记录了一批四十多年前弟弟在钟表厂的工友来参加扬州律师协会举行的追思会场景,及引发自己对工友往事的追忆,慨叹“这世上还有什么比年轻更好吗”。天人永隔,一张弟弟刚进厂时的一寸照片,和照片背面母亲留下的笔迹,成为此生的纪念。哥哥记得,“那一年弟弟正好二十岁,还满脸都是稚气”。一张照片的瞬间,定格的是时光。时间永不停歇地转动,分配给回溯生命记忆的时刻倒是各个不同。血缘兄弟,情同手足,如果说这样的感同身受本身具有“特殊性”的个体关照的话,那么事实上,作家着笔更多的则是从“普遍性”的平静生活中打量喜爱与仁慈的真情流露。是的,普遍性或许意味着太普通。尤其在时间总是过得太快了的当下,人生海海,步履匆匆,普遍感受与习以为常紧密联系,无情消解着人们对于日子的敏感力与理解力。以“平视”的目光,人与人之间才可能有对等的理解、尊重、欣赏,取得精神上的生命价值确认。在繁复的社会里,每一个人的阳光照耀、风雨兼程,心性深处“生活过”的真切其实自带光芒。如书中的众生,他们看起来与你并无不同,也许只是匆匆打了个照面,或者在一段极为短暂的旅程中相伴而行,从此再不会重逢。可“他们”不正是我们吗?无数普通平凡的我们、无数稀松平常又意味深长的故事,写下来,就成了这热气腾腾、鲜活真实的烟火人间。以上两篇取自辑二“在地图上回家”,分辑标题大致勾勒出内容的面向,所以辑一讲“城市的体温”,辑三是与友交往的姿态,“安静做最慢的事就好”。全书收录82篇散文,不慌不忙写来人与事,像刘茁松跋文中归纳的——男女老少,工农兵商,主客亲朋,发生那么多情感的交流,思想的交集,事务的交结,物质的交往。或一起学习,或共同写作,或主持刊物,或采访人物,或协助出版,或帮忙生活,或是同厂,或本同乡……人之一生,我们驻足凝望或者心底念想的人生风景,总不过是留一些给亲人挚友、故乡童年,一些给青春理想、峥嵘岁月,一些给萍水相逢、擦肩而过。我愿遇见这些生活在同时代的人,因为我知道描写如此生活的作家有一颗迷人的灵魂。在王慧骐笔下,生活中的人与事似乎都能够呈现值得书写的情状,而几乎没有什么是世间“难言”的人像与物象。于是我们在文学中发现新的“看见”,来自心间的生长,交往,浸染,凝结,文学不在意向读者传递具体的知识,胜在可以传递心灵的力量。认真的体会和细致的表达,真情实感在这些散文里聚集成一种生活的动力。本来,文学的阐释无论宏大叙事还是细致观察,是否与心灵的真实血肉相连,应该是衡量品质高下的法则吧。这当然不是指对生活图景的简单描摹,即使非虚构的写实也需要作家选材。经过生命体验与文学裁剪双重考量的生活日常,才能支撑“复杂情感”的能力,导引文学抵达领悟生命、感知世界的路径。翻开这册散文集,我首先不是从文学审美的视角来作赏析,而是来听朋友讲述人间烟火漫卷,相看个体生命与世事周遭的因应。城市与乡野,大街与小巷,是来来往往的人们生生不息的世界。万物有它自己的呼吸,有它自己的节律。作家多了一份珍惜,透过时间的滤镜延伸出文字的感观,琐碎的日常瞬间,人们的温婉声音,平静的生活有值得咀嚼的滋味,经历世故会增添成熟的体谅。有欣喜,有伤感,有顾盼,有无奈,有遗憾,有苦难……有生活的温存相依,写作已不是生活的派生物,而就是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