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入国而问俗”。如果说风俗是一个迷人的世界,那么节日风俗就是这个迷人世界中异卉奇花。我们在撷取芬芳的同时应取其精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农历新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被重视的重大节日,让我们一起以时间为线索,看看我国流传已久的新年习俗吧!
宋代词人苏轼在《蝶恋花》一词中写:
“泛泛东风初破五。
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
正月初五,
俗称破五节,
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因中国民俗认为之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而得名。
那么正月初五都有哪些年俗呢?
一起跟小编看一看吧!
↓↓↓
旧时,中国民间过春节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得用生米作饭、妇女不能用针缝纫等。过了初五,这些禁忌即告解除,故而称为“破五”。习惯上,过了“破五节”,五行八作方才正式开张从业,如有铺面变化、柜台增减之举,一般多在初六定夺。
我国民间传说,正月初五这天为“财神生日”,我国南方在这天祭财神。按照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就关张了,而到了正月初五这天,家家又都重新开张了。大家闻鸡鸣即起,放鞭炮,在招幌上挂红布,共喝财神酒。祭品中必须有一条大鲤鱼,“鲤”为“利”的谐音,故称该鱼为“元宝鱼”。
初五迎财神,也要送穷神,现在仍有很多地方时兴赶“五穷”的风俗,“五穷”是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五种穷(鬼)。“送穷”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清早响着爆竹把垃圾倒出门外,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其寓意就是祭送穷神。此外,旧时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
在北方很多地区,大年初五这一天,离不开一项亘古不变的民俗,那就是吃饺子,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而且剁馅料的时候,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如果说在年三十除夕吃饺子更多是代表团圆的话,那么初五吃饺子可就别有一番寓意了:破五吃饺子俗称为“捏小人嘴”,民间传说这样可免除小人谗言之祸。
编 辑丨李英杰
出 品丨联合特钢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