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轻抚,银杏叶黄,乌镇迎来了它一年中最迷人的季节。在这个满载硕果的季节,杭十一中德胜校区高二学子们携手走进这座千年古镇,用脚步丈量历史,用心灵感受文化,在这里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秋季研学之旅。
今日研学与以往不同,高二学子们根据不同的研学主题,组成了研学小组:有的将追寻文学的脚步,感受那份静谧中的深邃;有的将探索“旧”与“新”的奥秘,展望互联网+小镇的无限可能;还有的将深入地理的殿堂,理解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让我们带着期待,开启一场充满惊喜与发现的研学之旅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研学
1
主题
品味水乡,感受文学魅力
秋天的乌镇,少了些夏日的喧嚣,多了份宁静与深远。我们在这里,参观茅盾、木心故居,追随他们作品中的场景,实地感受文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古镇的每一个角落,都是文学的影子,每一块石板、每一扇窗棂都能讲述一段故事。
研学
2
主题
感受互联网科技,展望未来发展
东栅景区,作为乌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以其古朴的建筑和浓厚的历史氛围吸引着无数游客,更以其智能化的管理与服务,为游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体验。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智能导览系统,轻松获取景区的详细介绍和游览路线,确保研学之旅更加深入。
研学
3
主题
探索地理,理解自然与人文环境
乌镇的水乡地理,是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典范。我们实地考察乌镇东栅的水系布局、建筑群及生态环境,理解水乡地理的独特魅力与生态智慧,思考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体会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研学
4
主题
追寻历史足迹,了解古镇变迁
虽然90年代的乌镇是桐乡市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镇,但是现在的乌镇却俨然是江南水乡的名片。我们游览的东栅景区是最先开发的是景区,也是曾经保存较为完好的镇区。从东栅到西栅,乌镇历史遗迹和现代科技的融合,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古镇焕新变迁史。
研学
5
主题
寻路乌镇舌尖之旅,领略水乡美食文化
走进乌镇的老街小巷,我们开启了一场舌尖上的旅行。从羊肉面到定胜糕,从八宝汤到萝卜饼,从传统的水乡小吃到创新的网红美食,每一种味道都承载着乌镇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讲究。
研学
6
主题
探寻乌镇非遗瑰宝,传承文化根脉
乌镇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积淀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它是蓝印花布的原产地之一,东栅的染店弄便是由此得名。我们在这里了解到蓝印花布染制的基本工艺,我们还参观了三白酒坊,认识了传统的酿酒工艺。
研学
7
主题
感受水乡民俗文化,留住民族记忆
乌镇的水乡民俗文化,是民族记忆的生动载体。我们实地参观了江南民俗馆、百床馆,观看了高杆船技、拳船表演,切实感受水乡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高二(1)班 卢正杰组
高二(2)班 洪熙宸组
高二(3)班 陈少军组
高二(4)班 杨斯元组
高二(5)班 王海燕组
高二(6)班 李宪嘉组
高二(7)班 徐维肖组
高二(8)班 姜进组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高杆船技的惊险绝伦,蓝印花布的沉静淡雅,皮影戏的灵动传神……如同一扇扇窗户,让我们得以窥见它们蓬勃的生命力。此次研学,让我深刻体会到非遗文化的独特价值。在快速变迁的现代社会,这些古老技艺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我们前行之路,提醒着我们不忘初心,努力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高二(1)班 王子涵
不同于传统“烟雨江南”的黑白灰,昨日乌镇秋色正浓,阳光正盛,碧水被照得更加翠绿,白墙染上片片金黄。暖暖的阳光,轻轻的微风,搭配上戏台上的妙音和游人的轻笑,水乡宛若一位闲庭信步的老者,平和慈祥,同时也不失童真与浪漫。乌镇,古来弥新,在它的古朴与祥和中勃发新的生机。
——高二(2)班 汪凯瑞
参观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乌镇东栅在保护与发展之间所做的努力。一方面,古镇保留了许多原汁原味的历史建筑和传统文化;另一方面,通过引入现代旅游管理和设施,提升了游客的体验。这种平衡的发展模式,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让我深刻感受到乌镇作为互联网小镇的科技感。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关注和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努力成为一个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者。
——高二(4)班 郑然丹
清风拂面,柳条随风摇摆。身处在乌镇,时间仿佛都慢了下来,“小桥流水人家”,青瓦白墙映入眼帘,我们陶醉在古韵之中,无法自拔。碎光点缀着,蓝印花布肆意摇曳,要不是被木架子撑着,倒像是穿着蓝底白纹的少女在镇里穿梭。凑近一瞧,才看清那白纹竟各不相同,或是几何图案,或是飞鸟图腾,忍不住闻一闻,鼻间瞬间沁满太阳晒过的味道,很温暖。
——高二(6)班 陈籽墨
文 稿|邹文沄
图 片|德胜校区高二年级各班
初 审|周佩霖
终 审|傅哲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