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年会,特意安排了抽奖环节,结果中大奖的都是领导,普通员工虽然中奖率很高,但都是不值钱的小奖品,现在连中奖都开始内定了吗?

文摘   2025-01-20 12:18   天津  

年会作为一年一度的职场盛会,抽奖环节无疑是大家最期待的亮点。大家都憧憬着能抽到大奖——一台新手机、一张豪华旅游券,谁不希望自己在这个瞬间闪亮登场?

然而,现实总是有点让人失望,尤其是当你发现,抽奖似乎并没有那么“随机”。

领导中奖率100%,员工全靠“拼手气”

去年的年会,大家心中都有一个小小的期待:要么是最新款的iPhone,要么是价值不菲的旅游券。大家正想着拿大奖,突然,大奖第一轮就落到了总经理手里。接着,副总、项目总监轮番上场,拿走了接下来的大奖。而我们这些普通员工,最多也就是拿个保温杯、充电宝,或者几张购物券。

虽然这些奖品也不算差,但和那些价值几千的奖品比起来,实在让人心生遗憾。大家虽然笑嘻嘻地接受,但心里已经很清楚:这场抽奖大奖似乎是提前安排好的。

内定大奖?年会的“伪公平”游戏

有时候,年会的抽奖似乎不完全是“公平”竞争。朋友公司去年年会上的特等奖号码,居然是总经理的工号!当大家看到这个号码公布出来时,场面瞬间安静了下来,大家心照不宣地知道,大奖根本不可能随机。

这种情况虽然不言而喻,但让现场气氛尴尬至极。大家明明知道抽奖是个为员工提供乐趣的环节,可大奖居然是领导的专属,这让人感受到的不是幸运,而是一种精心设计的“假象”。这时候,所谓的“随机性”就像是个虚设的空壳,无法掩饰背后的安排。

“托儿”上场,领导朋友也是幸运儿

为了让整个抽奖环节看起来公平,一些公司还会安排部分员工充当“托儿”。这些幸运儿会提前得知自己会中大奖,制造一种“大家都有机会”的假象。去年年会后不久,我的一个同事因为抽到了奖品,顺利升职了。我们心里都知道,这不是偶然。

更有意思的是,“压轴奖”通常会安排在最后抽,留到最后的,基本上都是与领导关系较好的人。这时候,大奖早已“内定”,剩下的几个人全都是“幸运儿”。这样一来,所谓的“随机性”早已失去,抽奖成了领导和少数人之间的“秘密交易”。

年会抽奖,员工心里都有数

虽然大家私下里都在调侃“这年会大奖就给领导定好了”,但谁也不敢明说。毕竟,年会小奖对于工作并不影响太大,没人愿意因此惹麻烦。老员工总是轻描淡写地说:“年会抽奖嘛,图个乐呵,较真了就输了。”这话听起来轻松,但里面的无奈谁能懂?

新员工虽然还不明白这些潜规则,但心里多少会有点失望。明明都在为公司拼命工作,想着凭借自己的努力在职场中取得更多的机会,结果却在这种小小的环节中,感受到不公平。

抽奖背后的职场潜规则

年会抽奖的不公平看似只是一个小环节,但它暴露了职场中深层的潜规则。在很多公司,机会和奖赏似乎永远是留给那些能“打好关系”的人,默默努力的员工,往往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拿走本该属于自己的奖励。

这种潜规则令人心生疲惫。抽奖不公平,虽然只是年会中的一个小游戏,却折射出职场上更多的不公。领导们总是“幸运”,而普通员工只能期待着一个又一个低价值的小奖品。你说,面对这种“定局”,还有谁能不失望呢?

点亮赞和在看,祝您顺风顺水。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一下吧 

↓ ↓ 

虎迹探索
关注职场动向,发现更多职场趣事,也关注央国企解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