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年中年底绩效都是C,提离职领导死活不让他走,后来领导私下说:他走了,就没人背这个绩效了。

文摘   2025-01-25 12:23   天津  

我有个同事小赵,年中和年末的绩效分别都是C,年终奖也没有,几乎感觉自己被公司遗忘了。最初他也没怎么在意,觉得自己工作表现应该还可以,结果领导对他提出了批评,连年终奖都没有发。小赵心里很不舒服,决定主动提出离职。谁知道,领导却用一种让人哭笑不得的语气说:“你走了,就没人背这个绩效了。”

听到这话,我愣住了。原来,小赵并不是因为工作做得差才被评为C,而是公司为了维持绩效比例,特地安排了他这个“背锅侠”。从这件事我才意识到,职场中的绩效考核,其实并不完全是看你工作做得好坏,背后有时会有很多隐形的因素。

绩效考核不仅仅是能力的体现

你可能会觉得,绩效考核应该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但事实上,它往往不仅仅是衡量你工作能力的工具。对于很多公司来说,绩效考核是为了满足内部的某种“比例要求”而存在的,必须有一些员工被安排在C级,甚至D级,才能保证整体的绩效分布合理。这种设定看似公平,实际上却让一些努力工作的人陷入了困境。

小赵在公司里尽心尽力,工作态度也没得说,但他从来不主动和领导搞好关系,也不参与过多的职场社交活动。可能领导觉得他“高冷”,对他产生了些许偏见,结果,绩效就被定在了C。而那些懂得迎合领导、在人际关系上花心思的人,往往能轻松拿到B甚至A,虽然他们的工作表现并不一定更好。

人与领导的关系,往往影响绩效的结果

有些人工作做得很好,结果绩效却不如人意,甚至会被批评。后来发现,问题的根源往往不在于他们的能力,而是与领导的关系不够好。有些人因为不善于交际、过于低调,或者说话不圆滑,容易被忽视,进而影响了绩效评价。

而那些能够和领导“保持良好关系”的人,往往能通过“巧妙”的互动,得到领导的认可。即便他们的工作并不出色,但在绩效评定中却占据了优势。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可能是很多职场人都曾遇到过的尴尬境地。

背后的职场潜规则,决定了你的绩效

职场中的绩效考核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它不仅仅是基于个人工作能力的评价,更可能是受公司内部政治、领导偏好以及某些潜规则的影响。

你可能拼尽全力做得很好,但最终却因为没能“讨领导欢心”或者“不合群”,而在绩效考核中被打上一个C。这种现象常常发生在那些不擅长“打交道”的人身上。他们在公司里可能默默耕耘,结果反而被当作“被牺牲的角色”来背负绩效低分。

不要让绩效成为你职场的绊脚石

他最终没有离职,因为领导的“挽留”让他意识到,自己或许并不是能力不行,而是公司内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绩效考核游戏。如果你也遇到类似的情况,别太沮丧。职场中的绩效考核远比表面看起来的复杂,它并不仅仅反映你的能力,更多的是关于你在职场中如何“融入”与“生存”。

而如果你发现自己在这种环境下难以突破,或许该考虑换个更能看重你能力的地方了。毕竟,职场不止一条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点亮赞和在看,祝您顺风顺水。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一下吧 

↓ ↓ 

虎迹探索
关注职场动向,发现更多职场趣事,也关注央国企解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