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唯一一人的渴望和思念,可以让整个世界变得萧瑟。
叔本华对此感到惶恐和震惊。同时在他看来,这也是‘爱情最感人、最高尚’之处。
不要忘了,尽管这位哲学家是与爱情抗争的激进派,但他并没有假装对爱情的巨大力量一无所知。”
——《哲学家与爱》
@Jardin des Tuileries
在巴黎的最后一天,我跑到杜乐丽,翻开数月前朋友推荐的《哲学家与爱》。
这本书犀利无情地剖析了,从苏格拉底到波伏娃一众哲学家的爱。
我第一次越过他们铿锵有力的观点,清醒冷静的知识分子形象,看见他们在爱里的跌宕、拧巴、阴暗与脆弱。这才发现,这些伟大思想的背后,同样有着为情所困的日日夜夜。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在爱情面前,我们没有什么不同。
@Jardin du Luxembourg
仿佛只有柏拉图对爱情持有较为积极的观点。他认为,“激励整个人生的不是财富,也不是荣耀,而是至高无上的爱情。”
除此以外,卢克莱修认为,爱情有毒;蒙田,也是浪子心态;卢梭在《忏悔录》中一一坦白自己疯狂的性行为,因为自己面对女人,敬畏又惧怕。
<哲学家与爱>
又或者,萨特与波伏娃,这段持续五十年之久的开放性关系,真正解答了长久以来自由与爱的两难命题,代表着终极自由完美爱?
笔者将他们的爱情评价为,“介于绝对的天真和彻底的厌女主义之间而存在。”
这段光谱,我更倾向右端。
一天路过萨特与波伏娃经常光顾的Le Dôme
以前是家咖啡厅现在已变成餐馆
将萨特与波伏娃的关系浪漫化,还是出于很市场化的考虑。
两位20世纪知名存在主义知识分子之间,持续了五十年的开放性关系,其中一方波伏娃是女权第一人。
三buff叠加,让人直达颅内高潮——这才是智性恋的最高境界!
但当我们在波伏娃晚年作品中,看到她承受的痛苦并没有比较少时——看到有不少隐身的第三方,受到伤害的控诉时——我看到的更是,萨特道貌岸然下的自卑虚荣,透着人性的扭曲与自私。波伏娃的接受包容,是开放理解,也是卑微求全。
当我们去掉美化滤镜,才能理解说,这段所谓自由的爱,其实也并不自由。
萨特和波伏娃在Cimetière Montparnasse的合葬墓碑,亲眼看着三个💋诞生
我们当然知道,爱里的细枝末节只有当事人知道,后人无从考证。但感受哲学家们因爱而生的痛苦,割裂,拉扯,却无需多费什么力气。
毕竟,谁没有为爱痛苦过?
爱情就是会带来痛苦的,或许我们就该接受这样的设定,去认清一个事实——
无论哲学家们多么痛苦,都耗尽笔墨去书写爱情。不管是咒骂还是歌颂,禁欲还是纵欲,忠诚还是浪荡,都不过是在反复证明一件事情——
爱很重要。
在Palais Royal看书的情侣
明天七夕,我们准备了一期全面聊爱情(蹭热点)的内容。
虽然洛怀和我在爱情里,方方面面是如此的不同,但我们依旧达成了不少的共识。
刚回来洛怀就接机,给我剥虾吃🦐❤️
曾经大声宣称自己不婚不育的洛怀,在2021年完婚。她说,曾经的自己,为了不婚而不婚,仅仅是觉得这样很酷。但结婚一年多,觉得眼前这个人很好。
而看起来更强势的我,对婚姻的态度倒中性多了,觉得有和没有没差。只是感觉大众对我不婚的预期,稍稍强烈,仅仅因为当了快十年老板的我,是一名独立女性。
虽然婚姻并不等同于爱,但我们相信,所有人都有权利用自己的方式去爱。
洛怀鼓励自由爱,勇敢爱,大力爱。只有通过爱这个动作,才能建立关于爱的标准。
但我说,自由好,勇敢好,大力好,但不是每个人都值得爱。
爱确实需要练习,非一蹴而就。但最初始的爱,一定来自自己。最终的爱,也一定关乎自己。
洛怀刚忘掉结婚两周年纪念日,平时讨厌收到鲜花。然而这般讨厌鲜花的她,却排除万难给远在巴黎的我送了一束(同谋的还有杨姐杨妹❤️)。
在生日那天同时抵达的,还有Sean送的蛋糕和卡片。
虽然输出爱与接受爱的方式很不同,但我们都确信爱。因为爱,是由不同的语言组成的,我们要好好接收。
现在洛怀已经“戒掉”青春时期的癫狂爱,找到了能在平淡中爱得安全的人。
我也愿意相信自己20多岁要是结了婚,如今肯定也早已离了婚。
我们在爱的过程里,愈发明确自己的需求,以看见更好的自己。
爱,属于所有人。
爱,来自于自己。
爱,有不同语言。
爱,是看见自己。
爱,没有了还有。
这个七夕,让我们承认自己需要爱,但不必要爱。一个人的时候会好好生活的,两个人的时候也舒展双臂拥抱爱。
爱,有比没有好。
长达80分钟的内容,是我们关于爱的故事、练习和维护。欢迎收听「心都野了」最新一期关于爱的博客——《爱情,有还是比没有好》🎙️
今日作者
认识自己,一遍又一遍
场简单的跨国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