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交的话题,一直被催着写,但从未写过。
我在众人眼中,应该属于和谁都能打交道(在感兴趣的前提下),且朋友比较多的。但在交友路上的拧巴磕碰,只有我自己知道。
另外交友在我看来,是件极其私人的事情。
从目的和手段上看,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且有能力交付真心的。而我是绝对的真心派,本人既不利用他人,也不能接受被他人利用。
我对朋友不仅有世俗的标准,比如正直,善良,幽默。个人的标准也极为严苛——我需要绝对的真心,以及很多很多的共同回忆。加上锐利drama的个性,我只是看起来像社交女王,能真正成为朋友其实很少。
好朋友的形容很到位,她说:
“每个人都能走进你的客厅,但很难进入你的卧室。”
既然一直没写,这一次怎么就动笔了?
原因在于这一年多的时间,我的交友条件大爆发——闲下来了,交了非常多非常棒的新朋友。交友技巧得到大量练习,大幅提升,给我带来超乎寻常的体验与启发。
当然,当中的尝试有成有败。
同时也因为闲,看了很多人类学和心理学的书——迷上了罗宾邓巴,一位心理学家,人类学教授,Dunbar's number的提出者。而他写的书,大多关于社群。
理论结合实践,颠覆了不少以往对社交的认知。觉得极有意思,想趁热乎分享。
先丢一个书中颠覆我认知的结论。
邓巴在《朋友原来是天生的》中写道,20年来医学文献中最惊人的发现是:人的朋友越多,受病痛折磨的机会就越小,也越长寿。
在《人类的演化》中也写道,人们数十万年前开始聚居,大概率是为了抵御天敌,降低因战争冲突死亡的概率。
关于群体演化的分析,绝不止以上这么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买来自己阅读。
读完好几本关于人类和群体的书,我开始发现所谓的需求,欲望,是人性使然。拒绝本能的需求是反人类的,不会work,应该尽早放弃抵抗。
我们需要朋友,需要认同,需要融入群体,需要情感支持,不是因为矫情,不是为了锦上添花,而是数十万年进化中必须的生存本能。
交朋友,是为了在这个世界上更好地活下去。
在分享我个人的交友心得前,我想先聊聊和谁交友,也就是择友。
不同人确实有不同的择友标准,我们大概会认为这个标准源于自身,是主观选择吧?然而最近我的这个认知也被颠覆了——我们能和谁成为朋友,也许是天注定的。
交友有六大维度: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出生地、相似的教育背景、共同的兴趣、共同的世界观和共同的幽默感。
你能和谁成为朋友,取决于你们有多少共通点。能戳中其中的两点,就有机会成为好朋友了。我发现我的人际交往如此丝滑,是因为我非常顺应这样的法则。
理清楚了朋友的必要性,以及朋友的先天性,技巧反而是后置的。
我们很难和方方面面都不同的人成为朋友,很可能是因为,这本就影响了我们的生存效率。
和有着极大不同的人交往,我们要花巨大力气去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以及消除误解。而花同样多的力气,已经能和“天生的朋友”成为关系非常不错的朋友了。
我自己所谓的交友技巧,也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合不来就不合,合得来就认真处。我的技巧无法用来打开本就不属于我的人际关系,却可以更好地维护我现有的人际关系。
平和看待聚散,节省了我非常多的心力。
真诚是必杀技
《人类的演化》中讲到,灵长类动物群体,存在默认的社会契约,有可能被坐享其成者利用。
这些自私个体的行为,被邓巴形容为搭便车。他们只享受群体的利益——集体保护其不受天敌之害,却不承担群体的责任。
可以想像,这些搭便车个体的存在,极大程度损害群体利益。而直接的成本承担者,通常是群体中的雌性。因为群体中不和谐带来的压力,会影响雌性的内分泌,从而增加生育的难度。
这么看来,女性在社交中的抗压能力确实相对低一些,所以我们更不要停留在消耗我们的有毒关系当中。
而纵观历史,这些搭便车者,都不会活得太好——简言之他们混不过我们这些,索取的同时也付出的契约遵守者。
人类世界的真诚,被我理解为付出与索取的内外一致。
人的关系始终是互利的,在交换价值的过程中,真诚,指的是真实地展现自己,以获取他人信任。不过度表演是契约精神,道德的最低底线。大家能正确地评估彼此,就能减少在将来交换中产生的期望落差。
我的准则是,永远不为了索取去交友,而是先评估自己能提供什么,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进行索取——即不索取自己无法提供的一切。
我认为这就是最大的真诚。
我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包括亲密关系)的付出,都是几近不带预期的。
给第一次见面的新朋友带见面礼,为聚餐买单,为朋友提供情感支持或商业分析,我都从不思考是否能从中获得什么具体的回报(但在工作上我很功利)。
也许是现阶段的我,没有太多的需求需要被满足。我所能picture的需求,是同伴的陪伴、理解和支持。
能在同一话题上哈哈大笑,或心生感动。能一起hangout,享受具体事情的具体快乐,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友谊。
边界感的艺术
朋友马上出国念书,上周的一天,突然想从香港过来和我们见一面。又得赶在口岸关闭之前返港,时间仓促无法尽兴,我便offer说,她们可以在家中留宿。
我没想过他们会say yes,只觉这是作为朋友应该offer的。那天我们很愉快地聊到四点睡去,第二天一起吃了麦门早餐,她们就回香港了。
同样的offer,我也给过另一位朋友。说起来,我和那位朋友的关系要亲近很多,他却拒绝了我。
放在一起对比,能察觉不同人的边界确实非常不同。有人很熟了都不会睡在你家,有人刚认识就敢来过夜——说起这种事情,我又想起我和我的播客搭档就是这么开始这段感情的。
我们第一次见面就是在我家中,同居三天之后,我俩决定一起做个播客频道。已经和她认识半年了,相处起来还是很舒服。
但我们也必须不要take it personal,接受或拒绝一场邀约,不能代表关系的亲疏,更不能代表他人对你的评价。不要将其升级为一种压力,这种压力非常阻碍人们的相处。
说到边界感,让我想起几个月前在餐厅吃饭,顺便逛设在二楼的书店时,正好有位职员在整理书籍,我们很自然地交谈了起来。大聊了几round她才告诉我,她有关注我,是我多年的读者。
我说,那你怎么不一开始就亮明身份哦。
她说,因为不确定会不会冒犯到我,每个人的边界感不同。
觉得她非常有礼貌之余,也确实让我产生了复杂的情感。
一方面,她对边界感的小心谨慎,是特别细腻的表现,让人很舒服;一方面,也深感现在人际关系的紧张,已经让人连打招呼都不敢了吗。
我的偏见甚至在于,在强调边界的时代,人们对边界的重复理解,也许会导致过度理解,从而带来进一步的疏离。
因为太怕僭越,所以以比安全还要安全的距离相处着才是最安全的。
边界感的艺术,当然是不好拿捏的。
不过据我的观察,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看不见的边界,但人们添加了对未知恐惧的各种想象,这条边界会扩散为一段光谱。我们的边界思维,为彼此预留了过多的空间。
守在边界光谱的两边,离岸相望,也许不冒风险,但也同样无法体验突破边界之后的亲密与依赖。
而采取主动的姿态,大胆拨开想象的迷雾,真诚地跨过那些本不存在的边界,在人际交往中,往往是收益巨大的事情。
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最近在强行打开i人的过程中,发现她们都是易燃易爆炸的小可爱,一挞即着。
少说客套话,多点实际行动
我极端地认为,客套话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你无法避免会有人当真,而对于当真的人来说,期待落空他们会感到不舒服。你可以说不要这么简单天真啦,但我认为问题出在说客套话的人身上。
很多人的理由是,客套话是种礼貌。
NO,表达礼貌的方式有很多,要付出真实的关心,才能被称为礼貌。礼貌的门槛并没有这么低,客套话作为成本极低且虚假的语言规范,是虚伪不是礼貌。
当你说了再约,就真的要将再约排上议程;当你说了你会打听某事,就真的要帮朋友打听,并主动feedback;当你说了有需要帮忙的时候可以找你,就不要在别人求助的时候推三阻四。
收起虚伪的惯性,友情里不需要客套。
去见面和拥抱
我记得有一集康熙,Melody表示在丈夫出差的时候,她会发送孩子的照片,也会表达她对丈夫的爱。并在语言中暗示,这些动作是非常有必要的,男人需要提醒。
当时年少无知,觉得这样小心经营非常不酷。长大才意识到,那种要将他人推开以验证爱的,才是对人性完全错误的理解。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凭空消失,感情的增减依赖于人的互动模式。
这就要说到另一本书了。
《梳毛、八卦及语言的进化》里面写道,灵长类动物为彼此梳毛这一举动,极大程度决定了同伴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花更多时间为彼此梳毛的猿,更有可能在同伴发生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
现代人当然是无毛可梳了,但仍有不少的肢体接触可以保留并加以利用。比如大力拥抱,摸摸头,拍拍肩膀,握握手。
这里还想插播另外一本书,<5 Love Languages>提到了五种爱的语言,分别是:
Act of service
Quality time
Physical touch
Receiving gifts
Word of affirmation
我的语言几乎是physical touch,只要能熊抱到对方,其他我都可以不要。
再退一步,physically be together,去见面,不要将关系停留在虚无的隔空对话中。
我知道,很多人看我文章总觉得结尾仓促,意犹未尽,戛然而止。这和我的性格有关系,我能花很多时间将开头写好,酝酿正文,却不喜欢花时间收尾。
因为我觉得结尾是形式的存在,若是已经表达得淋漓尽致,说声bye就离场不也干脆清爽。
今日作者
认识自己,一遍又一遍
场简单的跨国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