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唐熠达教授团队成功完成一例(MemoSorb)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术,通过介入无植入技术,帮助一名年轻女孩重获心脑健康。可降解封堵器的推广应用,将为更多卵圆孔未闭相关疾病患者带来心希望、新福音。
中国原创创新技术,可降解,护心脑
此次手术所用封堵器由我国科研团队自主研发,是全球唯一一款已上市、可安全应用于卵圆孔未闭(PFO)介入治疗的可降解封堵器(MemoSorb®)。植入人体起到临时桥梁的作用,介导自体组织再生修复,自然愈合未闭的卵圆孔,避免了金属封堵器终身留于体内可能存在的远期并发症风险,据临床研究及已开展的临床应用结果显示,可有效降低心源卒中复发率,改善患者不明诱因偏头痛、头晕等PFO相关症状,对于提高此类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术后生命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和意义。
花样年华的心烦恼,令人头痛不已
患者康女士(化姓),今年26岁,10年来出现间断性、右侧偏头痛,多次就诊未能明确。近年来,自觉头痛发作频次增加、症状加重,已严重影响到工作生活,为明确病因来我院就诊。行颅脑MR、头MRA检查,未发现明显病变,因此完善其他检查寻找病因。行经颅TCD发泡试验为Ⅳ级,右心声学造影同样发现卵圆孔未闭,经食道超声证实,且病症符合卵圆孔未闭封堵手术指征[1]。
长期的头痛困扰,让康女士心理上也备受煎熬,她希望更微创、更少植入物,不想因植入金属异物而被社会“另眼相待”。得知康女士的顾虑后,心内科汪宇鹏主任会同神经科、超声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评估讨论,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即采用新型的MemoSorb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为其施行介入治疗。
可降解,为心脑健康撑起“隐形”保护伞
手术在患者局麻、意识清醒状态下开展,在超声与X线透视双重引导下,汪宇鹏主任团队凭借默契配合,娴熟、规范操作,顺利将一枚可降解封堵器植入患者卵圆孔未闭处,闭合卵圆孔。术后冯杰莉主任行超声心动图显示,封堵器形态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封堵效果非常理想,手术成功!目前,患者各项体征正常,恢复状况良好,已顺利出院,回归正常生活。
卵圆孔是心脏房间隔胚胎时期的一个生理性通道,会在婴儿出生后自然闭合,形成永久性房间隔,若3岁以上未完全融合,则将遗留的裂隙样通道称为卵圆孔未闭(PFO),成年人群中约四分之一存在此缺陷,可能导致血液从右心房异常流入左心房,增加心源性脑卒中、偏头痛等风险[2]。
大部分人不会因为卵圆孔未闭而出现症状,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卵圆孔未闭都需要治疗。对于无任何症状和卒中病史的患者,医生可能不建议对卵圆孔未闭进行干预。但对于那些有中风、偏头痛等疾病发作的卵圆孔未闭患者,可能需要采取一些治疗措施。《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2021年研究显示,通过卵圆孔修补术,显著减少了偏头痛发作的每月平均天数和发作次数,许多经过手术的患者完全摆脱了偏头痛的困扰。不过,病情因人而异,具体治疗方式还需在专业医师的诊断指导下进行。
目前临床多采用的传统的治疗方式通常涉及使用金属封堵器,虽然有效,但金属封堵器一旦植入,将永久留在患者体内。而MemoSorb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的出现,为患者带来了可降解、基本无残留的更为安全、自然的治疗选择。
MemoSorb生物可降解封堵术的主要优势在于,使用的封堵材料能够在体内逐渐降解,最终被人体自然吸收代谢,无需长期留在体内。这种材料柔韧,植入后更能贴合适应心脏结构运动,减少金属器械对组织的压迫磨蚀;随着材料降解后,基本无残留,降低了金属封堵器长期存在体内,可能引发的一系列异物反应的威胁,患者的心脏功能有望得到更好的恢复,切实提高生命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质量控制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质量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先心病经皮介入治疗指南工作组,等.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经皮介入治疗指南(2021版)[J].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38):3054-3076.
[2] 张玉顺,于生元,董钊等.卵圆孔未闭相关非卒中性疾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J/OL].心脏杂志:1-10[202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