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本文的引言部分首先强调了农村能源转型对于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乡村振兴以及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性。文章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家庭的能源消费总量逐年增加,但许多农村家庭仍旧依赖于传统的固体能源,如柴草和散煤,这些能源燃烧效率低且会产生多种污染物,严重威胁居民健康。因此,推动农村家庭从传统能源向更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如电力、天然气、太阳能)转型,对于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接着,引言部分提到了互联网在中国农村地区的普及情况及其对农村发展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农村地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家庭的能源使用行为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互联网的接入有助于打破信息壁垒,提高农村家庭对现代能源的了解,促进其使用现代能源。尽管已有研究关注互联网与家庭现代能源使用之间的关系,但这些研究往往未能明确区分农村与城市家庭的差异,忽视了农村地区特有的社会结构和信息获取渠道的限制。因此,研究互联网对农村家庭现代能源使用行为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贡献。文章旨在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探讨互联网对农村家庭现代能源使用行为的影响,并揭示其内在机制。与既有研究相比,本文采用四期追踪调查数据,选取历史变量作为工具变量,更准确地分析互联网的影响。此外,本文还分析了互联网如何通过影响农村家庭环境污染主观评价和促进信贷获取两大途径来影响农村家庭现代能源使用行为,并探讨了“改革开放”、农村家庭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等因素对这一影响的差异性,为相关政策制度的完善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三、数据与实证方法
本文的数据与实证方法部分首先介绍了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文章使用了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库中的微观数据,该数据库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调查中心(ISSS)负责实施,旨在通过跟踪收集个体、家庭和社区三个层次的数据,反映中国社会、经济、人口、教育和健康的变迁。研究采用了2014—2020年四轮追踪调查数据形成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在样本筛选过程中,剔除了城市居民样本,保留了农村居民作为主要样本,并删除了数据异常或主要变量缺失的样本。文章还详细描述了被解释变量、核心解释变量、机制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定义和度量方法,为实证分析提供了数据基础。
其次,文章详细阐述了实证方法的运用。在基准回归中,由于互联网接入是一个二值虚拟变量,文章通过Probit模型来探究互联网对农村家庭现代能源使用行为的影响。模型中包括了户主、家庭、村庄层面的特征变量,并引入个体和年份固定效应以消除回归偏误。文章还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可能由于遗漏变量或样本自选择导致模型估计出现偏误。为了处理潜在的内生性问题,文章采用了Roodman(2011)提出的条件混合过程(CMP)估计方法,该方法基于似不相关回归,通过构建递归方程组实现两阶段回归模型的估计,并使用“2012年家庭邮寄通信支出”作为工具变量,以确保估计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最后,文章提到了稳健性检验的多种方法。为了验证模型结果的稳健性,文章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检验,包括替换解释变量、控制交互固定效应、替换回归模型和数据截尾处理。这些方法有助于减少测量误差、考虑地区经济特征差异和政策执行差异、避免模型选择偏误以及消除异常值的影响。通过这些稳健性检验,文章进一步证实了互联网接入对农村家庭现代能源使用行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的研究结论。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本文的实证结果及分析部分首先报告了互联网对农村家庭现代能源使用行为影响的基准回归结果。通过逐步回归法,研究发现互联网接入对农村家庭采纳现代能源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具体来说,在控制了户主层面特征后,接入互联网的农村家庭使用现代能源的概率增加了10.49%。当进一步控制家庭层面和村庄层面特征后,这一影响略有下降,但依然显著,表明互联网接入能够促使农村家庭使用现代能源的概率增加7.14%。此外,为了处理潜在的内生性问题,文章采用了条件混合过程(CMP)模型进行估计,发现在处理内生性后,互联网对农村家庭现代能源使用行为的平均边际效应大幅上升至30.72%,进一步证实了互联网接入对农村家庭现代能源使用的正向促进作用。
其次,文章通过机制分析验证了互联网如何通过影响农村家庭的环境污染主观评价和信贷获取来促进现代能源使用行为。在环境污染主观评价方面,互联网接入使得农村家庭对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有了更高的认识,这种认知上的变化可能会促使他们寻求能源转型,从而采用更清洁的现代能源。在信贷获取方面,互联网的接入显著增加了农村家庭获取正规信贷的机会,而非正规信贷的获取并未受到显著影响。这表明互联网通过增加农村家庭的正规信贷获取,为农村家庭使用现代能源创造了有利的经济条件,进而促进了现代能源的使用。
最后,文章探讨了互联网对农村家庭现代能源使用行为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互联网接入对于提高户主出生于改革开放前以及抚养比较低的农村家庭的现代能源使用行为尤为有效。这可能是因为这些家庭在信息获取、金融素养和资源禀赋方面相对有限,互联网的接入帮助他们打破了信息壁垒,提高了对现代能源的认知,降低了获取现代能源的门槛。这些发现为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提供了依据,表明在推动农村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应特别关注这些特定群体,以实现更广泛的现代能源普及。
五、结论与对策建议
文章刊发:
宋佳雨,李凡略,何可. 互联网与农村家庭现代能源使用行为——来自CFPS的经验证据[J]. 环境经济研究,2024(03):8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