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英模人物的文学书写”研讨会上的发言——《顺着真实的方向》
文摘
美食
2024-07-20 18:58
河北
上午好。我是米丽宏。在英模人物写作领域,我是新手。我的第一篇作品写在2020年,主题是扶贫工作,题目《好庄稼长在泜河两岸》,这个1万1千字的报告文学作品,获得了省文联主题创作一等奖。截至现在,我写的报告文学作品也就十几篇吧。实践不多,经验有限,实在是一个小虾米。如果说还有可取之处,那就是肯下功夫——舍得费时间去深入采访,也会尽己所能去打磨作品。今天荣幸获得向各位方家学习的好机会,就浅陋认知向老师们请教。我认为,要想写好英模人物,就要努力做到:我曾反复体味茅盾先生对于报告文学这种体裁的界定:“报告的主要性质是将生活中发生的某一事件立即报告给读者。题材既是发生的某一事件,所以有浓厚的新闻性;但它跟报章新闻不同,因为它必须充分的形象化。必须将事件发生的环境和人物活生生地描写着,读者便就同亲身经验”“好的报告具备小说所有的艺术上的条件——人物的刻画,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等等。”我认为先生所说的要义,一则,强调报告文学的非虚构特性,同时拒绝小说的虚构手法;二则,可以积极借取小说的文学生成艺术。现实并不贫乏,生活充满着跃动变异,比文学虚构更丰富、更精彩。而英模之所以成为英模,并非他的一时激情,而是长久的内心坚守。没有生就的英雄,只有选择的促成。他一定有着他的起点和成长过程,拥有比常人更为丰富的故事。我们写他,不能简单写他的基本事件,而要勘探和挖掘他成长的“秘密地带”,探索其心灵的多维版图。也许是心灵的一闪念,也许是神经末梢的震颤,或许是前行路上的一堵阴影,或许是曾经的懊悔与反思,我们要求索出他跟我们心灵重合的那一部分,求索出他走在时代前列的那一部分。所以,要去生活中追寻故事的含量、故事的意义,并把它艺术地呈现出来。如何艺术地呈现?我感觉,写作最重要的不在于对素材的占有,而在于对素材的提升。记得,李春雷老师说过,对题材的挖掘书写,就像照相——谁的手里都有相机,面对同一个对象,拍出来都是真实的,但不同拍摄者的作品是不一样的,有普通作品,有惊艳的作品,也有绝美的好作品,这就是拍摄者的角度、布局、对光影的利用等等的差异。写作与拍摄的原理是一样的,在于作家的功力。我想,得借助叙事的功力,比如叙述角度的腾挪变换、主线的抽取设置、间架的照应谋划,语言的渲染表达,努力使作品具有文学的品相和审美要素,又不失真实特性的独特价值。没有细节就没有文学性。在虚构的文学创作中,细节源于观察和体验的积累;在报告文学写作中,细节源于采访的深入,包括敏锐的观察、有效的提问和充分的聆听。日常生活,并不是一堆可供文学作品直接征用的“故事”。要在驳杂零散、毫无逻辑的生活碎片中,梳理出一条故事线来,我们需要获取更多素材,需要探索素材之间的逻辑。所以,报告文学的写作不是始于采访,而是在出发前就已经开始了艰辛的工作。深入了解人物背景,反复酝酿主题,分析人物对社会的影响点等。我们可以列出采访的框架。当然这个框架只是方向性的,问题的设置也是活泛的,这便于我们能真正地观察和理解写作对象,发现人物灵魂深处的逻辑,把握人物的本质。我并不反对以“集纳式”和“卡片式”来增大作品信息容量、反映社会全貌和背景;但细节描写,是艺术的感知力、是对人物身临其境的体察。好的细节可以四两拨千斤。苦心营构有价值的细节,展现现实深处的灵韵,使人物发出自己的光来。这是报告文学写作的永恒追求。米丽宏,河北临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入选《中国年度杂文佳作2017》《2022年中国生态文学年选》《名家美文精选集》《读者文萃》等60多种文集;40余篇文章被设计为中考语文试题、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高中语文期末试题;著有散文集三部。文章曾获中国报纸副刊一二三等奖,河北省散文名作一、二等奖,河北省“双决”主题文学创作报告文学类一等奖,邢台市文艺创作繁荣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