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舞太行——郝庄舞龙记
文摘
美食
2024-05-04 08:52
河北
八百里太行横跨南北,于邢台市临城段,自东而西逸出道道支脉。峰峦纵深,蔚然深秀。我的老家郝庄,就藏在这山与山的褶皱里。林木弄翠,山环水抱。郝庄是典型的山窝窝。别的不讲,邢台域内39座太行山寨,郝庄就占了3个:青龙寨、白牛寨、刘王寨。时光的大手在这里雕刻出山高峰翠的坚硬景观,“八山一水一分田”的魁伟里,却有热烈而柔软的内在——那是千百年来,郝庄人在战天斗地中淬炼成的倔强与坚韧。耍狮舞龙、走黄河阵的风俗,在太行山区一带千年流传。记忆中的“龙”,是彩色的布扎龙,长二十米左右。起初是村人扎制,不讲形肖,贵在神似。那龙雄头张口、两眼有神、额大角长、须发飘扬,神态威武。舞龙队多由10人左右组成:1 人舞龙头、1 人舞龙尾、7人舞龙身、1 人舞龙珠。舞龙者身穿鲜艳服装,腰系绸带,头裹绸布,高举舞龙杆,飞脚摇身;炫丽的长龙,便昂头甩尾,扭腰晃身,上下翻飞。舞者欢腾跃动,长龙蜿蜒起伏。那场景炫人耳目又震撼人心。恍惚间,那龙,就是真正的龙,穿云破雾,上天入地,舞动出一片欢歌,腾跃出遍野青郁……《说文》上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在我们的想象里,龙神秘强大,兴云布雨,变幻无穷。我们没见过真龙,却又感觉龙无处不在。在我们村,人们认为,水井、大河、清泉是水龙;石磨、碾子、大青石是旱龙;夏天闪电打雷,那是龙在现身发怒。大旱年头,村里老人们会上门求捐,集资举行祈求龙王行云布雨的盛大游街。史上偶有村人被雷击的不幸事件发生,村人会说,那是被龙“抓”了。对龙的敬畏,还体现在“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这天,绝不能从井里汲水,以防惊动水龙;青石、碾子得披上一领苇席或布单,以免惊动“旱龙”。早饭吃挑面,寓意“挑龙头”;中午吃饺子,美名捏龙耳。农历二月,早春天气,北方大地乍暖还寒。远近的山上,白雪消尽最后一点;田野里,麦子悄悄挺身醒来。就在这新春的背景上,“咚咚锵,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锣鼓响起来了!千年古村郝庄的舞龙活动开始,镇党委书记胡广利手中的鼓槌分外欢腾。暖场的鼓声中,一条金色长龙风风火火赶来,一条红色长龙摇头摆尾跟上。这些舞龙者,都是我的乡亲啊。他们曾出现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出现在逢年过节回乡时的热切问候里。而今,他们手执舞龙杆,撑起龙的身躯。我仔细审视着,思索着,看他们凝神托举,翻卷,跃动,齐心协力,好似已与龙融而为一。他们身上似乎生出一种以前看不到的东西——是的,他们有了比平常更大的力量,他们不由自主地贯注了全部的精神,他们的脸上浮现出一种神秘的笑意——一群平凡的山里人,在舞龙之际,好像自己也化成了龙的一部分。队伍从镇政府出发,从老街舞到市场街。丽日下,一边行进一边表演,阵势所向披靡。两条巨龙大嘴张合、吐舌瞪眼、旋身摆尾,乍然间翻出几个高难动作。而舞龙者卷、甩、盘、跳、叩、扫、举、抖、顶、托,带动着它们旋转、游弋、起伏、翻滚、腾挪、缠绕。那巨龙,便似有了活力,有了情感,有了神性。它们时而懒龙出洞,时而神龙探爪,时而蛟龙出海,时而龙游四海,时而狂龙戏水,时而腾云驾雾,时而猛龙过江……力量与技巧、速度与激情、神圣与敬畏、威猛与可爱,说不清的活跃,倒不尽的喜气!把热情舞出来,把欢乐舞出来,把吉祥和希望舞出来!这是郝庄人的新春大礼——献给高天厚土,献给长风吹月,献给又一轮华年四季,献给热爱的家园,也献给奋斗的自己!这古老又年轻的场景,在故乡的村街上,曾呈现过多少次啊!我相信,它还将继续传承下去。因为,那不仅是娱乐,是抒发,那里面更凝聚着一种精气神——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与生俱来的“情怀基因”,是能够传承发展的精神密码。仔细想想,那里面饱含着粗放与细腻、沉静与热烈、个性与默契、高昂与低沉……历史,皆可追根溯源。郝庄舞龙的动作、套路与毗邻的邢台县、赞皇县大致一体,皆源自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的槐树底下大移民。先祖在山西洪洞县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东迁至此。可以想象,在那遥远的过去,一群男女老少,日行夜宿,爬过太行,向东蠕蠕而行。抵达太行东麓时,见这里山高谷深、溪河明净,算得上定居生产的好地方,再加上这里原住居民热情实在,诚恳挽留,他们便就地伐木搭棚,暂时安身,从长计议……又一波故里乡亲到来,他们不再前行,于是择山而居,迁徙之路就此终结。他们珍惜着南、北泜河孕育的泥土和草木,垦荒开地、发展生产、繁衍子孙。屋顶的炊烟冉冉升起,山头的落日徐徐降落。新的家园,慢慢有了生机。他们感念曾经的离家之痛,回首迁徙之路的风雨,欣喜家园的重建与兴起。这血脉里的苦楚需要释放,胸怀中的喜乐需要颂扬,复杂的感情需要激发和表达——祖先的精神和力量还在他们血液里沸腾着,喊出来吧,舞出来吧,宣泄出来吧!郝庄的地形,两河加一川,两条大河,从村南村北流过,恰似龙行蜿蜒。而郝庄村以“龙”来命名的,东有青龙寨,北有卧龙岗,西有龙家湾,跟“龙”匹配,村南有“凤凰山”。村外卧龙岗上建有龙王庙。老家人觉得,有了龙的加持,脚下的土地,无疑是一方风水宝地。郝庄舞龙,曾走过特殊年代的低迷期。最近几年,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舞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先后举办数届“舞龙”表演。舞龙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与体面。是的,于人而言,对文化的尊重,是一种远见,一种情怀;于文化而言,是一种传承,一种弘扬;于一方地面而言,又是一种凝聚,一种承载。它灵活、敏捷的表演形式,呈现出一种阳刚之美;它热闹、红火的风格,是庆祝丰收、祈求安康的写照。它团结、喜庆的氛围、包容进取的态度,感染着所有热爱生活的人。我想,只要年年长龙起舞,在这太行深处,泜河岸边,在这古老而年轻的热土上,便会有群龙聚首,会有一茬茬家乡人,胸怀龙马精神,踩响时代鼓点,向着天空和大地,向着永恒的春天,腾跃奋进,续写时代的巨制鸿篇……米丽宏,河北临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入选《中国年度杂文佳作2017》《2022年中国生态文学年选》《名家美文精选集》《读者文萃》等60多种文集;40余篇文章被设计为中考语文试题、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高中语文期末试题;著有散文集三部。文章曾获中国报纸副刊一二三等奖,河北省散文名作一、二等奖,河北省“双决”主题文学创作报告文学类一等奖,邢台市文艺创作繁荣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