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之间的关系,有过几次变化。
在杜甫眼里,李白天赋非凡,才高八斗,写诗就像喝酒一样简单,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在杜甫眼里,李白自信狂放,洒脱不羁,敢对皇帝说不,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写过一首诗《饮中八仙歌》,描写了长安城的几位风流人物(包括李白、贺知章、张旭等)。
描写其他人时,杜甫都只用两句或三句,只有描写李白时,杜甫用了四句。
更糟糕的是,皇宫是一个人际关系特别复杂的地方,李白因为性格狂放得罪了一些人,这些人和皇帝说李白坏话,导致皇帝疏远了李白,李白更加没有机会去请皇帝让自己接触国家大事了。
李白为此难过了一段时间,写了很多幽怨的诗。
杜甫眼中“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狂放,其实是李白在幽怨过后的放纵,是他的无可奈何。
他厌倦了当御用文人,每天歌颂皇帝、歌颂贵妃……歌颂大唐盛世。
不久后,他选择辞职。
哪怕这辈子再也没办法重新走近大唐的政治中心,他也不要再当皇帝的诗词生产机器了。
辞职后,李白离开长安,去洛阳散心,在这里,李白和杜甫第一次真正见面。
这个时候的杜甫,比李白小11岁,是他的粉丝。
他们一起喝酒、聊天、写诗、游玩——他们从陌生到熟悉,他们成了朋友。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两人在鲁郡分别,李白为杜甫写下一首送别诗。
这一别之后,他们再也没有见过。
但是,这段时间的相处,让杜甫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李白,理解李白的抱负,也理解李白的痛苦。
杜甫在《赠李白》中写: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hù)为谁雄?
杜甫敲开了李白洒脱不羁的外壳,看见了更加真实的那个李白。
李白的痛饮狂歌、飞扬跋扈、丹砂葛洪、求仙问道,都只是他在理想之路遇到挫折时用来缓解痛苦的办法。理想于他,有千钧之重,他甘愿在自己身上套上枷锁,只想求得一个实现理想的机会,哪里有什么真正的“不羁”呢?
杜甫不再仰视李白,而是平视李白。
于是,杜甫不再是李白的粉丝,李白的普通朋友,杜甫成了理解李白内心世界的好朋友。
许多年后,安禄山起兵谋反,盛极一时的大唐陷入战乱。李白本想加入永王队伍,消灭叛党,既实现抱负,也还大唐一个太平……却意外卷入皇室兄弟斗争,被皇帝唐肃宗关入监狱,然后流放到偏僻荒凉的夜郎。
杜甫听说了这件事,坚信李白是无辜的,李白无罪,但他仍然担心得睡不着觉。他挂念李白,写了好多好多诗。
在《天末怀李白》中,杜甫把李白比作被爱国诗人屈原,说李白一心为国却遭小人陷害。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杜甫感慨了李白让风雨为之惊叹,让鬼神为之哭泣的诗歌才华,不忍李白这样的“谪仙人”,在人间遭受蒙冤入狱、流放夜郎这样的折磨。
不论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这一次,李白确实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因为夜郎这个地方特别偏远,古代也没有飞机高铁,被流放的李白,走了一年。
转机突然出现了。
重获自由的李白,坐上小船离开白帝城,前往江陵。
那些山一般沉重的屈辱与折磨瞬间消散,李白的心情就像顺水行舟一样畅快,大笔一挥,写下《早发白帝城》。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后世很多人只看见这首诗中的畅快,却看不见畅快背后,李白到底经历了什么磨难。于是这“看见”,也便显得轻飘飘了。
所以,李白和杜甫的关系,是从偶像和粉丝,到认识的朋友,再到交心好友。
看完他们的这部分生平事迹,大家是不是觉得,他们诗歌中的情感,更好理解了?
但这些事情,语文书里没写,很多人也不知道。所以,我花了22个月,做出了《诗词动物城:漫画李白传》。
真不是我磨叽……做这本书的每个月,我都在不停赶工,优化图书细节。为了确保把它最好的样子呈现给读者朋友,本魔的皮都熬皱了、狗毛都熬掉了。
飞咕传书的读者许卓言,还担心这个系列倒闭了,说要给我寄点经费。
还得到了提前试读的小读者的喜爱。
杜甫动物设定:关心他人、无比善良的中华田园犬。
王维动物设定:精通琴棋书画的优雅梅花鹿。
孟浩然动物设定:喜爱田园生活的可爱小白兔。
在《诗词动物城:漫画李白传》里,我还把小学、初中语文课本里的必背诗歌,放在李白创作它的那一年进行解读。
比如,27岁的李白,为了实现辅佐帝王的理想,入赘湖北有权有势的许家。想家的他,写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以杜甫为主角的《诗词动物城:漫画杜甫传》,会在年后出版。
到时候,大家就能在《漫画李白传》里能看到李白视角的杜甫,也能在《漫画杜甫传》里,看到杜甫视角的李白。
每个唐朝诗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点,他们是互相交织的线,是同一片夜空里此起彼伏闪烁的群星,共同构建了浩瀚的唐诗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