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植入物厂商业绩出炉!集采余威几时休?

财富   2024-10-19 16:37   北京  


作者/星空下的卤煮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绿豆汤


8月29日,贵为A股“骨科一哥”的威高骨科(688161)披露了2024年半年度报告。在主营产品脊柱类骨科植入耗材等业务均遭集采影响的情况下,威高骨科业绩并不理想,在2023年大幅滑坡的情况下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继续同比下滑6.8%和17%,交出了上市以来最差的一张半年答卷。


与此同时,威高骨科的股价自然也在一路下探,目前103亿元的总市值(10月15日)只相当于2021年6月上市以来最高点的1/4


公司总市值变化趋势图
来源:笔者整理


集采影响何时能充分消化尚无答案,骨科耗材的路到底在何方?


01

脊柱耗材市场广阔


先认识一下概念。


我们知道,脊柱对咱们来讲非常重要,是人体的中轴支柱,能起到维持正常的躯干形态,保护内脏和脊髓等功能。而所谓脊柱类植入物(Spine Implants),就是用来治疗脊柱侧弯、脊柱畸形和退行性腰间盘病变等疾病的医疗器械,产品形态一般为钉棒类,可以帮助患者在椎体切除后保持椎体稳定。按照固定部位等分类方式,脊柱类植入物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六大类,对此笔者就不多赘述了。材料方面,因为要兼顾物理属性、生物相容性等因素,所以人工脊柱是技术壁垒相对较高的这么一类骨科植入物,这一点后文会提到。


人工脊柱分类
来源:NMPA,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若论骨科植入物的市场,自然和老龄化分不开关系,脊柱类产品也是如此。因为骨质疏松症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骨骼性疾病之一,尤其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很高。根据《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2018年)的说法,50岁以上男性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6%,而同龄女性的患病率高达32.1%。而脊柱类疾病更是高发,国内6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82%。所以2015-2021年我国脊柱耗材市场基本都维持在10%以上的增速,在2021年来到了100亿元的规模。


02

集采余威绵远


就在2022年,全国范围的脊柱类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开始启动,14个产品系统、29个竞价单元和872套系统涵盖了绝大部分脊柱类产品,全国范围内六千多家医疗机构填报的120多万套采购需求也让众厂商趋之若鹜。但平均降幅80%以上的集采结果真真是把产品价格打到了骨折,对生产企业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果不其然,随着中选结果自2023年起在各省市的陆续落地,“阵痛”立马反映在了各家厂商的业绩里。


威高骨科2023年脊柱板块营业收入大降48.49%,因为2023Q2开始执行集采价格,所以2024H1收入同比也有所下滑。不过以价换量的故事有一定体现,据公司半年报的说法,脊柱业务的相关手术量增加15%,销量更是增长36%。其他厂商的脊柱类业务也大差不差,大博医疗2023年这块仅取得2.83亿元收入,相较2022年的4.72亿元同比下降四成,不过24H1也有所减缓,同比下降17.51%。


包括脊柱类产品在内的骨科植入物耗材带量采购已经在全国范围实现了全面落地执行,影响何时能消化完毕尚不明确,那么国产厂商可以在哪些方面展开自救呢?


03

补齐上游短板,拓展产线&区域


首当其冲的就是发力上游,毕竟虽然内资耗材生产企业虽多,但上游国产植入级医用材料还很有限。具体到脊柱类,像医用PEEK棒、医用高分子材料等核心原材料还是要看跨国供应商的脸色,不过医用钛材料已经率先实现了突破,看来逐步完成进口替代还是有希望的。



从主要生产企业的数据来看,原材料占总成本的比重在三到四成左右,其中很大一块都是跨国供应商拿走的高额利润。在集采极大压缩生产企业利润空间的背景下,加快完成上游原材料的自主可控不仅有利而且亟需


大博医疗2023年年报摘录
来源:公司年报


此外,就是拓展产品线,进一步争夺由进口品牌把持的市场份额。根据威高骨科披露的数据,目前脊柱、创伤和关节类骨科植入物的国产化率分别在80%、70%和95%左右,占比已然不低。不过运动医学类产品国产化率只有40%,还是有一定潜力的。随着运动康复概念的推广深入,这一块具备想象空间。所以不少厂商在持续发力运动医学类产品,布局了韧带修复等系列产品。


博医疗运动医学类产品
来源:公司年报


不过在2023年下半年组织的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中,运动医学也被纳入范围。从报量来看,像春立医疗(688236)、天星医疗、威高骨科、大博医疗等国内公司表现都不错。威高骨科在今年半年报中就披露运动医学业务体量同比增加了6倍,实现了1880万元的收入。这增长倍数和收入绝对体量看起来确实比较割裂,笔者认为,运动医学类产品在挤出进口品牌的过程中自然能给国产厂商带来一定增量,但难言是救命稻草


回到传统业务,几家厂商在投资者活动中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词儿——下沉市场。在两票制推行之后,中间经销商弱化,骨科耗材生产企业不仅需要作为产品的供应商,还需要更深度的参与到销售中,所以困扰厂商的一大问题就是销售费用的高企。2024H1,威高骨科、爱康医疗(01789)、三友医疗(688085)、春立医疗和大博医疗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7%、17%、32%、29%和31%。


按理来说,集采的全面推进会大大压低企业的销售费用,但为啥骨科耗材厂商的数据还是这么高呢?其实主要是因为国产耗材在大三甲医院的报量较低,大医院还是进口耗材的强势市场,而国产产品的报量主要在二级医院,县域为主,所以势必会依赖于高额的销售费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内资骨科耗材企业的决战地在下沉市场。


集采的“阵痛”一时还不能很快的消解,相关企业还是需要多在原材料等方面下下功夫。先补齐短板,才能谈好以价换量的故事。


往期阅读:


双成药业︱左手倒右手式并购,质疑重重
医改核心环节新气象!厂商能接住泼天富贵吗?
达安基因︱疫情三年怒赚110亿!却陷亏损泥潭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星空财研
头顶星空,脚踏实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