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按】2024奥运会进行的如火如荼,巴黎以其厚重的历史和前卫的创意给世界带来一个艺术且多元的盛会。华人艺术家和法国的渊源漫长,从赵无极到常玉,从徐悲鸿到潘玉良…如今年轻一代的中国艺术家依然继续着塞纳河畔的旅程。
这里我们特别分享朱雀合作艺术家、天津美术学院版画系年轻副教授彭勇与法国的艺术情缘。彭勇2017年入围Sovereign杰出亚洲艺术大奖,2018年成为TWT首位国际驻留艺术家,2023年荣获有60年历史约翰莫尔绘画奖。
彭勇和他的铜版画
彭勇
01
我与法国的情缘来自2013年,有幸在我研究生还没毕业前获得了中法“艺术8”中国青年艺术家奖。这个奖项由法国的作家、收藏家佳玥女士所创办,得到了很多法国大品牌的支持,每年在法国和中国评选出优秀的获奖艺术家,资助其在北京和巴黎驻留和办个展。彭勇于法国象鼻山
法国吉美博物馆与埃菲尔铁塔获奖之后,2014年在“艺术8”北京的空间为我举办了第一个展。之后2015年到巴黎国际艺术城驻留了两个多月,2017年法国里昂新中法大学博物馆为我举办个展,2022年在巴黎驻留三个月,期间举办了两场个展,两个博物馆的群展还促成了和两个法国品牌的合作。几次去法国的驻留、展览可以说完全打开了我的艺术视野,很多作品也被法国的重要机构和个人收藏,十年来和法国人交往的过程也给我留下了很多深刻的记忆。彭勇(左)与艺术8创始人佳玥(中)、巴黎美院前院长顾索(右)
02
在法国看过很多展览,印象深刻的也不少。有三个人的展览,让我体悟到三种截然不同的绘画高度。路易威登基金会艺术中心2022年举办了莫奈和琼-米歇尔大型对话展,从策展的思路和角度以及作品的体量来看,我也很佩服法国人做展览,真的是非常考究。
整个展览把艺术中心的全部空间都利用了起来,数百件作品中既有宏篇巨幅也有大量的草稿文献。米歇尔的作品以大型回顾展的方式清晰呈现了发展的历程,而对于莫奈的作品,则有意挑选了晚年的几十幅,正是这些作品让我看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莫奈。以往在各大美术馆、博物馆看过的不少莫奈作品中,都以小幅精致的居多,基本都装有金边外框,显得更加精致。而这次展览中莫奈的画几乎都没有外框,让人能够更加直观感受他富有张力的笔触和色彩,也让两位艺术家的对话显得没有时代感。莫奈中早期的作品在我学生时代和教学中经常研究。他对光与色、形与色,空气、湿度、温度与色彩的关系的研究和再现极其细微,也塑造了一个严谨的形象。这个展览中呈现了一个洒脱奔放的莫奈,大写意般的笔触,肆意横飞的色彩。完全呈现了一个放下一切牵绊,超越自我、超越法度的纯真莫奈。艺术家能够开宗立派是何等的难,在久负盛名之后还能不断超越自我更是难上加难。莫奈展览作品 (摄影: 彭勇)莫奈展览作品 (摄影: 彭勇)
米歇尔的作品体量之大之全,让我能够一次全面地认识到这一位优秀的艺术家。所有展厅走下来,匆匆走过她的一生,让我更加坚定地认为她就是一个家境殷实且勤奋的好学生。展厅中有多幅作品都是她致敬她很喜欢的艺术大师,也能看到她不同时期学习的一些艺术家的痕迹,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实现了自我的蜕变。到了晚年的米歇尔,生活在法国的大庄园里,很多创作灵感都来源于花园的景色,这点与莫奈相似。但她的作品是更加纯粹的抽象,颜色和笔触显得更加泼辣。米歇尔与莫奈相比让我看到绘画的另一种高度,非天才型的好学生一样可以通过努力达到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度。Joan Mitchell 展览作品 (摄影: 彭勇)
Joan Mitchell 展览作品 (摄影: 彭勇)
Joan Mitchell 和她的作品卡蒂亚艺术中心为澳大利亚原住民艺术家 Sally Gabori 做的大型展览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之前去澳洲也看到过不少原住民艺术家创作的各式各样的艺术作品,都有着典型的点状语言特征,色彩也很独特。Sally Gabori 的作品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原住民的绘画,颜色和绘画语言方式都不同,她有着坎坷的人生经历,颠沛流离生活了几十年,80岁才开始画画,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创作了数百幅绘画作品,多数都是大尺幅绘画。Sally Gabori 展览现场 (摄影: 彭勇)Sally Gabori 展览现场 (摄影: 彭勇)
面对不了解的艺术家的作品,我看展览的习惯是先感受作品,再看文献,再看作品。第一遍看完 Sally Gabori 的作品其实我并没有太多的感受,似乎画面的颜色、笔触、整体气息都显得生硬。等我稍微了解她的身世背景之后,再回到展厅坐在大厅中间的长凳上整体环视一圈,恍然间我意识到,我的审美存在着固有的成见,我习惯性的使用着所谓专业的眼光,殊不知她的作品不在专业系统内,完全就是依靠着本能和情感的驱动,如天真的孩童一般。不得不说我们这些经历过专业系统训练的人画画很难摆脱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束缚。她的画面色彩简练,笔触张扬但又不同于以往西方典型的抽象绘画语言。每一幅画都是对过往生活感受的回忆,甚至都有清晰的情节和饱满的情绪,落到画面中的笔触和颜色又是完全抽象的方式。她没有经过训练又年岁已高,画面中生硬的笔触显得更加的纯真与稚拙。
Sally Gabori 的绘画让我看到如禅宗顿悟一般直指人心的绘画方式,这也是我在法国看到的除天才型、学者型以外的另一种本能型的绘画高度。03
在法国的多次展览中也遇到不少对我很有启发的观众和藏家。在ZETO画廊个展时,有位慕名而来的法国藏家对我的作品很有兴趣且准备收藏,他和画廊主说很想与我见面交流。
几天之后我们约见,整整聊了一下午。出乎意料的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都很感兴趣,对道家和佛家都有所研究。他问到,为什么我要用一种很节制的创作方式让作品显得很有边界感和控制感。我试图用戒律对修行人的意义来解释,表面上看戒律让修行人失去了很多自由,实际上正是这种束缚让修行人能够在屏蔽很多东西之后能够让精神和内心都走得更深更远。
巴黎ZETO彭勇个展现场
我说了一通解释之后他微笑着用一个西方人更好理解的东西来比喻。他说就像我们常使用的沙漏,上下宽中间窄,沙子只有经过中间狭小的空间,才能获得另一片宽松的空间。他的这个比喻确实更加形象,也更加容易被人理解。
那天与他的交流中还让我有了另一个更大的收获。在谈及我喜欢的艺术家时,我聊到丹尼尔布伦,这位现在已经80多岁的法国国宝级大师。我说他的作品好像只在艺术中开了一个非常小的口子,却走得很深很远。坚持使用他标志性的观念绘画方式,8.7厘米宽的色彩条纹来创作,几十年来不断创作并留下了丰富的作品,从绘画到公共空间的装置,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我喜欢他作品里在有限中创造无限的可能性。没想到这位藏家与布伦是好朋友,而且还有他不少作品,并且同意我拿较大的画来换布伦的小作品。我当然是兴奋的答应,也成为丹尼尔布伦作品的拥有者。这样神奇的经历也许只能发生在法国。彭勇与丹尼尔布伦作品
《冬季艺术沙龙》
彭勇作品选
Tiny Dust No.9
Copperplate acrylic on handmade paper
189 × 128 cm
2018
3000 Realms in a Single Moment of Life No.40
Acrylic on pvc board
62 × 52 cm
2021
3000 Realms in a Single Moment of Life No.38
Acrylic on board
52 × 42 cm*2
2020
Urban Nebula
Etching
50 × 50 cm, 8 unique works
2014
彭勇作品展览现场
Weichen No.3
Mixed media
61 × 87 cm
2016
Urban Green No.1
Mixed media
65 × 66 cm
2016
Urban Song No.2
Etching
40 × 30 cm
2014
City Rhythm No.9
Printing ink, acrylics, handmade paper
50 × 40 cm
2018
City Rhythm No.11
Printing ink, acrylics, handmade paper
60 × 60 cm
2018
《冬季艺术沙龙》彭勇作品展览现场
彭勇,1984年出生于湖南。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目前于天津美术学院担任版画系副教授一职,工作生活于天津和北京。他是2018年第一位TWT国际驻留艺术家,在悉尼居住三个月进行艺术交流与驻地创作。他曾于2023年获得约翰莫尔绘画奖,并且于2017年入围久负盛名的Sovereign杰出亚洲艺术大奖;于2014年荣获爱马仕基金会“艺术8”中国青年艺术家大奖。他的作品永久收藏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版画博物馆、法国里昂新中法大学博物馆、新南威尔士大学艺术学院、爱马仕家族基金会、艺术8基金会、悉尼桥爱慈善基金会等主要机构;并被法国、瑞士、美国、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各国重要私人与企业收藏。
作品收藏咨询
电话:0408 993 049
邮件:info@vermilionart.com.au
关于朱雀艺术
创立于2015年的朱雀艺术是澳大利亚首间专注中国当代艺术的独立双语画廊,坐落于地标建筑悉尼大桥边,和澳大利亚当代艺术博物馆MCA近在咫尺。朱雀艺术与一批顶尖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和优秀青年艺术家密切合作,致力为澳大利亚及太平洋地区的藏家与艺术爱好者提供一个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平台。Founded in 2015, Vermilion Art is the first independent commercial gallery in Australia focusing on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It is located near the iconic Sydney Harbour Bridge and within easy reach of th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MCA). Through close collaboration with leading and emerging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ists, Vermilion Art has introduced outstanding Chinese art to the collectors, art institution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in Australia and the Pacif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