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秋收,春华秋实;时下,正是玉米收获的季节,10月11—15日,枣庄甘泉寺常住大众在惟正法师的带领下与居士们一起农禅并重收割玉米和播种青菜。
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体系中影响广泛深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契合中国文化的修行法门,自古便有“农禅并重”的修行方式。
佛陀时代,僧众的饮食和生活所需,是由乞食和信心居士的供养所获得。佛法传入中国后,僧众日益增多,经过实践发现乞食制度不适合本国国情,禅宗四祖道信便鼓励僧团要自食其力,开创了僧众农作自养的先河。直至唐朝百丈怀海禅师制定《百丈清规》,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中国佛教的农禅制度得以正式确立。
农禅并重的意义在于,将耕作与修行相结合,在劳作中历练身心,动中修禅,使心境相融,易于悟道,同时可以自给自足,维持寺院的发展和僧众的生活所需。劳作是我们获得生活资源的唯一途径,我们不仅要学习百丈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思想”,更要明白不劳而获的想法是要不得的。
甘泉寺的开山祖师寂昌老和尚,生前就为后学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在斋堂用餐,掉在地上一粒米饭都要捡起来吃了,吃完后用开水把碗涮一遍再喝下。身为佛弟子时时牢记‘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更要抵制舌尖上的浪费,制止所有浪费行为。
春种一粒米,秋收万颗粮。如是种善因,且还如是果。感恩于护法居士的护持、甘泉寺居士们共同的努力发心,甘泉寺农禅基地玉米收割完毕,现种下青菜和其他农作物。
将修行和农业劳动结合起来,是从古至今修行者的一种修行和主要生活方式。“默耕田地,力锄葛藤”,不仅能专心一志、消除妄想、砥励心志,更是中华文化中的耕读传统融合在禅林中的体现,护持三宝,弘通正法,精进修慧,利乐有情,必能健全人格、升华道德、净化身心,最后终能达成生命的圆满。
用菩萨心肠面对人生,怨亲平等,
一切自然都会转变。 因为善恶都有因缘,
从此广结善缘、人缘、法缘。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鲁(2022)000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