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6日,“文史结合与中国古典学的推进”学术研讨会暨卞孝萱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在南京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卞门弟子、专家学者汇聚仙林校区,共同缅怀这位在文史研究等诸多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学术大家。会议由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主办,凤凰出版社、南京大学中国文学与东亚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协办。
上午8时30分许,纪念会在文学院报告厅开始。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童岭教授主持会议并代表文学院致辞,欢迎各位与会专家的到来,指出我们纪念卞孝萱先生,就是要学习他的科研精神、育人精神和开拓精神。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程章灿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指出卞孝萱先生在文史领域的宽阔视野和深厚造诣,为南京大学“两古”学科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学术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值此卞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诸多学界同仁不远千里济济一堂,融会文史,商量旧学,培育新知,足以见证卞先生学术的薪尽火传,功德无量。
童岭教授致辞
程章灿教授致辞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长莫砺锋因事无法到会,特为撰成《缅怀卞孝萱先生》七律一首,委托程教授代为宣读:“鸣机画荻传千载,射矢悬弧忽百年。典册华章曾贵纸,洪声健步已随烟。出文入史才情溢,启后承前脉络全。最仰凌寒松柏质,冬青树色胜春妍。”程教授和诗一首:“绿杨城郭春晖丽,寸草歌中忆昔年。世泽忠贞铭岁月,家声慈孝焕云烟。三唐老树枝新绽,八怪神龙体具全。传诵遗书遍寰宇,满堂桃李竞暄妍。”借此表达对卞先生的深切怀念。
随后的嘉宾致辞环节,七位专家学者先后发言。扬州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赵昌智围绕卞先生几部代表性的著作总结其学术成就,强调《辛亥人物碑集传》《民国人物碑集传》罗列的十条编辑构想对研究辛亥、民国乃至其他历史时期的人物都具有指导意义;《郑板桥全集》是目前整理最为完备的郑板桥集,从中可以领略卞先生搜集资料的用心与考证史实的功力;《唐人小说与政治》以小说写作的政治背景为出发点,从小说作者的政治态度入手,文史互证,以意逆志,改变了人们对古小说即“街谈巷议”的粗浅看法。他认为卞孝萱先生真正做到了文史兼通,是继承“扬州学派”优良传统的一代通儒。
赵昌智会长致辞
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李浩教授从三个方面谈了他对卞先生学术贡献的理解:一是打通文史,文史结合,从宏观综合的大历史看文学现象和文人活动,堪称20世纪现代大学实行分科教育后难得的通才;二是在专书、专题和专门作家研究等方面点面结合,深入专精,在韩愈、柳宗元、元稹、刘禹锡和唐代传奇小说研究等方面都有突出成就;三是在学术组织方面特别投入,对学会工作兢兢业业,特别是在担任韩愈研究会会长期间贡献颇多。李浩教授还深情回顾了卞先生担任自己论文答辩主席时给予的鼓励以及其后热情赐序的经历,称赞卞先生不仅是一位术业专通的经师,更是一位循循善诱的人师。
李浩教授致辞
暨南大学文学院程国赋教授以“文史结合与卞孝萱先生的教学思想”为主题,总结卞先生在教学实践中对“文史结合”方法的运用。他指出,在卞先生丰富多彩的治学方法中,文史兼治、专通结合最为重要,这一治学方法的形成受其家乡“扬州学派”和恩师范文澜的影响尤深,卞先生不仅将文史结合的方法运用于学术研究之中,而且运用于研究生教学。程教授以卞先生指导他写作博士论文《唐代小说嬗变研究》的经历为例,指出卞先生特别注重学思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要求学生了解学术研究的前沿,尊重前人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
程国赋教授致辞
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天曙教授回忆自己与卞先生的交往经历,从四个方面介绍卞先生给他的启示。一是卞先生特别强调文史与艺术的结合,其艺术研究可概括为三个特点:专通结合,以小见大;文史互证,以艺证史;开拓文献,拨云见日。二是卞先生喜欢研究身边熟悉的人和作品,特别注重细节,如提出鉴真第六次东渡时带去日本的王羲之书迹来源于浙东、浙西一带,这些问题在此前的书法史研究中尚无人关注。三是卞先生特别注重学术交往,交往的人物范围特别广泛,与文史、书画等众多领域的杰出人物均有交游,年轻时喜欢向老先生求教,晚年时热心于提携后进。四是卞先生非常珍惜时间,注重提高效率,写文章不说空话,反对枝蔓,提倡文风简洁。
朱天曙教授致辞
凤凰出版社社长吴葆勤在讲话中回顾了卞先生与凤凰出版社的合作经历,他指出,卞先生是凤凰出版社的老朋友,小到出版社的中级职称评审会,大到全省的出版研讨会,只要和古籍沾边,先生就欣然前往。卞先生主持了凤凰出版社的不少重大项目,全力支持凤凰出版社的工作,生前为江苏古籍出版社主编了《中华大典·隋唐五代文学分典》《中华传统优秀道德文化丛书》《韩愈集》,身后《卞孝萱文集》《郑板桥全集》《辛亥人物碑传集》《民国人物碑传集》《冬青老人口述》《通艺——卞孝萱艺术史文集》等著作也都在凤凰出版社出版,是留给凤凰出版社的宝贵遗产。
吴葆勤社长致辞
卞孝萱先生哲嗣、凤凰出版社编审卞岐因身在美国,特撰写书面致辞,委托南京大学文学院赵益教授代为宣读。作为家属代表,卞岐编审对南京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研究所和不辞辛劳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纪念会的嘉宾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致辞指出,友情之中,以文字、思想交流的学术之友和超越亲情的师生之谊最为可贵,父亲一生致力于自己所喜爱的事业,认真读书,努力研究,做考据,写文章,乐此不疲,他的学术生涯得到了同行的尊敬和学生的爱戴。今天的相聚不仅是为了缅怀一位学者,更是传承和发扬他那种对知识、对学术的执著追求。
赵益教授(代表卞岐编审)致辞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做了题为“卞孝萱师致缪钺、缪元朗书札所述文史互证”的报告,指出卞孝萱、缪钺两位先生都是文史兼通的学术大家。胡教授展示卞先生致缪钺、缪元朗祖孙的若干封书信,信中多处涉及文史互证。如卞先生于1983年致缪钺先生信中提及:“范仲澐师生前常言:吾国传统,史学家兼文学家者也。”1992年在给缪先生祝寿信中称:“文史结合是我国学者的优良传统,近代王国维、陈寅恪两前辈继承发展,而当代则由您老高举这面旗帜。”2004年,缪先生久已逝世,卞先生在致其孙缪元朗信中写道:“诗史互证,我所私淑者两前辈,即寅恪先生与彦威丈也。我发展为小说证史,为彦威丈所赞赏,特在拙著《唐人小说与政治》后记中郑重提到此点。”胡教授通过展示上述信件,揭示了卞、缪两位前辈学者共同的学术旨趣和深厚的私人情谊。
胡阿祥教授致辞
文编:王修齐
图片:李沙珂 张圣瓓
美编:纪拂晓
海报:刘艺涵
责编:卞孝萱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会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