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恰同学少年”师生交流会第六期——师生聚首,释疑解惑

文摘   2024-10-27 20:11   江苏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推进育人队伍走进“三室一厅”、切实做出成效,引导全院上下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文学院自2023年11月启动“恰同学少年”师生交流会系列活动。该活动通过“问卷+自主报名”的形式,每月一期,邀请文院相关老师针对同学们的急难愁盼问题答疑解惑。师生共话、同飨茶点,由此构建亲师取友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同学们明晰前路,安顿内心。













新学期伊始,“恰同学少年”师生交流会重启帷幕。10月23日下午2:00,“恰同学少年”师生交流会第六期活动在文学院201会议室举办。霜降节气,天气渐冷,午后的暖阳和醇厚的桂花咖啡则驱散了室外的寒意。师长们与同学们对坐晤谈,共同回首过往、畅谈前路,为同学们指点迷津。


本期交流会有幸邀请到黄若舜老师杨曦老师与同学们对谈。两位老师亲和的态度让现场的气氛快速地活跃起来,交流在欢笑声中徐徐展开。本次交流会由同学们的共性问题展开到大家各自个性化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课业安排与心理调适”“博士申请与科研心路”以及“读书方法与学术产出”三个部分。













01 课业安排与心理调适


Q1:研一课业相对繁重,可能出现任务密集出现的情况,应该如何调节?

A:做好课业规划,可以考虑以“毕其功于一役”的精神在研一尽量达到培养方案的学分要求,做好吃苦的准备,让自己的研二、研三更加从容,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后续安排。与此同时,要在课程中做好权衡,有侧重地学习,事半功倍。


Q2:如何平衡学业和学生工作、实习等其他各项事宜?

A:需要在仔细思量后进行取舍,最重要的是明确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Q3:如何在日重一日的压力中调适自己?

A:如果想要在某个方面有所成就,苦功夫是必须下的,要有点“痴狂”的精神,从而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但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有时不要把每个方面都看得太重,“有舍才有得”。重点在于,我们的目标在于让生活过得更好,由此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并达到自洽。



02 博士申请与科研心路


Q1:申请香港地区博士时应该注意什么?

A:大致有两个比较重要的部分。其一,语言成绩要达标(托福90-100,雅思6.5);其二,上交一份质量较高的研究计划(RP)。这份计划要和目标导师的方向对口,而且最好能附上已经成文的毕业论文(如果尚未成文,也要有质量较高的提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最好能在研二就开始着手准备。必要时可以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减轻申请负担。


Q2:怎么确认自己是否适合走上学术道路?

A:有两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其一,是否真正地、长久地热爱自己的研究领域;其二,是否愿意将“坐在桌前读书并写作相关论文”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建议先完成好硕士论文,在这个过程中更加了解自己的内心,同时征询师长和友人的意见,综合做出选择。需要明确的是,读博确实是走上学术道路的前提,但也只是众多道路中的一条。



03 读书方法与学术产出


Q1:如何有效地将书本知识内化吸收?

A:其一,读书无定法,速读、精读都需要练习,同时要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帮助自己“反刍”知识。其二,读书的过程中,“不求甚解”的情况是非常正常的,但“不要杀书头”,要保证把书翻完,一定会有收获。其三,读书贵在坚持,量变引起质变,要在不断地阅读中提高读书的速度和效率,扩充自己的知识框架。


Q2:有什么为“两古”专业学生推荐的读书经验吗?

A:“两古”的学生一定要读“清爽的”原典,且要带着问题去读书。读书时不要一味求快,要深入文本慢下来阅读。研二、研三空闲时间相对较多,建议用大块的时间从事精细化的阅读。可以选择与自己研究领域密切相关的一部经部著作进行细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观照原文,也探索相关的学术史,通盘考虑,史部同理。在此基础上,选若干子部、集部的著作细读,由此搭建起较为扎实的知识框架,为此后的输出提供养分。



Q3:如何在读书后做到有效输出?

A:学术输出是技术性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就有所提升,“聪明人要下笨功夫”。要用学外语的方法观照学术输出,在掌握学术词汇的基础上勤加练习。可以先选择和自己研究相近的已刊发论文阅读,积累学术词汇,学习学术规范,模仿这些论文的行文方式,如此反复,总会有所提升。


Q4:如何做到“小处着笔,大处着眼”?

A:现代学术体制追求的是鸿篇巨制,但是鸿篇巨制往往是从小处集腋成裘而来。应当注意的是,直面文本、理解材料是永恒的主题,在 “博雅”和“专精”中寻找平衡。最重要的是,你的输出在学术史中处于何种脉络,又能否以顺畅的逻辑解决已有的问题,文章的意义就在这里。可以学习相关的论文来领悟这种技巧。


Q5:怎样做到将口头报告转化为笔下的成果?

A:不可否认的是两者存在一定差别,有“口才”也有“笔才”。口头报告可以把一些关键点一笔带过,但是真正下笔显然不行。不过,口头报告和下笔输出共通的地方在于行文逻辑。有一个推荐的方法:一分钟内,你是否能口头讲明白你要写什么?那三分钟呢?问过自己这两个问题,而且最终有了清楚的回答,文章的大致提纲就出来了,思路清晰后自然能更快地切入问题。




精彩语句



黄若舜老师

“读博要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既然决定了走这条路,那就不要想得太多。要有一条道走到黑、碰到困难就克服的勇气。”“做学术本身是好玩的。学术给大家提供了一片星空,面对星空不能是孤寂、痛苦的。只要学术永远能安慰到你,那就可以做下去了。”


杨曦老师


“2020年夏天我读黄季刚先生的日记,读到他不论白天做了什么,晚上一定要把书点完,深深地被这种坚持和为自己读书的精神感动到了。那天我(很投入地)从十二点看书看到六七点。一个人总是要有点看重的东西,比如文字背后的人的精神和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以及几次这样忘我的读书的状态,这是很可贵的。”


时间匆匆而过,谈话已近尾声。老师们的倾情分享和真诚建议让我们感到被懂得和支持的温暖,获得了前行的力量,为我们的前路点亮了一盏明灯。对答之间,我们更加懂得“励志立品,敬业乐群”的精神,也更清晰地认知自我、认知世界。期待下次再会良师益友,释疑解惑。同学们也深受触动,收获颇丰:



欢:

本次有幸与两古同学一道,向两位年轻前辈老师请教升学取舍、心态调适、路径规划等维度的相关问题,老师们从经史典籍的研读规划、学术论文撰写体例、治学心境淬炼沉淀等角度为大家纾疑解惑。午后秋曦如金、日影悄转,大家的研途新旅亦由此愈发熠然生辉。


小马:

本次茶话会邀请黄老师和杨老师两位青年教师与同学们交流,随和而亲切,笑语中又具启迪。总的来说,感受有两点:

读书经验的交流。老师们从自己的求学和读书经历出发,就精读与略读、专业与杂书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于我来说是宝贵的借鉴。

学业生涯的思考。老师就读研期间如何平衡学业与学工,未来是否要申博、是否走学术道路等等问题提供了自己的见解。虽与我目前的本科阶段距离尚远,但老师和学长学姐们的对话也促使我从多角度去思考未来的道路选择。


活动结束,大家与老师合影留念,定格了这份温馨美好的回忆。










文编:王佳欣

图片:马雨晴

美编:王心媛

审核:陈悦琪 陈诗雨 武宜旭 邓一凡 陈坤玥 刘甜



NJU文院小楼
文以清心,学而济世。南京大学文学院团委宣传与新媒体中心会为大家提供本院系及全校的新闻、活动及贴士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