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核心观点:
全球经济周期
1.1 全球经济:动荡加剧,金融不确定性增强
从全球经济周期来看,从长周期视角看,美国处于新一轮科技浪潮和朱格拉周期的繁荣阶段,科技与AI叙事并未被证伪,就业市场旺盛,均有望支撑其经济韧性增长,对应美元、美股均偏强震荡,美债利率趋于缓降。短周期内,货币、财税等政策或仍将是美国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关键变量。全球经济发展的主线可能是弱复苏,但需警惕国际贸易环境急剧恶化,这或将给欧美等地区带来类滞胀风险。
9月、11月美联储已连续降息75BP。近期公布的10月美国制造业出货同比回升;11月美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分别为48.4%和52.1%,制造业有所回升,而非制造业扩张有所放缓,表明降息对利率敏感部门(消费、制造业投资)的提振可谓“立竿见影”。预计明年美国或将迎来制造业的“弱补库”和实体经济“弱复苏”,叠加高技术服务业的强韧,这对美股和美元可能仍是支撑,美债短期可能偏弱震荡。
11月以来美国资本市场呈现美股上涨和美债震荡偏弱的特征,资本市场已经较多定价了特朗普交易——“降企业税、放松监管”对应美股走强,“激进关税”对应美债走弱,“贝森特任财长推动削减赤字”对应美债利率小幅回落。11月末,标普500指数较10月末仍在继续上涨;而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11月21日一度升至4.4%以上,11月末回落至4.18%,较10月末下降10BP。
我们理解下一阶段的美联储大幅降息,或应以美国大幅削减赤字为前提,而特朗普团队的赤字削减计划的落地可能会是“慢变量”,这或将是降息的第一个重要制约;核心服务(房租+房租外服务)陆续反弹+核心商品回落,可能推动2025年美国核心CPI同比会维持在3%的中枢水平,降通胀进入瓶颈期,是降息的第二个制约;若美国贸易政策大幅收紧、地缘政治事件升级,可能进一步加剧通胀反弹,将是降息的第三个制约,从这个角度看,美联储大幅降息的条件仍不成熟。我们认为今年12月可能暂停降息,明年或在年初、年中各降一次。
总体看,2025年全球经贸、国际政治、美国国内政策等多方面的转向与变化,可能给金融市场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市场的演变可能不断冲破历史走势。
1.2 国内经济:市场化改革加速,避免流动性陷阱
从长周期来看,中国经济新旧动能切换仍在进行,房地产行业调整、人口调整及债务化解三大周期叠加,潜在经济增速有放缓趋势,也逐步显露出包括地方债务风险、居民消费升级不畅等问题,长期问题亟待改革解决。短期看,中国经济面临的两大困扰一在于特朗普关税“大棒”制约外需,二在于国内有效需求仍待提振,需警惕流动性陷阱趋势加剧。
我们认为,无论是短期对冲外需下滑,还是长期释放国内经济内生增长潜力,都需要更多着眼于改革+逆周期调节。
对于逆周期调节:当前市场较为一致的观点是我国出口维持增长的阻力较大,提升内需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有所抬升,并且财政政策重要性高于货币政策,预期差或主要在于政策应对的时点和规模:是主动积极“先发制人”还是相机抉择“后发制人”。我们理解短期宏观政策相机抉择、保持定力的可能性更大。货币政策关注降低实际利率,非常规政策手段(实施通胀目标制、央行从“最后借款人”转向“最终做市商”);财政政策关注2025年赤字率、广义赤字率,若突破前高,或将释放较强的逆周期调节和财政思维调整的信号。
对于市场化改革:关注自下而上的供给侧改革和更广泛的并购重组,及时出清低效企业与产能,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有利于从根本上遏制未来宏观杠杆率快速上升。
我们认为宏观货币财政调节的方向有迹可循,但市场化改革的节奏和时机可能较难判断。基准情形下,人民币汇率短期或倾向贬值以对冲关税影响;降息、降准等积极的货币政策仍将延续,对应中债仍具备长期配置价值;短期若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超出预期,或带来阶段性风偏回升。
大类资产走势分析
2.1 汇率
2.1.1 人民币
从长周期来看,中国经济正处于房地产和人口调整阶段,国内经济增长新动能正在培育,需拉动经济的必要性存在,从这个角度看,人民币存在一定的贬值空间。从短周期来看,美国关税加码压力抬升,为对冲关税冲击,人民币汇率的“合意水平”可能重新调校,或也是人民币币值趋贬的一个推力。
10月以来,美国经济韧性+美联储降息路径收敛预期+美国关税政策强硬等事件驱动美元升值,11月美元指数上涨2.5%至105.85(月均值),人民币相对走弱,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上涨1.5%至7.21。而进入10月份“结汇潮”也有降温,当月结售汇差额较9月明显回落至182亿美元,尽管10月贸易差额大幅回升,但外贸企业净结汇额回落至308亿美元,折射出7-9月人民币的升值预期有所转向。
2.1.2 其他货币
分析货币主要从流动性和经济增长两个维度。对于美元,从长周期来看,美元的走势取决于贸易伙伴国的经济、贸易相对增长速度,当前中国正处于转换发展动能的阶段,经济增速换挡,因此美元或仍处于升值的大周期中。从短周期来看,美国经济强于其他主要经济体,支撑强美元;而全球央行总资产再次扩张、部分区域加快降息,可能驱动美元流动性泛滥、美元趋贬,两方力量共同作用,美元可能偏强震荡。
对于其他主要货币,全球流动性和经济增长有所分化,对应币值走势分化。
欧洲经济较美国更弱,降息紧迫性和幅度大于美国。近期欧美流动性趋于宽松,10月以来尽管主要央行总资产同比降幅重新扩大,但欧元资金利率明显下降。过去两年,欧元区加息控通胀方面的效果似好于美国,但由于地缘政治冲突扰动,其经济付出的代价也不可低估。近两年欧元区的制造业景气度明显弱于中美日三国,甚至服务业景气度也在近期超预期走弱,11月欧元区服务业PMI初值为49.2%,明显低于市场预期的51.6%。欧央行面临的滞胀乃至衰退风险似在抬升。对应欧元可能偏弱震荡。
长周期看,日本经济回归正常化,给日元带来一定的升值动力,短期内美联储降息路径收窄、日央行的加息节奏放缓等扰动,可能伴随日元阶段性贬值。实际上日本资金利率近几个月仍在稳步上升,12月或明年1月进一步加息的概率有所抬升;而美联储12月暂停降息的可能性也存在,从利差角度看,日元可能偏强震荡。
2.2 股票
2.2.1国内股市
中国经济仍在人口老龄化、房地产调整周期以及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调整的影响下波动前行,私人需求呈现出结构性收缩的特征,居民储蓄意愿偏高,消费投资增长放缓甚至收缩,工业企业正在从去杠杆向去产能转化,股市可能缺乏牛市基础。从短期看,若2025年赤字率、广义赤字率突破前高,或将释放较强的逆周期调节和财政思维调整的信号。对应国内资本市场风险偏好或有望抬升。
11月以来,股市上升动能趋缓,整体震荡,按月均值看,截至11月29日,沪深300与中证500指数分别环比上涨1.1%和4.7%,成长风格表现略优于大盘价值风格。我们认为未来认为国内宏观货币财政调节的方向有迹可循,但市场化改革的节奏和时机可能较难判断。短期若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超出预期,或带来阶段性风偏回升,估值进一步修复,这一阶段A股向上动能可能更多依靠分母端无风险利率降低,估值和情绪带动作用更强,成长股弹性好于价值股。如果工业企业利润、物价、金融等多维数据回升,可能会更好验证分子端盈利增长机会。
2.2.2 国际股市
从长周期来说,美股与美国经济仍具有长期上涨的基本面。从短周期来说,高利率环境下,美国地产、投资、消费行业等利率敏感部门的需求已经受到明显抑制,我们认为2025年美国或有望迎来制造业的“弱补库”和经济“弱复苏”,叠加高技术服务业的强韧,这对美股可能仍有一定支撑。
欧洲股市整体表现弱于美国,欧洲内部各国略有分化。2024年以来欧洲经济整体处于弱复苏态势,其经济景气度弱于美国,不过其降息速度快于美国,或从分母端提高估值;欧洲内部看,相较于意大利股市,德国股市表现更强。
对于日本,9月加息以来其制造业PMI相对稳定在49%左右的收缩区间,强于欧美地区。 12月以来加息概率重新抬头,叠加东北亚部分地区地缘事件扰动,其后续经济发展不确定性抬升,日股可能阶段性弱于美股。
2.3 债券
2.3.1 国内债市
随着我国人口总量拐点初现、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债务快速上涨的周期或已过去,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宏观杠杆率已接近300%。长周期看,债务上涨趋缓的另一面或是利率的趋势性下降。并且我们预计下一阶段宏观杠杆率上升得越快,对应利率下降得也越快。短周期看,国内经济复苏力度较弱,货币政策依然存在进一步降息的空间,而宽松的货币环境直接利好短端债券,因此我们持续看多国内债市。
11月以来进入财政政策空窗期,全球贸易环境收紧,投资者对国内再通胀路径担忧,而市场资金充足、同业存款利率调降,均利好债市走强。11月29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两项自律倡议,银行对公存款“利率调整兜底条款”、同业存款分类锚定超额准备金利率/7天逆回购利率。有利于进一步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同时一定程度加大非银欠配水平,或推进配置盘加速布局债券市场,12月初10年国债收益率下破2.0%。
2.3.2 国际债市
资金利率趋势已经可以一定程度决定债券市场走势,中、欧债市偏强,美国债市震荡,日债偏弱格局应是基准情形下的趋势。
对于美债:从长周期来看,美国高水平利率难以支撑其经济正常运转,未来会逐渐回落。从短周期来看,特朗普团队的赤字削减计划进展可能较慢,叠加美国贸易政策大幅收紧、地缘政治事件升级,都可能会给美国降通胀的瓶颈期进一步增加压力,因此2025年美国降息幅度可能收窄至50BP,对应美债或将窄幅震荡。
对于欧债:加快降息节奏是基准情形,利多债市;但市场或格外关注欧元区政治、财政、经济面对的不确定性,为欧债增加负担。欧央行自6月开启降息之后,9月、10月分别再度降息25BP。欧盟通胀有所降温,且PMI数据显示经济景气度明显回落,部分国家政府债务一度出现危机,这可能会驱动欧央行加速降息。市场预计12月12日降息概率较大,甚至不排除单次降息50BP。11月下旬法国国内政治局势、财政预算前景不确定性增加,法国国债利率一度大幅上升,远超德国水平。
对于日债:日本经济和货币政策正常化仍是基准情形,日本长期利率下行的空间相对较小。央行日本物价相对稳定,今年以来在2.7%左右的平台震荡,而11月日本东京CPI同比涨2.6%,高于预期的2.2%,或强化12月或明年1月日央行加息的可能。当前在其他主要国家利率不断下降的背景下,日本央行未来加息的节奏可能与日本国内物价、经济情况以及欧美经济复苏状况有关。
2.4 商品
2.4.1 黄金
从长周期来说,抗通胀、抗风险能力可能在长周期内推动国际金价走出新一轮牛市。一方面,黄金具有商品属性,通胀的长期上涨促使黄金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黄金具有金融与货币属性,在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国际局势不稳定的环境下,各国央行储备黄金、局部“去美元化”的需求增长,也在支撑黄金价格抬升。从短周期来说,近期欧洲、东北亚、中东等多地地缘冲突并未明显缓解,仍然是黄金的支撑。若12月美联储暂停降息、日央行加息,或给黄金带来一定短暂冲击,提供介入机会。
11月份美国大选、美联储议息、中国政府化债政策等重要事件落地,黄金价格迎来一定回调。11月伦敦现货黄金一度跌至2600美元/盎司以下,比10月最高的2750美元/盎司下滑超过5%,回调幅度略超我们的预期。不过我们认为黄金在2500美元/盎司或有较强支撑,而利多因素仍较充分,长期配置价值突出。
2.4.2 原油
在原油的决定因素里,大部分情况下需求决定方向,供给决定幅度。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对原油的影响正从短期向长期转变,中枢水平仍在高位;短期内,全球制造业弱复苏对原油需求提振不明显,而市场预期特朗普政府增产石油计划将提高原油供给、冲击油价,原油价格或继续以弱势震荡为主。
EIA数据显示近期美国原油库存增速仍在延续8月以来的下降趋势,继欧佩克10月14日发布月度石油市场报告,下调2024、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后,12月初OPEC发表声明称决定将原定今年12月底到期的日均220万桶的自愿减产措施延长至明年3月底,显示主要产油国对未来需求预期降温。我们认为供需状况上很难看出油价大幅行情的出现。
2.4.3 精铜
铜是与工业生产紧密相关的大宗商品,其价格的波动主要反映国际经济变化趋势。长期供不应求格局不变,铜价中枢抬升,但短期内全球制造业弱势复苏,铜价以震荡为主。而美联储降息路径预期收窄,美债利率仍处于相对高位,对消费、制造业的需求仍起到抑制作用,有色价格涨跌互现。
11月铜价有所降温, LME3个月铜期货官方价环比下降4.9%。国内经济强省的铜库存增速依然处于高位,叠加铜材出口退税取消可能带来的“出口转内销”供给冲击,均可能压制国内铜价的上涨。
全球大类资产配置指数
3.1 上月回顾
11月29日,长城证券全球大类资产配置指数105.2402(2023年7月1日为100)。
11月全球大类资产配置中,实现了股债商汇板块全线盈利,其中股票板块收益最大,主要是美股的不断创新高;其次是债券板块,受益于人民币贬值,无论是海外债市还是外汇均出现大幅盈利。特朗普当选催化了美元继续升值,美股创新高,欧美债市利率从高位回落。
虽然在个别品种上出现亏损,但基本上通过对冲手段控制了整体配置的回撤。比如黄金:我们降低黄金仓位,而实际黄金价格的跌幅略超预期;比如日股:我们空日股,而日经225指数维持了超强稳定;我们看多欧元,但欧元出现贬值。
3.2 本月策略
12月份的配置策略里,我们继续坚持前期的趋势和操作思路,维持黄金、中债、美股基本配置,并在这个基础上做了微调,意大利股指从对冲性的看空转为看多,也即海外权益市场除了日本股市,欧美股市看多;日债从对冲性的看多转化看空,即全球债券市场除了日本债市,欧美中看多。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