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能力作风建设·优秀创新案例15】市教育局:解放思想 先行先试 打造义务教育教学改革新范式

民生   2024-10-31 08:47   黑龙江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一、项目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市教育局始终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根本目标,以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为有力抓手,以深化能力作风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基础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这条主线,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在教育评价改革、课程课堂改革、办学模式改革中持续攻坚发力,逐步破除制约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打造义务教育优质学校103所,提供优质学位数12.3万个,为区域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注入强劲动能。2024年4月,牡丹江市成功入选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建章立制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探索建立和完善分类多元、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加速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强化组织领导。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高度重视教育评价改革,不断强化对教育评价改革工作统筹协调、宣传引导和督促落实。市教育行政部门将教育评价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科学制定《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市政府对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明确落实教育评价改革路线图。突出改革重点。积极推进改革学校评价,坚持“一校一策”,增设改革试点,获批省教育评价改革综合试验区1个、试点校3个。积极推进改革教师评价,树立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三个不一样”评价目标,全面提升教师干事创业激情。积极推进改革学生评价,印发《牡丹江市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实施方案》,成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专班,建立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依据的考试制度,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规范性、可操作性、导向性和激励性。注重破立并举。紧扣教育评价改革破“五唯”,抓住问题“突破口”“关键点”,组织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市直各学校对标对表禁止性规定,全面开展相关规章制度和政策文件清理。建立健全教育评价改革禁止性规定落实情况第三方常态化监测机制,将教育评价改革落实情况纳入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指标体系,对履行职责不到位的单位或个人严格追责问责。

 (二)深化课程课堂改革,创新模式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以创新思维重塑课程课堂,积极打造课程课堂新范式,切实提升教师“教”的艺术和学生“学”的兴趣。构建多元课程体系。积极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地方课程系列化落实、校本课程特色化开发,开设航模、礼仪、机器人创客、红色印记等 70 余项订单式校本课程。规划11条冰雪研学路线,开发100余门研学课程,创建89所“学农”劳动教育基地、120 所“传统工艺”劳动教育基地。打造“1345”大中小幼一体化美育课程、劳动课程,构建以校本课程、师本课程、特色课程为主要内容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充分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与成长需求。创建新型课堂模式。初中阶段推广“三学五环精进”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型教学关系;高中阶段推广“基于证据的精准教学”“跨学科融通项目式学习”“大单元教学和深度学习实践与研究”等教学策略,形成了凸显学生主体、培育创新实践能力的教育模式。普通高中通过严格学习过程管理、在线课程评价、学业成绩评定、实践活动总结等环节进行学分认定,确保学分认定的科学性、真实性、规范性。搭建数智教育平台。扎实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着力建设牡丹江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平台,收录资源数量4846个,链接教育云视频资源351个。推动校园局域网升级,实现千兆入校,逐步构建智慧、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支撑牡丹江教育高质量发展。召开全市基础教育数字教育现场会,推进全市教育数字化转型,评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典型集体20个、典型个人40个,海林市、东宁市获评全省首批数智教育先行区。

 (三)深化办学模式改革,打破壁垒营造公平育人环境。打破城乡、校际间教育资源壁垒,以集团化、联盟化、一体化办学模式为突破口,推动跨校、跨学段、跨区域合作,让优质教育资源“流动”起来。以集团化办学促进均衡式发展。建立以区域优质品牌学校四中学区为龙头的教育集团,通过释放龙头学校品牌效应和示范引领作用,推动集团内学校资源共享、文化共建、特色融合、管理一体。集团成立以来,进行干部、教师交流近30人,有效吸引学生向“薄弱学校”回流。以联盟化办学推动协同式发展。建立健全联动合作共享机制,成立全市区域内 82 所初中全覆盖的初级中学课程改革联盟,设6个子联盟。承办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联盟式发展现场推进会,由2所国家乡村温馨校园和省级农村义教联盟典型学校牵头,成立涵盖全市 93 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农村义务教育联盟,分区域、分类型组建 14 个县级联盟。开展百名教师“送教下乡”、城乡教师“同上一节课”等互惠式教学研究活动 50 余次,精准帮扶交流活动 32 次,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以一体化办学实现贯通式发展。优化“幼小初高”协同育人机制,全面推动“幼小初高”学段衔接与贯通,制定《初高中教材内容衔接说明手册》《牡丹江市教育局开展推进“幼小初高”学段衔接活动方案》,举办“幼小初高”全学段校园课堂开放日等活动,通过行政、科研、教研、培训“四位一体”,融合各学段资源,推动“幼小初高”无缝衔接,实现“管理共建、师资共用、研训共联、文化共育、资源共享、质量共计、发展共赢”目标。



三、经验启示 

 市教育局作为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充分发挥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带动引领作用,积极探索改革有效实践模式,为义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一是推进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必须用好多维评价“指挥棒”。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市教育局采用主体多元、形式多样、手段科学的评价方式,及时有效地反馈评价结果,坚决杜绝用一把“尺子”丈量,充分发挥了评价的诊断和激励功能。实践证明,只有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才能从根本上祛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二是推进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树好改革创新“风向标”。课堂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市教育局大胆改革创新,通过开设多元课程、创新课堂模式、利用数智手段,推动课堂课程“革命”,改变了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进一步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实践证明,只有将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转变,才能把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变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三是推进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唱好均衡发展“合奏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市教育局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宗旨,不断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彰显教育的民生属性,合理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解决学校硬件、师资配备等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才能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盛世华诞 举国同庆


来源:市能力作风办

编辑:戴云鹏

校对:赵文俊

审核:市能力作风办


扫码关注我们

长按关注我们!
记得点击在看~

雪城先锋
理论讲台 党建平台 党员舞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