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聚焦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探索构建“一二三四”党建工作新格局,激励财政干部敢为善为、务实落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队伍建设、助推财政事业发展。
市财政局党组高度重视,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局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从打造特色党建品牌、精品“书记项目”入手,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效。2023年在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获评第一等次、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先进集体,“书记项目”获评市直单位党(工)委(党组)优秀“书记项目”、“理财惟公”党建品牌获评市级机关五星级党建品牌,局机关第二、第八党支部获评市级机关“四强党支部”荣誉称号。
突出组织建设,打造高素质党建队伍。选优配强各级党组织及群团组织工作班底,年初组织召开机关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机关委员会,全局共设8个党支部,党务干部37人。组织团委、妇联按期换届,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群团建设迸发新活力。突出政治建设,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主题教育期间组织开展专题读书班2期,专家专题辅导2次,集体集中学习8次,专题研讨交流6次。各党支部以“三会一课”为载体,组织学习、开展党性分析、检视整改等,抓好深化内化转化,更好地指导财政实践工作。
健全日常管理机制。进一步落实党组会、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压实党组书记、机关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三级责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组织生活会、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确保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有效发挥。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局党组书记亲自抓、分管责任领导靠上抓、机关党委联手抓的工作机制,有效发挥了党建对财政工作的统领作用。局党组定期听取机关党建工作汇报,集中研究党建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重点工作情况随时汇报,形成了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的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创新考核评定机制。研究制定考核标准,加强对党员的管理监督,加大考评力度。近年来,机关党委每年定期向局党组提交党支部、党员考核数据,以此作为对党员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与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
坚持党建与财政业务工作相融合。牢固树立“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建设提升党建成效”的理念。加强支部建设,调整业务处室负责人担任支部书记,实现业务、党建工作“一肩挑”。坚持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扎实做到党建与业务的相互共进,相互融合。坚持党建与队伍建设相融合。局党组坚持“党纪党规+财经法规”一体学,推行“纪律教育+案例警示”融合学,实施“党史学习+党纪教育”联动学。先后组织党员深入宿北大战纪念馆、朱德楼、渡江战役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以党史学习、党纪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党日20余次,进一步提升机关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干事创业热情,使党纪教育更加生动、具体、有效。坚持党建与作风建设相融合。着力加强机关纪律和作风建设,压实局各级党组织书记“一岗双责”。同时,加大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教育,落实相关制度,对业务工作和纪律作风进行全面督察,有效促进工作部署落实和纪律条规执行。坚持党建与文化建设相融合。加强群团建设,激发财政文化新活力。充分发挥工、青、妇、团等群团组织的纽带作用,全面完成换届选举,选拔年轻骨干队伍,激发组织活力。建设电子阅览室、组建青年读书会,提升修养,陶冶情操。开展丰富活动,搭建财政文化新载体。组织开展趣味运动会、“财青plogging”环保公益、关爱留守儿童、国庆75周年大合唱等活动,激发工作动力、凝聚发展合力。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通过“书记项目”的扎实推进,将党的领导贯穿财政工作始终,大大激发了财政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强化了财政干部敢为善为使命担当,财政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挑大梁、扛重担,财政收支管理突破提升。1~11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29.88亿元,增长2.3%,高于全省平均2.0个百分点;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930.15亿元,增长5.2%,高于全省平均6.0个百分点。二是稳预期、促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持续推进“四资”统筹管理,梳理制定36项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全年“四资”统筹实现价值增量20.5亿元;积极沟通、重点对接,争取上级直达资金21.12亿元;分配下达县(市、区)10.32亿元,用于支持落实减税降费和基本民生等重点任务。三是塑产业、促转型,服务高质量发展积极有为。安排科技资金 6,363.50万元,精准引导和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安排产业转型升级资金7000万元,推动工程机械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构建基金矩阵,实现基金服务投资项目全过程,覆盖全领域、全周期。四是兜底线、办实事,保障基本民生坚实有力。使用市级财政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支持区级财政,兜实基层“三保”底线;保障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均衡性转移支付、资源型地区民生政策托底保障等财力补助资金全部直达基层。筹集就业补助资金2.76亿元,用于支持就业、创业、人才招引等。五是化存量、遏增量,推动债务化解扎实有效。研究制定我市总体实施方案和具体子方案,压实各板块主体责任,落实落细各项化债举措,力争实现清零目标。同时,进一步加强融资平台经营性债务管控,守牢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债务风险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