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苏浙鲁陆续公布2024年度“成绩单”,“顶梁柱”们表现如何| 浙商潮评

创业   社会   2025-01-20 18:58   浙江  

⇅点击上方蓝字

每一个有商业梦想的人都会关注我们~


新年已至,未来已来。中国经济的“顶梁柱”——经济大省有哪些亮点和特色?2025年他们要怎么干?


近日,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经济大省,陆续在各省两会期间发布政府工作报道。在这些上万字的回顾、总结与展望之间,许多与经济相关的核心数据也颇受社会公众关注。

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鼓励其他地区因地制宜、各展所长。随后,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等省份纷纷以召开省委常委会等多种会议形式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这七个省份,正好在2023年GDP排名中位列前七。

回顾2024,中国经济的“顶梁柱”们表现如何?有哪些亮点和特色?展望2025,经济大省如何根据自身优势,更好挑起推动国内经济发展的大梁?

看规模:名次保持不变,粤苏鲁浙继续领跑全国

2024年,广东、江苏仍是国内唯二的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的省份。

从规模来看,广东在原有基础上再进一步,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4万亿元,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此外,广东的经济规模在全国的占比也稳定保持在10%以上,“第一名”的分量之重可想而知。

坐拥五座“万亿之城”的江苏,是国内目前唯一能紧跟广东不掉队的省份。2024年,江苏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7万亿元,号称增量全国第一,也被公认为最有希望超越广东的种子选手。

离10万亿元就差临门一脚,2024年,山东的生产总值达到9.86万亿元,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顺利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经济规模排名位居国内第三。

终于迈进9万亿大关,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浙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万亿元,达到9.01万亿元,继续位列全国第四。

在粤苏鲁浙“四大天王”之后,7-8万亿元的经济总量目前仍处于空白区间。

2024年,河南未能超越四川,川豫鄂三省仍延续去年的排名。三地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四川经济总量预计超过6.4万亿元,略高于河南的6.36万亿元,湖北预计地区生产总值总量超过5.9亿元,将成为下一个迈进6万亿门槛的省份。

总结来看,粤苏鲁浙四省继续领跑全国,川豫鄂三省的差距也并不太大,七个经济大省的名次与去年保持一致,但或将在未来几年呈易位之势。明年,可以期待下一座14万亿、7万亿之城的到来。

看增速:广东未达预期,其余省份均高于全国增速

202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0%。湖北、江苏、浙江、山东等经济大省的增速超过全国增速,并有诸多亮眼之处。

湖北经济增速达到6%左右,若无意外,这个数值应继续位居经济大省和中部地区第一。“湖北曲线”为何如此昂扬?在湖北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其归结为转型升级动能强劲、综合优势系统提升、改革开放释放新活力等因素。

江苏、山东、浙江、四川等地增速均超过5.5%,明显高于全国增速。具体来看,江苏增长5.8%、山东增长5.7%、四川增长5.7%、浙江增长5.5%,全部顺利完成2024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充分展示了“经济大省挑大梁,更好发挥带动和支柱作用”的使命担当。

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2024年河南的经济增速在5.1%。这一数值相较其他经济大省较低,但也较全国增速稍高一些。

不难发现,在经济大省中增速较快的省份区域位置较集中,均位于长江经济带或黄河流域。长三角三省一市,以4%的国土面积创造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从外部因素看,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以及我国第一个实现5万亿经济规模的城市,在优势资源外溢、海外贸易出口等方面对浙江、江苏、湖北等省份的经济拉动较为明显。从内部因素看,这些省份的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较为发达,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中具有先发优势。

虽未公布具体数值,但可从相关数据中推论出,2024年广东的经济增速不及预期。作为外向度高的经济大省,近年来,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广东受到的冲击尤为直接。同时,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经营困难、房地产承压等因素也是广东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

不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速度已经不再是盲目追逐的核心指标,高质量发展才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未来,广东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对外开放、人才集聚等方面的实力仍不可小觑。

看特色:释放内需潜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去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内需求不足被视作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之一。因此,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被列为我国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首。

2024年,大力推进“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也被多个经济大省视作年度重点工作。以广东为例,2024年共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项目142个、总投资高达1514亿元,并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业设备更新投资增长17.9%、增速创9年来新高。

除了大规模投资建设外,也有地方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促进民众消费。如浙江开展“浙里来消费”“浙夜好生活”等系列活动2000余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左右。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

在拉动内需的同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前布局未来产业也是经济大省的当务之急。多个经济大省已经成为先行者。

刚过去的浙江省两会上,以宇树科技、深度求索等科技企业为代表“杭州六小龙”引发与会者的广泛关注,深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人才引育力度、联动推进产业创新也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中。

光电子信息等三大产业迈入万亿级规模、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比超过50%、科技型中小企业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2024年,湖北的转型升级动能也颇为强劲。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河南的创新能力也有起势跃升之姿,如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5项,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14家。

此外,广东也将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医药、商业航天等领域逐个出台支持政策,集中资源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未来产业集群行动计划。

看未来:2025年,经济大省如何继续稳挑大梁?


动力与压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在这个重要节点上,经济大省的表现令人关注。

从宏观上看,基础稳、结构优、活力足、潜力大是经济大省继续挑起大梁的信心和底气。具体而言,经济基本盘稳健,经济体量和市场规模大、产业体系完备、创新能力较强、市场化程度高、拥有多个国家战略叠加的重大利好等因素,是多个经济大省的共同特征。

再进一步聚焦,经济大省如何继续挑稳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梁?梳理完各省对2025年的重点工作安排,答案已经呼之欲出。可归结为以下四点: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因地制宜谋求经济发展、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深入探索经济体制改革。

新质生产力,是经济大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高频次出现的词汇。在人工智能浪潮之下,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做深做实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已经成为广东、江苏、浙江等多个经济大省的共识。广东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显示、新型储能、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因地制宜也是各省份推动经济的重要原则。例如,浙江依托临近上海的区位优势,以及货物吞吐量常年位居全球第一的宁波舟山港,提出2025年要建强开放枢纽、创新外贸模式、发展海洋经济和湾区经济等举措。江苏则凭借强大和完善的制造业体系,提出大力推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持续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与此同时,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深入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等与经济发展相关的事宜,也都被主要经济大省列入2025年度的重点工作。

新年已至,未来已来。在2025开年之际,我们期待经济大省在奔涌的浪潮中再续创奇,也期待更多省份加入这一行列,共同构筑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坚实底座。


关注“浙商杂志”视频号





文丨《浙商》全媒体中心记者 胡淼
编辑丨施晓艳
审核|姚恩育
监制|冯永明、余广珠

浙商杂志
解读财经大势,纵览行业全局。走进浙江企业,倾听浙商智慧。为新时代浙商精神代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