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华:一船何以瞰世界 |《浙商》看两会

创业   2025-01-17 18:01   浙江  

⇅点击上方蓝字

每一个有商业梦想的人都会关注我们~



—  编者按  


在浙江省两会的舞台上,浙商一直是备受瞩目的焦点。他们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浙江的发展建言献策。他们的目光所及,不仅关乎企业的成长与创新,更与浙江经济的未来走向、社会民生的改善紧密相连。


2025浙江两会时间,让我们走近浙商视角,感受浙商的智慧与担当,感受他们为浙江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注入新的动力,开启更加璀璨的篇章。



在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即将落下帷幕之际,两会现场依旧洋溢着热烈而振奋的氛围。人大代表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各抒己见,为浙江奋进新征程积极贡献智慧与力量。


此次参会,省人大代表、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周建华带来了4条建议,其中打造舟山国际海事服务基地的建议尤为引人注目。


经过三次约见,好不容易才从繁忙的日程里挤出时间,周建华终于能和《浙商》记者坐下来畅聊。一打开话匣子,他就迫不及待地说起心中“浙江借船出海”的大计划,言语间满是对未来的无限期许。


信心从何而来?


在两会期间举行的“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中,周建华还就这一热点话题答记者问。彼时,他的目光中满是对浙江船舶行业发展的坚定信心。信心从何而来?


周建华以一组数据揭秘真章:近年来,浙江造船业呈现出了井喷式的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造船指标持续向好,全省船舶工业重返全国前三。“船”,带着一代又一代的浙江人走向蓝海,打开了浙江开放发展的新空间。


船舶工业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先锋领域,舟山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素有“世界修船看中国,中国修船看舟山”的说法。“这绝非浪得虚名。”周建华透露,舟山修船长期稳居国内榜首,占据中国修船40%的份额,约占全球修船业务的五分之一。这傲人成绩的背后,得益于浙江良好的对外开放环境,秉持“共建共赢”理念,成功吸引众多企业汇聚,形成了修造船行业集群化、产业化发展。


以周建华所在的舟山中远海运重工为例,企业累计交付各类新造船超130艘,手持订单已排至2028年底。其中,15.4万吨穿梭油轮建造数量及手持订单量位居全球第一。这些服务于远洋石油平台的特种海工船舶,每艘造价超1亿美金。而赢得欧洲客户长期信赖与坚定选择的,正是企业自主研发的绿色节能船型,且不断推陈出新。


用耐心资本推动浙江新一轮科技浪潮


周建华直言,建议的背后隐藏着他对行业的深刻观察和对发展需求的综合考量。


周建华解释说,作为一名来自船舶修造行业的人大代表,他在船舶造船行业工作了近30年,与世界各大航运公司保持着密切联系,同时也是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员、中国(浙江)自贸区海事商事纠纷调解中心的调解员,对于海事服务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在周建华看来,舟山在海事服务领域具备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有能力承担起打造国际海事服务基地的重任。


首先,舟山地处国际习惯性航路和东北亚多条近远洋航线的关键节点,是中国南北沿海航线和长江黄金水道的T字形交汇枢纽,更是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与重要通道。中国通往世界的七条主要航线有六条经过舟山,每年经过舟山附近海域的外轮超10万艘次,与新加坡相当,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其在航运领域具有牵引南北、承启内外的重要作用。


其次,浙江港口资源丰富,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强大的货物吞吐和转运能力吸引全球众多航运企业,为海事服务带来源源不断的业务。


此外,舟山还拥有一定规模的海事服务产业基础,涵盖船舶修理、燃料供应、船员培训等多个领域,产业配套较为完善。以周建华所在的船舶修造行业为例,2024年舟山修船产值占全国的42.5%,修船艘数占全国的38.6%,庞大的市场占有率为海事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舟山海事服务行业虽发展迅速,但仍存在服务分散、缺乏高端服务能力等问题。”周建华指出,对标伦敦、新加坡等世界一流海事服务基地,舟山在海事仲裁、海损理算等高端服务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而随着“双循环”格局的推进,舟山作为浙江和长三角面向世界的重要海上节点,急需提升海事服务能力,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与 “一带一路” 国家战略的需求。


如何推动落地实现?


谈及打造舟山国际海事服务基地的核心要点,周建华表示,关键在于整合舟山现有海事服务资源,构建集船舶维修、物料补给、船员换班、海事仲裁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海事服务体系。


“不仅要完善硬件设施,更要注重提升金融、法律、人员服务等‘软件’配套。”他希望将浙江“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等先进经验推广至全国,打造独具特色的“舟山方案”“舟山样板”。同时,加强与国内外海事服务基地在服务标准、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合作。


目前,舟山已与新加坡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未来还将借助数字化技术,搭建智慧海事服务平台,实现船舶业务办理、物资供应调配等一站式线上服务,大幅提高服务效率与透明度。


打造舟山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将打开浙江开放发展的新空间。”周建华满怀期待地表示,一方面,助力浙江在全球海事服务领域崭露头角,提升海洋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吸引国际海事业务,带动金融、保险、物流等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另一方面,作为浙江在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船舶维修服务、绿色石化等业务发展的对外展示窗口,强化浙江海事服务保障能力,加强与全球各大港口的联系,提升浙江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推动浙江全方位对外开放,有望成为浙江走向世界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当前,舟山在海事服务领域已具备显著的基础优势,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已成功跻身全球第四大船加油港及国内第一大补给港、最大的外轮维修基地和船舶交易市场,集聚160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服务机构,预计2024年总产出将突破630亿元。


然而在周建华看来,要提升海事服务能力,使其更具国际竞争力,仍需完善高端海事服务人才培养体系,解决专业人才短缺问题,提升海事服务的信息化水平,打破信息孤岛。同时,加大对海事科技创新的投入,引进专业人才,加强与国际标准接轨,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积极参与国际海事服务规则制定,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若舟山成功建成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将对本地经济结构优化产生深远影响。”周建华表示,彼时,将有越来越多的国际海事会议、展览将在舟山举办,浙江在全球海事服务领域的曝光度和影响力也将与日俱增。






关注“浙商杂志”视频号










文丨《浙商》全媒体中心记者 张恒

编辑丨施晓艳

审核|姚恩育

监制|冯永明、余广


浙商杂志
解读财经大势,纵览行业全局。走进浙江企业,倾听浙商智慧。为新时代浙商精神代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