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额让人发愁”,便利店成越来越难的“生意”

文摘   2024-11-02 10:08   湖北  

作者丨晴山 

来源 I 灵兽(ID:lingshouke)


便利店未来该朝哪个方向发展,成了不少人的疑问。

营业额让人发愁


过去的50年间,便利店几乎始终在高线城市遍地开花,很少涉足低线城市。

现如今,为寻找新增量,加之近几年政策层面的引导,很多便利店品牌已经开启下沉、再下沉之路,并大开加盟之门。

关于下沉市场加盟者的经营情况,从一些案例中就可发现倪端。去年10月,张阳(化名)投资50万元加盟了外资便利店的头部品牌,50万元的投资包含20万元押金,房租每月8000元(含管理费)等。

“店内平时是都是自己和爱人打理,另外还请了两个员工,每人工资3600元,因为店内的电器比较多,所以电费消耗也比较大,每月大概6000元左右。”张阳称。

据张阳所说,新店刚开业时,每天营业额在5000元-6000元之间,但一个月后基本维持在了1000元左右,营业额越来越差。


从张阳门店的选址来看,该门店位于湖北荆州的一个县城,选址也是在县城里最热闹的商业街区的一个商业楼。

张阳的门店位于一楼底商,除此之外,底商还有不少餐饮、零食店商家,例如肯德基、必胜客、零食很忙、张亮麻辣烫等;二楼是大型超市;三楼是服装专卖;四楼是电影院。

张阳称,周边商户大约是1400户,一家商户按3个人算也得有4000多人。当时,感觉门店地址是这个县城唯一一个比较火的商业街区,所以应该没什么问题。

但等到正开业经营下来,张阳才发现,表面热闹繁华的背后需还要考虑的细节太多。

张阳称,县城里客单价比较低,平均在15元左右,而且自己加盟的这家便利店主要是鲜食,与旁边的餐饮店有冲突,通货又与附近的零食很忙有冲突。“从商品价格上作对比,消费者肯定会选择更便宜或者说更具性价比的商品,特别是在县域里的消费者。”

“在我们这个县城里,大家逛街配套的有各种小吃店,从人均消费上来看,大概也就是25元到35元之间,渴了累了到处都是蜜雪冰城的门店,花5块钱左右就能喝杯饮料,或者七八块钱买杯其他品牌的奶茶,再或者去零食折扣店买便宜的瓶装饮料,极少有人来便利店买饮品或者咖啡。”张阳很无奈地说。

店内高客单价的商品根本走不动,而便利店又靠高客单价来活着,所以就比较难。


对此,业内人士对《灵兽》表示,在县城里,尤其是无处不在的夫妻店,基本是充当了当地小型百货商店的角色,价格也很具有吸引力,虽然和普通夫妻店相比,连锁便利店的供应链更完善,可以配备鲜食商品,商品品类也更丰富,但这也可能使其难以本土化,且对于价格敏感的县域消费者来说,会更倾向于性价比高的商店。

除了连锁便利店经营者遭遇着不一样的经营困境,个体经营者的日子也不好过。

“昨天开门营业20多个小时,但营业额只有七八百元,其中还包含了两条多香烟的营业额,若按照便利店20%的利率来算,房租都不够。”在山东滨州开便利店十多年的周莹(化名)对《灵兽》感叹道,就算是今年的暑期旺季,生意也很淡,更别说到了淡季,营业额更是让人发愁。

“开通了线上,但竞争更大”


周莹的门店面积大概有80多平方米,开在社区底商,每月租金5500元,店内大概有2500多个SKU。

据周莹称,开店的这些年来,今年整体生意相比之前差了很多。

“往年进入到五六月份营业额就开始慢慢上升了,一直到暑假结束,营业额也都还不错。”周莹称,但今年生意却差的要命,店里没有什么人来,就算来个顾客,大部分也都是买包烟或者拿瓶水就走了,还有的就是过来拿一些应急的商品,而其他商品直接看都不看一眼。


周莹称,店里生意差,自己便利店也开通了线上网购以及建立了社区群,在群里发一些优惠消息等。

“社区群也没什么效果,线上网购的订单虽然比线下到店的订单都多,像纸巾、牛奶、啤酒、洗衣液、大米等,大家基本都在线上下单,买什么的都有。”周莹称,虽然相比到店的订单多,但算下来一单也挣不到什么钱。

据周莹所说,虽然自己的店开通了线上,但线上的竞争更大,自己这种小店也竞争不过线上的大商超或者一些零食折扣店。

“比如说我们店里边,可乐2.5元一瓶,像有些大超市经常促销或者活动价就是1.5元一瓶,有些饮料人家更是能便宜一半还多。”周莹称,自己店里的利润款,在别人家是低价引流款,根本没办法跟各家竞争。

周莹称,现在对自己门店影响较大的算是那些零食折扣店了。“现在大大小小的零食折扣店到处都是,里边的有些商品买的比我们店里的商品便宜不少,抢走了不少顾客,之前卖零食是很多便利店的一个重要的利润点,但现在被价格低且品类全的零食店基本都抢走了。”


据周莹所说,自己店里的中高档烟也不好卖,特别是20元以上的烟,这是一个分界点。“现在大环境不景气,很多人抽不起好烟,只能换成价格便宜一些的低、中档牌子的香烟,但对于我们商家来说,中低价烟利润并不高。”

周莹从自己的经营经验中总结出导致自己门店生意越来越差的几个原因:
首先,现在线上的折扣店、零食店、超市等竞争太大,而且周边的线上商家越来越多,有些万单店也越来越多了,竞争之大非同一般。

其次,同业态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附近的便利店从原来的三五家店增加到了十几家,现在则有二十几家店,营业额也随之越来越低。另外,同行之间的价格战也很厉害,使得毛利越来越低。

最后,就是大环境不好,很多人的收入越来越低,失业的人也很多,这也导致大家不得不谨慎购物,在有些商品的选择上就不得不降了档次。例如,之前选择的是高档香烟,但现在只能选择低价烟。这也导致店里的高档烟越来越难卖,形成了积压。

整体朝什么方向发展?


近些年来,从一些便利店从业者的经营现状中也不难看出,便利店业态也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

从当前来看,便利店行业的市场格局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与调整。
日前,日本零售业巨头7-Eleven母公司Seven&i Holdings于官网发布公告,透露公司收到Alimentation Couche-Tard(简称ACT)向其提出的一项初步收购邀约,ACT方面也官方确认了其对Seven&i旗下业务的兴趣与收购意向。

若交易最终成功落地,或将成为外资公司收购日本企业中世界规模最大的同类收购案例,也是今年以来全球最大跨境收购案。

梳理7-11的业务经营现状,时至2024年,7-11逐渐面临业务增长放缓的难题。


先从2016年来看,7-11坐上了全球便利店行业第一宝座。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16财年公司实现零售总额42910亿日元(约合2473亿元),占整个日本便利店市场超四成份额;总收入达到7936亿日元(约合457亿元);毛利为7163亿日元(约合413亿元),毛利率超过90%;净利润逾1629亿日元(约合93.8亿元)。

然而,到2024年,业务增长开始放缓。在2024财年第一季度期间,其公司营收为2.73万亿日元(约合1329亿元),仅实现3%的温和增长;净利润为214亿日元(约合10.3亿元),同比下降49%,将近腰斩;实现营业利润593亿日元(约合28.8亿元),同比下降28%。

除此之外,另一便利店巨头罗森,同样面临难题。

7月24日,罗森集团股票从东京证券交易所退市并被日本电信运营商KDDI收购。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罗森在日本本土便利店市场面临饱和度瓶颈。当然,若从全球角度来看,便利店市场仍有巨大空间。

此外,新选手的不断入局让也让便利店巨头的经营更具挑战。

例如,2005年,永旺推出了与便利店规模相当的食品超市“我的菜篮子”。依托永旺集团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和超市级别的高性价比,“我的菜篮子”迅速赢得一众消费者的青睐。


从营收来看,截至2024年2月财年,“我的菜篮子”实现销售额2578亿日元(约合125.6亿元),同比增长15.7%;营业利润达3.6亿元,较上年翻了四番。

近年来,创新店的不断崛起也对便利店巨头的业绩不断形成冲击,且愈演愈烈。

回看中国市场的便利店业态,2024年的本土便利店及整个社区小店,可以说没有太大的波澜。除了美宜佳以3万余家店称王中国便利店产业,各品牌放宽加盟政策加速布局下沉市场,这个行业并没有显现2017年前后的热闹场景。

更多呈现的是不少经营者遭受的经营困境,面对低单价、低日商、低毛利、低客流,如何应对房租、人工逐年上涨的现实情况来减少亏损,成了很多便利店需要突破的难题。

加之行业内越来越多的诸如零食店、折扣店、卫星外卖店等的冲击,便利店呈现出来的竞争力越来越分化,弱者越弱,未来该朝哪个方向发展,成了不少人的疑问。

可以肯定的是,以买货为主的便利店,虽然城市生活服务功能也在不断被加码,但当下也在经历非常剧烈的产业周期升级。

未来的创新方向不是与超市、折扣店、大卖场做竞争,而是在性价比的基础上,满足消费者对便利的追求,这种性价比主要来源于供应链的高效率。
无论是做自有品牌,还是产地直采,都是为了将供应链的效率做得更高。

“无论是到家业务、社区超市、便利店,亦或是社区生鲜店,提供和满足的都是消费者对于便利的需求。越到后来,消费者也越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既会有一站式够齐的需要,更会有对便利性的需求,只不过后者频率更高。”专注于便利店投资的陶冶对《灵兽》称。





食品内参
45万粉丝的食品饮料行业深度思想平台,有价值,有温度,有洞见,不浪费读者时间。2024年,《食品内参》已贡献16篇10万+爆款原创文章。作为新榜指数“高可信账号”,《食品内参》正快速成为更多食品饮料行业精英的决策参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