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家拥有32年历史,2000名员工和67家门店的老牌连锁超市“甘雨亭”突然宣布关闭所有门店,引发顾客和供货商聚集在门店前讨要说法的同时,令人不解的是,“何至于此”?
一位消费者表示,他前几天就听朋友说“甘雨亭”可能要关门,于是专程前往超市,结果发现货架上几乎没有商品,似乎已进入停业状态。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自己持有的1000元购物卡一分未用;还有朋友的超市消费卡上仍有数千元余额无法使用,“我们担心,这些钱打水漂了。”
“上个月,还有一伙人在小区群里六折五折卖这家超市的卡,这个月就全关门了”。有消费者回忆称。
“甘雨亭”超市的“倒下”不仅让消费者的购物卡成为“废纸”,也让供货商蒙受了不小的损失。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供货商称,超市拖欠他货款达4万9千多元。自9月起,超市便停止补货,货架也逐渐空了。他说,超市卖出大量购物卡用以偿还部分债务,但货款并未按时结算,供货商在销售商品后仍拿不到款项。
另一供货商透露,“甘雨亭”在关门前开始低价出售供应商的货物,折扣甚至低至六折,损失巨大。她表示:“供应商早就在配送中心搬东西了,这是蓄谋已久的操作,将我们供货商的货物清仓甩卖,却不支付货款。”
据初步统计,“甘雨亭”拖欠的货款总额已达上千万元,供货商们多次到公司找超市负责人沟通,但都未得到正面回应。
此外,超市工作人员也受到了影响。据内部员工透露,他们的工资已拖欠长达三个月,大家都在坚持工作,直到超市完全歇业。员工们对这样的结果感到失望和无奈,部分员工表示,超市将股份转让后,日常经营状况便不断恶化,最终走向停业的结局。
企查查信息显示,吉安市甘雨亭超市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法人代表为郭建喜,百分百持股,企业自身风险5条,关联风险5条,涉及42起法律诉讼。
据悉,“甘雨亭”超市在今年6月进行过一次股东变更,创始人罗静婷将股份转让给郭建喜,但新任股东的接手并未带来预期的转机。多位供货商表示,自股东变更后,超市的管理和财务状况急剧恶化,最终引发全面停业。
值得注意的是,农发行吉安市吉州区支行于2022年8月发布,该行在疫情期间曾向吉安市甘雨亭超市有限公司贷款投放860万元。
在彼时的公告中,农发行吉安市吉州区支行指出,“吉安市甘雨亭超市有限公司是江西省吉安市本土的社区连锁超市,为社区居民采购生活物资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被江西省发改委列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
疫情爆发后,企业的经营受到了较大冲击,商品的采购和流通成本不断上涨,企业资金周转上存在一定压力。该笔贷款投放后,为企业提供了流动性支持,同时也为企业节约了财务成本。
这或能证明,早在2022年,甘雨亭的经营状况已开始恶化,需要外部输血。
事实上,这几年,受电商冲击及消费市场变化的影响,传统实体零售面临压力,而“甘雨亭”也在前两年尝试进行转型。例如,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甘雨亭”曾将部分门店改造成以水果和零食为主的“零食果乐园”,希望通过此类商品吸引年轻消费者。但转型成效不佳,超市的经营状况不升反降。
“甘雨亭在吉安有二三十年历史了,是一个当地知名的社区超市。本来开的好好的,突然就改成了零食果乐园,结果根本没人,死路一条。”一位知情人士评价。
根据一位供应商提供的聊天记录,最新消息是:一位名为“总经理郭建喜”的人士发布了一条面向“吉安市甘雨亭超市有限公司,吉安市甘雨亭集采配送有限公司全体员工”的公告,正式宣布了公司了“停摆”。
该公告显示,“因罗静婷用公司名下融资1.1亿元负债太高,影响公司征信,各银行都不放贷,政府各种扶持政策也己全部享用,导致政府扶持无望。还因罗静婷早期欠供货商货款,供应商起诉到法院,罗静婷不去履行,法院强制执行,查封公司帐号,公司无法正常运营。现公司决定总部由四人留守,配合政府各部门工作,其他人员全部解聘。如后期公司正常运营再另行聘用。”
值得注意的是,江西“甘雨亭”超市的关门现象并非孤例,近年来,类似“收钱跑路”的关店模式在全国逐渐多了起来,甚至,在不少业内人士眼中,逐步形成了一条“闭店产业链”。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这种产业链在深圳等地已经运作多年,其核心模式是企业在即将倒闭前大力推销会员卡和充值卡,收集大量资金后再关闭门店。超市实际经营人通过更换法人和股东结构,让“接盘人”承担债务,自己则在幕后收取巨额资金后逃离。
这种模式甚至催生了“职业闭店人”这一新兴职业。
前述人士认为,“所谓职业闭店人,就是专门帮超市和小企业收尾,通过更换法人、出面打理债务等手段,为实际老板提供掩护,让他们脱身。这种操作虽然隐秘,但在业内已经有了一整套流程……甘雨亭的操作模式看上去与这种产业链非常相似,倒闭前先推销购物卡、会员卡,快速套现。超市法人的更换,可能也为幕后操作提供了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消费市场的快速变化,众多本土零售品牌逐渐退出市场。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资品牌山姆会员店却逆势增长,吸引了大批忠实消费者。尤其是近两年来,以山姆为代表的会员店SKA渠道,成为诸多大品牌收获增长的关键渠道。不同于零食店等硬折扣渠道,山姆不仅有量,也有利润的保障。
相比之下,越来越多“三十年老店”的先后倒下,无一例外地令人感到唏嘘。这其中虽有渠道变革带来的种种压力,也有创始人的“剑走偏锋”或“一意孤行”。留下的,除了“一地鸡毛”更应该是深刻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