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唯一能对抗时间的……丨告别2024,也告别这些作家

教育   2024-12-31 17:46   上海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2024年已经进入尾声,一个个熟悉的人物离我们而去:书写“巨流河”的作家齐邦媛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开拓者乐黛云,一世诗人痖弦,“世界文学组织之母”聂华苓,“诗词的女儿”叶嘉莹,一生述说浪漫故事的琼瑶,诺贝尔奖获得者艾丽丝·门罗,最会写情诗的可爱老头谷川俊太郎……


我们总是在每一年的终点学着告别,告别那些流逝的时间,告别那些故去的星辰。斯人已逝,而文字不朽,我们挥手与他们告别,也会在书页翻动时与他们再次相遇。


国内篇


谌容
(1936年10月3日2024年2月4日)
2024年2月4日,作家、编剧谌容在北京去世,享年88岁。
谌容(1936年10月3日-2024年2月4日),原名德容,出生于湖北省汉口,重庆巫山人,毕业于北京俄语学院,当代女作家,小说家。她于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作品《万年青》《光明与黑暗》《谌容中篇小说集》人到中年》《太子村的秘密》等。
谌容的代表作——中篇小说《人到中年》,成功地塑造了以眼科医生陆文婷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典型形象,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知识分子的生活处境和心路历程。作家敏锐地触及了一个富于时代意义的社会问题,显示了其艺术良知与勇气,引发了全社会对知识分子问题的重视。
此后,《人到中年》荣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一等奖,被评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最有影响力的40部小说”之一,同名电影荣获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和第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谌容本人也凭借该片荣获第5届小百花奖优秀编剧奖。

“谌容”是我的名字也是笔名。我今年83岁,汉族,祖籍重庆巫山县,1935年10月25日出生于湖北汉口,出生后在汉口居住约两年。据家人说,一岁多时我曾患小儿肺炎,眼看气息奄奄生还无望,已被家人从床上挪放于地。幸蒙中医名家冉雪峰先生到来,一服中药把我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也算作者生命中的大事件。救命之恩难忘,至今我对中华医学顶礼膜拜坚信不疑。


——《谌容文集》


我的家庭生活很平静也很正常,基本没有吵嘴打架之类的事。正像我后来小说里写的,家庭里的矛盾无非是柴米油盐之争,不涉及马列主义、修正主义原则问题,不必闹得刀光剑影你死我活。


——《谌容文集》


请恕我不想回忆18年前那个悲惨的日子了,那年一个月之内我的丈夫范荣康和大儿子梁左都相继离我而去。有读者常常要求我在扉页上写一句话,我曾写过“生活中有鲜花也有眼泪”。流泪的日子也要倾尽全力好好过下去,这就是生活!现在我拥有一个大家庭,有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去年有了两个小重孙,已是四世同堂。耄耋之年回顾我的文学之路,虽是走得艰难,却也伴着无比的欢喜,似乎每走一步都是置之死地而又起死回生。


——《谌容文集》

齐邦媛
(1924年2月19日—2024年3月28日)

2024年3月28日凌晨1时,《巨流河》作者齐邦媛去世,享年100岁。
齐邦媛,1924年生于辽宁铁岭,于1947年从“国立武汉大学”外文系毕业,同年赴台湾,曾先后担任过台湾大学外文系助理教授,台中一中教师,中兴大学外文系教授、系主任,美国圣玛丽学院、旧金山加州大学访问教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客座教授,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等职。1988年,齐邦媛从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任内退休,获颁荣誉教授。
她著有回忆录《巨流河》,散文《一生中的一天》,评论《千年之泪》、《雾渐渐散的时候》,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台湾)选集》英文版等,英译《城南旧事》等。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齐邦媛以逾八十高龄历时四年写作完成的《巨流河》。
齐邦媛曾经与昔日学生简媜对谈,简短总结了自己的一生:“我这一生,很够,很累,很满意……我一生都在奉献,给家庭、学生,但愿服务期限满的时候,从这个人生到另一个人生,当我过了那个界限时,我的船没有发出沉重的声音。”

我生长到二十岁之前,曾从辽河到长江,溯岷江到大渡河,抗战八年,我的故乡仍在歌声里。从东、西、南、北各省战区来的人,奔往战时首都重庆,颠沛流离在泥泞道上,炮火炸弹之下,都在唱:“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故乡是什么样子呢?“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唱的时候,每个人心中想的是自己家乡的永定河、黄河、汉水、淮河、赣江、湘江、桂江、宜江,说不尽的美好江河,“江水每夜呜咽地流过,都好像流在我的心上”。


——《巨流河》


我一生对文学的热爱和观念,其实是得自我那没有受过中学以上教育的母亲,她把那苍莽大地的自然现象、虎狼豺豹的威胁,和那无法言说的寂寞人生化作许多夏夜的故事,给我童年至终生的启发。


——《巨流河》


1946年,我们是第一批回到武汉大学校园的学生。在四川的时候,总听老师们说武大宫殿式的建筑多么宏丽,东湖多么浩瀚,但当我初次踏上珞珈山时,却只见满目荒凉。


——《巨流河》

乐黛云
(1931年1月31日2024年7月27日)


乐黛云,1931年1月生于贵州贵阳,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专聘教授,中法合办《跨文化对话》集刊主编。曾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深圳大学中文系主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全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著有《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知识分子的形与神》《跨文化之桥》《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英文版)、《比较文学与中国 — 乐黛云海外讲演录》(英文版)、《跟踪比较文学学科的复兴之路》《涅槃与再生 — 在多元重构中复兴》《跨文化方法论初探》等。
在《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中,乐黛云回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和求学经历,以及从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遭遇一系列的坎坷曲折——当过猪倌、伙夫、赶驴人、打砖手,最后又回到教学岗位。
五十岁的她,在一般人以为“人到中年万事休”的时候,选择了重新开始。此后,她重新焕发学术活力,在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和理论开拓中披荆斩棘,取得了斐然成就:因为她,北京大学有了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研究机构;中国有了自己的比较文学学会;全国各高校有了一个又一个比较文学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培养点;中国学者开始走向世界,并在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中担任要职。

人的一生,有时选择对了,有时选择错了。


——《我的五字人生感悟》


我认为一个人能将毕生绝大部分时间用来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是最大的幸运。


——《八十岁感言》


在我看来,比较文学在中国并不是最新引进之物。且不说古代中国境内各民族文化(如荆楚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巴蜀文化等)融合过程中,关于文学的比较、筛选和相互影响的研究,也不说魏晋以来印度思想文化与中国文学的关系,以及当时有关比较、翻译的论述,就从现代说起,中国比较文学的源头也可上溯到1904年王国维的《尼采与叔本华》,特别是鲁迅1907年的《摩 罗诗力说》和《文化偏至论》。鲁迅的结论是:“首在审己,亦必知人;比较既周,爰生自觉。”也就是说,必须在与世界文学的众多联系和比较中,才能找到发展中国新文学的途径。


茅盾在1919 年和1920年相继写成的《托尔斯泰与今日之俄罗斯》和《俄国近代文学杂谈》等文章中首先比较了 “西方民族之三大代表—英、 法、俄”的文学,指出:“英之文学裔皇典丽,极文学之美事矣, 然而其思想不敢越普通所谓道德者一步”;“法之文学家则差善矣, 其关于道德之论调已略自由,顾犹不敢以举世所斥为无理,为可笑者,形之笔墨。独俄之文学家也不然,绝不措意于此,绝不因众人之指斥而委屈其良心上之直观。”中国现代文学本身就是在比较和借鉴中发展起来的。凡此种种都可以说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前驱。


——《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

痖弦
(1932年8月29日—2024年10月11日)
痖弦,本名王庆麟,1932年生于河南南阳。曾主编《创世纪》《诗学》《幼狮文艺》等杂志,任《联合报》副总编辑兼副刊主编二十余年,并主讲新文学于各大学,现专事写作。著有《痖弦诗集》《中国新诗研究》《聚繖花序》(I、II两册)《记哈客诗想》等。
上世纪50年代初,19岁的痖弦开始在台湾发表诗作。他是华文世界刊龄最长的诗刊《创世纪》的三位创刊元老之一,也是中国新诗史上的重要人物,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合了民谣风格与超现实主义,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回顾这位出生于1930年代初的诗人的一生,他留下了《痖弦诗集》,留下了许多刊物,还有一句——“人生朝露,艺术千秋,世界上唯一能对抗时间的,对我来说,大概只有诗了。”

温柔之必要

肯定之必要

一点点酒和木樨花之必要

正正经经看一名女子走过之必要

君非海明威此一起码认识之必要

欧战,雨,加农炮,天气与红十字会之必要


——《如歌的行板》


铁蒺藜那厢是国民小学,再远一些是锯木厂隔壁是苏阿姨的园子;种着莴苣,玉蜀黍三棵枫树左边还有一些别的再下去是邮政局,网球场,而一直向西则是车站至于云现在是飘在晒着的衣物之上至于悲哀或正躲在靠近铁道的什么地方总是这个样子的五月已至而安安静静接受这些不许吵闹五时三刻一列货车驶过河在桥墩下打了个美丽的结又去远了当草与草从此地出发去占领远处的那座坟场死人们从不东张西望而主要的是那边露台上一个男孩在吃着桃子五月已至不管永恒在谁家梁上做巢安安静静接受这些不许吵闹


——《一般之歌》

聂华苓
(1925年1月11日—2024年10月21日)

聂华苓生于武汉,湖北应山人,1948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外文系,同年以笔名远方发表第一篇文章《变形虫》。1964年旅居美国,应聘至美国华盛顿《作家工作室》工作,在爱荷华大学教书,同时从事写作和绘画,因创办国际作家写作室,被称为“世界绘画组织的建筑师”、“世界文学组织第一”。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翡翠猫》《一朵小白花》《台湾轶事》,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千山外、水长流》、《桑青与桃红》,散文集《。梦谷集》《三十年后》,翻译集《百花文集》等。

人称“世界文学组织之母”的聂华苓是20世纪华人文学界最重要的推手,白先勇、林怀民、蒋勋,以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香港作家李怡、董启章、钟玲、潘耀明都曾是她家客厅的座上客。

我到今天,驱使我的不是成功,而是生命中的丧失感。了解如何哀痛的人,知道如何活下去。


——《三生影像》


独创力是会限制人的,作为个人,他只是成为任何人。而且让自己生活在物之中,像牧羊神那样,无所不在,他就推开了一切限制,一直到除了世界本身的限制之外,他不再有任何限制。他成为平凡,然而是以卓越的方式成为平凡。想要太早达到那种卓越的平凡,是危险的。


——《遣悲怀》(聂华苓译本)

叶嘉莹
(1924年7月2日—2024年11月24日)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叶嘉莹一生“只为一件事而来”,那就是中国诗词的创作、研究和教育。
1924年,叶嘉莹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之家,是辅仁大学古典文学高材生、加拿大皇家学会唯一一位中国古典文学院士。改革开放后,思念祖国的她给国家教委写信,请求回国教书。1979年春,她在南开大学开始了回国讲学的第一课,带领学生们踏上了一场如痴如醉的中国诗词之旅。
从1945年大学毕业至今,叶嘉莹在讲台上站了70多年。她说:“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不讲给年轻人知道?你不能讲给年轻人知道,你不但是对不起下面的年轻人,你上也对不起古人。”作为在海外传授中国古典文学时间最长、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华裔女学者,她门下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莲实有心应不死”,只要诗词传到的地方,必将有新的莲花盛开。
2023年8月,叶嘉莹在一段视频中说:“我从三四岁开始背诗,55岁到南开(大学),到现在已将近100岁,我一生一世都是以讲诗歌为我的工作。古书有云:‘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就是说,如果你学了诗,内心之中就对于人类、世界、万物有一种关怀,看到草木的生发就欣喜,看到草木的零落就悲哀,是诗的感发使人与人之间有了沟通和交流,也使人对于万物有了兴发感动的关怀。诗可以使人心不死。”

这位“白发的先生、诗词的女儿”,无愧于她的一生所求。

对窗前秋竹有感


记得年时花满庭,枝梢时见度流萤。

而今花落萤飞尽,忍向西风独自青。


作于1939年,北京


冬日杂诗 (其三)


尽夜狂风撼大城,悲笳哀角不堪听。

晴明半日寒仍劲,灯火深宵夜有情。

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禅不借隐为名。

伐茅盖顶他年事,生计如斯总未更。


作于1944年冬,北京


鹧鸪天


寒入新霜夜夜华。艳添秋树作春花。

眼前节物如相识,梦里乡关路正赊。

从去国,倍思家。归耕何地植桑麻。

廿年我已飘零惯,如此生涯未有涯。


作于1967年,哈佛大学


浣溪沙·为南开马蹄湖荷花作


又到长空过雁时 , 云天字字写相思。

荷花凋尽我来迟。

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

千春犹待发华滋。


作于2001年,天津

琼瑶
(1938年4月20日—2024年12月4日)
“朋友们,不要为我的‘死亡’悲哀,为我笑吧!生命的美好,就在于‘能爱,能恨、能笑,能哭、能歌、能说、能跑、能动、能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能嫉恶如仇,活得轰轰烈烈……’这些,我都在有生之年,拥有过了!我‘活过’了,不曾辜负此生!”2024年12月4日,作家琼瑶留给读者朋友她人生的最后一封信。
琼瑶,本名陈喆,原籍湖南衡阳,1938年生于四川成都,1949年随父母由大陆赴台生活,16岁时以笔名心如发表小说《云影》,25岁时出版首部长篇小说《窗外》。她多年来笔耕不辍,代表作包括《烟雨蒙蒙》《几度夕阳红》《彩云飞》《海鸥飞处》《心有千千结》《一帘幽梦》《在水一方》《我是一片云》《庭院深深》等。
在琼瑶的写作生涯中,“爱情至上”是永恒的主题。有媒体评论:“琼瑶这一生,是一个时代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她的作品热烈歌颂着爱情,影响了几代人,是华语流行文化中无法绕过的经典。
她的很多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包括《六个梦》系列(《婉君》《哑妻》《三朵花》《雪珂》《望夫崖》《青青河边草》)、《梅花三弄》系列(《梅花烙》《鬼丈夫》《水云间》)、《还珠格格》系列等。它们捧红了上百个影视明星,也成为好几代观众共同的记忆。
而琼瑶的人生,和她笔下的故事一样,拥有了自我,充满了爱恨情仇。就连她离开人间的方式,都一如既往地“很琼瑶”。一个传奇翩然归去,她的读者和观众会永远记住“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

“有房子就有窗子,”她微笑的想:“有窗子就有人,人生活在窗子里面,可是窗外的世界比窗子里美丽。”


——《窗外》


结婚并不是幸福的终点,而是幸福的起点。以后要走的路还很长,经历的风雨还很多,能不能相扶到老,那需要的不仅仅是热情,更多的是耐心和智慧。


——《几度夕阳红》


婚姻本身就是平静无波的东西,当止水并没有什么不好!要知道,湖水越深,才越平静,感情也是如此。


——琼瑶《在水一方》


国际篇



艾丽丝·门罗 
1931年7月10日—2024年5月13日

2013年,门罗成为加拿大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瑞典学院给出的颁奖词是:“当代短篇文学小说大师”。门罗一生角色多是家庭主妇,忙于家务和养育孩子,她的写作常常在孩子午睡的间隙,也曾在怀孕期间疯狂创作。其小说多书写小乡镇上普通人的爱情、家庭生活等日常琐事。


著作有 《快乐影子之舞》《我青年时期的朋友》《你以为你是谁?》《爱的进程》《逃离》《公开的秘密》等。 

门罗以短篇小说见长,她有着清晰明确的现实主义眼光,将叙述的重点全部放在自己可见可感的日常生活之中,以对小镇平凡生活的叙述折射普通人生活的境况与意义,因此被誉为“加拿大的契科夫”“我们时代的契科夫”。并且,门罗的写作也是女性主义文学书写的典范。其小说主角通常都是女性,借由女性角色的视角展现丰富而幽微的女性处境,聚焦于她们困境中的挣扎和自我救赎。她在小说中融入了很多自传成分,常常将对现实的观察和自己亲身的经历相糅合,在虚构和现实的边界之处,门罗用她独有的敏锐细腻笔触向读者呈现了一种立体的生活面貌。

“在这种家庭,他们说你“敏感”,就是缺点了,正如他们对我妈妈的评价一般。所有的姑姑、堂兄弟姐妹和叔叔伯伯们,对任何针对个人的残酷、鲁莽,早已锻炼得心如铁石了,甚至似乎对自己拥有的瑕疵或者失败,要是能够获得大家笑声一片,应该倍感骄傲。”


——《快乐影子之舞》


“她会说爱情都是哄人的,是种欺骗,她确实这么认为。但是一想到爱,她仍然会感受到一种静寂,一阵沿神经末梢传递的微颤,一种感官的臣服,和难耐的虚脱。”


——《公开的秘密》

谷川俊太郎
1931年12月15日—2024年11月13日

据日媒报道,日本著名诗人、剧作家谷川俊太郎于11月13日下午去世,享年92岁。

谷川俊太郎1931年生于东京,是日本著名哲学家谷川彻三的独生子,他从小就在得天独厚的文化氛围中成长。17岁时,在办杂志的好友鼓动下,谷川俊太郎开始了文学创作之路,他创作的诗歌经父亲展示给好友后,被推荐到《文学界》杂志发表。21岁时,谷川俊太郎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二十亿光年的孤独》。在诗中,他写道:“宇宙正在倾斜,所以大家渴望相识,宇宙渐渐膨胀,所以大家感到不安,向着二十亿光年的孤独,我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喷嚏。”他因此获得“昭和时期的宇宙诗人”之称。

谷川俊太郎一生出版八十多部诗集、二十多部诗选集、二百五十多首歌词、近三百册绘本、一百多册译著、几十册随笔和剧本。在战后崛起的日本当代诗人当中独树一帜,被誉为日本现代诗歌旗手。

万有引力

是相互吸引孤独的力

宇宙正在倾斜

所以大家渴望相识

宇宙渐渐膨胀

所以大家感到不安

向着二十亿光年的孤独

我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喷嚏


——《二十亿光年的孤独》


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

人彼此变得十分相似

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继续相信未来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天空在静静地涌淌泪水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无知地继续歌唱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在可爱的郊外电车沿线

有一幢幢乐陶陶的白屋

有一条诱人散步的小路

无人乘坐,也无人下车

田间的小站

在可爱的郊外电车沿线

然而

我还看见了养老院的烟囱

多云的三月天空下

电车放慢了速度

我让瞬间的宿命论

换上梅花的馨香

在可爱的郊外电车沿线

除了春天禁止入内


——《春天》


编辑:青柠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新读写
《新读写》是上海报业集团主办、文汇报社和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主管的人气语文杂志,指导中高考和小学生阅读与写作的权威辅导读物,致力于让所有人爱上阅读、轻松写作。《新读写》杂志欢迎投稿,稿件一经录用即致稿酬,版权和网络传播权归《新读写》所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