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绝妙的成事秘诀:培养自我效能感

文化   2024-09-26 07:15   海南  

这是本公众号的 第 292 期分享

本文共2800个字 | 阅读需要6分钟


什么是自我效能感


在具体讲述这个专业心理词汇之前,我想请你先想象一个场景。

你在练习自行车的时候,刚开始摇摇晃晃,当你溜过一个缓长坡,自行车拥有了初速度,自行车比较平稳地溜了一段长距离,你再加上力量一蹬,自行车就骑行起来了,你学会了骑自行车!

一种感觉自己特别厉害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初次学会骑车,初次学会游泳,第一次解出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时候,这种通过努力就能承受的感觉就是自我效能感。

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的学者是美国心理学教授班杜拉,他认为:

自我效能感就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有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简单来讲,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下,能够成功执行某项任务或达成某个目标的信念或信心,这决定了他们是否愿意启动和尝试,以及面对困难挑战的时候是及时认怂还是迎难而上。

自我效能感有什么用?


(1)增强自信心与做事情的动机

自我效能感强的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务,这种信心转化为强大的内在动机,推动他们积极行动。

比如,一个对自己的数学能力很有信心的学生,当面临一场重要的数学考试时,这种自信让他更加努力地复习,因为他相信自己能够取得好成绩。

(2)保持持续努力与坚持

自我效能感就像一个电源,源源不断的给人提供能量,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更有可能坚持下去,不断尝试,直到成功。

比长跑爱好者,在准备一场马拉松时遇到了训练瓶颈,但对自己的体能和毅力有很高的自我效能感,所以能坚持训练,最终成功完成了比赛。

(3)提升应对压力与逆境的能力

自我效能感有助于个体在面对压力和逆境时保持冷静,更有效地应对问题。

自我效能感强的人,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强自信,不会被问题吓倒,而是冷静分析,最终找到了解决方案。

(4)促进学习与成长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更愿意接受新挑战,学习新技能,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掌握新知识。

他们善于学习,永远保持好奇,敢于尝试,成长飞快。

什么事情在消耗自我效能感?


(1)强迫性晚睡与手机成瘾

良好的生理状态是自我效能感的坚实基石。

饮食不规律、睡眠不足等不健康习惯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心理能量水平。

而低自我效能状态,又促使我们转向更容易获得的即时满足感,如无休止地刷手机和强迫性熬夜。

这种逃避现实的方式虽能提供片刻的慰藉,却是以牺牲长远的自我效能为代价。

手机成瘾与熬夜进一步加剧身心疲惫,形成恶性循环,使我们的自我效能陷入更深的低谷。

(2)拖延

我们生活中常有许多因“不紧急”而被无限期搁置的任务或计划。

比如,那本承载着好奇与期待的新书,它静静地躺在书架一角,每一次目光掠过都伴随着“改天再读”的承诺,却从未真正翻开。

付费课程的进度条停滞不前,健身与舞蹈的约定一推再推……

这些未完成的事项如同悬而未决的念想,即便未耗费直接精力,它们仍在潜意识中占据一席之地,引发内心的焦虑、挫败与自责,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我们的自我效能感。

(3)缺乏成就感的工作

尽管有人倡导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分明,但研究表明,职场中的挫败感能够跨越界限,广泛影响个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导致整体自我效能的下降,形成持久的低能量状态。

当工作变得如同无休止的挣扎,努力似乎总与结果脱节,我们容易陷入“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的错觉,进而发展为习得性无助。

这种心理状态像一道枷锁,让我们对任何挑战都失去尝试的勇气,只愿在麻木中徘徊。

(3)难以真实的自我表达

根据自我损耗理论,频繁地压抑自我、扮演非真实角色会消耗宝贵的心理资源,削弱自我效能。

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家庭,长期的情绪压抑与言行克制,会让人感到身心俱疲,情绪易波动,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影响到睡眠与生活习惯。

而在不合适的社交场合中,刻意维持的体面往往以耗尽内在能量为代价,留下的是加倍的孤独与空虚。

这种状态若持续,将严重削弱我们的自我效能感,使日常活动变得难以坚持。

如何提升自我效能感


提升你的心智能量,一共分三步走。

第一步:先从挑战较小的事情入手。

比如我在写作之初,如果我跑上来就去学别人大号日更 2000 ~ 3000 字,我可能不到一个礼拜就放弃了。

对你来说也是一样的,你得从最小闭环开始,比如练习乐器,从最简单的儿童曲目开始,拍短视频从模仿别人做个 15 秒跟拍即可。 

在第一步千万别和自己较劲,因为你需要积累的不是那种特别大的成就感,这大概率会做不到,而是完成一件小事情的完整感,让你觉得你自己是可以的。


第二步,当你挑战失败时,告诉自己,你可以先从局部开始投入时间去练习。

我在刚开始写作的半年,既没有几块钱收入,也没有多少阅读量。

如果要以收入或阅读量来定义挑战是否成功,那是失败的。

我对好文章的理解,是有好的结构,清晰的逻辑,精妙的文笔。但是很多靠观点拼凑的文章也能火。

于是我先练习,将一篇文章拼凑的几个观点列好,在逐一把一个一个观点对应的正文写出来,再逐一地打磨句子,提炼金句、做好前后衔接,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不止写文章,在开拓自己任何方向的潜力时,你都可以这样做。


第三步,提高成事概率,对结果释怀。

我们总是希望投入就有回报,投入是否有回报讲究一个概率。

正所谓在因上做功,在果上随缘。如果执着于结果,但结果不随心意,这杀伤的无疑就是你自己的自我效能感。与其如此,不如从两个方面入手:

(1)精进自己的技能,让自己的技能具有差异性。

这样虽然依旧不保证成事,但可以不断提升成事的概率。

比如设计大师洛可可的创始人贾伟老师,他设计的 55 度杯不适合普通杯子拼材质、拼价格。

但只要一杯滚烫的开水倒进去,摇晃 1 分钟,不倒出来的就是适合直接饮用的 55 度水温的白开水,这就是差异化。差异化能帮助你显著提升你在某个领域的成事概率。

(2)增加尝试频次。

为什么我一年要写200篇文章,因为二八法则在这个世界上普遍存在,所以200篇文章里面会有40篇,可能相对较火。

而在这40篇文章当中,由于双二八法则的存在,可能会有8篇阅读量5万以上。

所以在因上做工,在果上随缘,差异化提升概率,增加尝试频次,一个心法,两个技法。

结语

最近读者群在聊赚钱这个事,我分享的观点是:

“要先跑通赚钱小闭环,卖产品也好,流量也好。

你并不需要一开始就能赚大钱,也不需要带着这个预期下场,否则大概率会失望而归。

先找到赚小钱的感觉,甚至找到某一个环节的正面反馈,比如赚到第一百块钱,获得第一个客户,卖出第一单等等。

把大目标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所有好的大结果都是厚积爆发来的,而非一步登天。”


这其实就是不断提升自我效能感的过程,自信、执行、韧性,缺一不可,很多时候,迈出了第一步,哪怕是只先赚5块钱,就能慢慢地建立自我效能感,积累正向反馈,自我效能感越强,自驱力、执行力就越强!

------E/N/D----------
关于我:
6年电商/零售行业人;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鸟哥笔记专栏作家;
斜杠青年,尝试过多个副业项目。
自媒体人,创作累计百万字,全网10w粉丝,累计千万阅读!

开放朋友圈,不定时分享学习感悟,日常思考。如果有需要,欢迎加我前排围观。


也欢迎关注公众号:


如果觉得文章有用,欢迎点亮在看,谢谢!

给思考留点时间
专注心理学、经济学、认知科学和个人成长。每周一次以上更新,关注我,给思考留点时间,跟6W+伙伴一起,思考事物本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