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天山之麓,洁白的风机傲然耸立,硕大的叶片悠悠转动,宛如灵动的舞者,在微风的轻抚中,娴雅地勾勒出弧线。阳光倾洒在光伏板上,泛起层层粼光,宁静而又壮美。风机与光伏板,一个紧随风的步伐,一个尽享光的惠泽,携手描绘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绚丽画卷。
目前哈密已建成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有全国第六大和西北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7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光伏产业项目在哈密落地,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足,动能绽放强劲。
新能源发展精细精益
优质服务行稳致远
2024年12月30日,“疆电外送”第一通道多能互补项目250万千瓦新能源全部并网成功。该项目为国家第二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重点项目。
受火电灵活性改造以及全疆首次“新能源+调相机”模式技术要求,此次施工时间紧任务重,该项目按期并网投产压力较大。为此,公司主动加强与新能源业主沟通对接,及时掌握项目进展,及时向政府属地部门、新疆公司等汇报沟通,解决诉求和并网问题,保证该项目顺利按期并网。
为更好地服务新能源企业,公司不断向新能源发电企业提供规范、优质、高效的“一站式”并网调度服务。以新能源项目高效、合规并网为导向,抓好时间节点,保障新能源项目按期并网发电,实现新能源企业早发电、早受益,助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通过系列并网服务举措,为项目业主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和并网指导,保证并网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2024年,电网新增新能源装机592.35万千瓦,并网容量为近五年最大,其中风电422.35万千瓦、光伏170万千瓦。
电网建设蓬勃发展
主干网架渐趋坚韧
2024年11月18日,“疆电入渝”特高压工程—哈密至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新疆段最后一场导线展放完毕,自此,该工程新疆段全线贯通,成为工程沿线五个省份中首个线路贯通的省份,助力“疆电入渝”特高压工程投运又近一步。
电网网架日益完善,电网建设的脚步从未停歇。2024年10月30日,哈密地区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2000万千瓦大关,至2024年底,哈密新能源总装机达到2295.85万千瓦,占比71.3%,稳居全疆第一。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公司在服务新能源发展上再次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
新能源快速发展离不开电网的强力支撑,作为疆电外送的“桥头堡”,公司始终践行属地职责,持续完善电网网架,推进新能源送出工程建设,让哈密绿电通过特高压电力线路跨越山海,为祖国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4年,公司投资建成22个220千伏新能源送出工程,已建成“一中心、三支撑、五环网”的主网架格局,通过“两交一直”与西北、华中电网相连,支撑新能源跨区域输送。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稳步推进
储能形式多元发展
2024年12月18日,全疆首个“飞轮+超容储能”新型混合储能项目在哈密建成投运。
新型储能具有响应快、配置灵活、建设周期短等优势,在系统运行中发挥顶峰、调峰、调频、备用等关键作用。“新能源+储能”可有效提升新能源利用率,增强新能源涉网安全性能,有利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新能源并网消纳,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
进入“十四五”,公司积极推动新能源与储能协同发展,主动站位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工作大局,优化服务,积极对接业主单位,及时满足新能源发电、新型储能等项目并网要求。
截至2024年底,哈密储能装机达103.56万千瓦,构网型、飞轮、超容、空气压缩等大批新兴储能手段在哈密陆续建成投产。公司坚持做好储能调度运行,推动储能运行水平持续提升,更好保障新能源消纳。
顶星戴月沐风雨,从未迷茫;赶海欺山踏雪径,易未踌躇。新征程上,公司将坚定不移推进新能源发展,守牢电网安全生命线。以电网风险管控、高效服务新能源发展、补强电网网架为重点,以电力可靠供应为目标,赓续优良传统,勇挑责任重担,全力以赴为美丽新疆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哈密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 END—
文字:马伟军
编辑:张雪莉
审核:赵钰锋
信息来源:电力调度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