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上海书展”话春秋(作者:钱平雷)

旅行   2024-09-01 00:02   上海  

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三进
三进上海书展话春秋

上海书展


话春秋


钱平雷


今天(2024年8月20日)是《2024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的最后一天,我的新书《生活就是美——钱平雷科普文学作品续集》的发布会,作为上海书展的活动之一,于下午1:15-2:15在上海展览中心第二活动区举行。说起来,这已经是我的科普文学著作第三次在上海书展的这个具有影响力的大平台上举行首发式了。在这次活动结束之际,我突然想到这三次活动,也不正是“科普文学”在上海乃至在中国,艰难地但又不断地发展和前行的记录和写照吗?理应以此作一次回顾。我又转而一想,我今年虚岁79岁,按照中国的习俗,生日有“做九”的一说,我和老伴早就商量好了,明年我将跨进耄耋之年了,但我们不打算做寿,但今天的会议经过,倒颇像举办了我的生日派对。于是我把本文的题目定为《三进"上海书展"话春秋》,这里用“春秋”一词,因为它有“岁月、年龄”的含义。


我与我的新书首发式宣传易拉宝合影


1.

 养老模式引小说

我的作品第一次进上海书展是在2017年8月,上海市楼宇科技研究会(下称“研究会”)和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下称“出版社”)共同主办了《CCHC持续照料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管理标准1.0》和《居家养老解困记》两本书首发式。我是《CCHC持续照料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管理标准1.0》(下称《标准1.0》)的主编之一。《标准1.0》现在已经成为为中国的国家团体标准,是在国际上可以与美(CCRC)、加(CCAC)、日(在宅介护)、澳(HCP)等发达国家的标准并立的,一项多学科跨界研究创新的成果,且不说在制定过程中包括医学、机电、通信、建筑、管理等各学科专家需要互相科普。当时我们考虑到养老事业的不少从业者,因为入门门槛较低,直接阅读《标准1.0》,可能难以理解,于是我几乎同步撰写了科普小说《居家养老解困记》,让应用者在阅读了我的小说后,得到了具象的印象,他们再去应用标准时,就容易理解多了。对于从来没有写过小说的我,二位拥有文科背景的文友许兴汉、宋心昌给了我及时的指导。许兴汉告诉我,小说要通过人物对话来凸显他们的性格。宋心昌则启发我,为了使科普更加像文学作品,小说应该有男女人物的爱情描述。

第一次进上海书展的主席台


此书是“主角”


该书以“科普小说”形式当配角


我作为作者发言


会务操办负责人张星玲(中)、周怡(右)与我的姐姐钱丽臻合影


第一次在上海书展上举行首发式,除了我、徐超、张树,分别作为作者、主编、编辑,还有郑惠强教授,他拥有市领导和研究会理事长的身份,还特邀了乐秀海教授这位著名的科学家和“市老科协”的领军人物,一起坐在会场主席台上,由研究会副理事长毛正峻教授主持。由时任研究会办公室正副主任的张星玲、周怡与出版社的同志们考虑周密地操办了的会务。虽然是上午第一场,但下面早就坐满了观众,当然也有不少我的亲朋好友,可谓盛况空前。推出去样书小车,被读者“抢夺”一空。事后,各种媒体都报道了首发式的情况,让我知道了在上海书展这个平台上发布消息具有“杠杆效应”和“放大效应”。


2.

科普文学”要名分

我的作品第二次进上海书展是2019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活动之一——在 “科普与文学”论坛暨《上海力度》首发式,也是由今年本次活动相同的三家单位主办的,与第一次相比,多了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在这次研讨会上,我们全面回顾了以杨秉辉、卞毓麟、陈积芳、李正兴等为代表的上海科普作协主要负责人,近20多年来,跟随中国科普作协,一直提倡科普与人文,尤其是与文学相结合的创作新路子。由于以往科技知识浅说形式的科普小品已经不能满足科技事业的发展了。需要应用小说、散文等文学形式为载体来吸引广大受众。他们开始邀请文学作家来参与撰写科普作品,但在当时文学作家的科学素养与他们的写作水平不能匹配,除了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等个别作品外,大多数都以失败告终。看来只有依靠本来都是科技人员的“业余”科普作家,通过提高文学写作技能的途径,来寻求发展“科普与文学”相结合的道路了。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以卞毓麟教授创作的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散文式的作品《追星》最为典型,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是科普与文学相结合创作路子最为令人瞩目的成就,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极大地鼓舞了上海科普作家继续走科普与文学相结合创作的信心。我也是其中一位积极的参与者和鼓吹者。然而,这些作品当时没能获得在文学界的认可,他们还不能给种类型的文学一个诸如戏剧文学、军事文学那样的“名分”。为此,我和江世亮、许兴汉等科普作家一直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呼吁呐喊,尤其是后者是文科背景演变的资深科普作家。



资深科普作家江世亮主持首发式暨研讨会


那次我的主旨发言的题目为《“科普文学”是上海的一项文化创新》。那么,究竟什么是“科普文学”呢?当时我对“科普文学”的定义是:“应用文学的形式,在社会上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作品。”就是说,科普不仅仅是普及科技知识,还有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包括张光武、完颜绍元等著名文史作家,也在该会上对“科普与文学”如何相结合,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那次在上海书展举行的首发式,效果显著,国内一些有影响的媒体,如中国日报等都有报道。以后我还在由中国作协主办的《文艺报》上撰写了《请给“科普文学”一席之地》的文章。上述活动也在科普界内外引起了关于如何称呼“科普文学”,或者它是否属于一种创新的议论。许兴汉认为有争论是好事,说明人们已经在关注科普文学了。科普与文学相结合,也成为上海科普界在中国科普界中的一个地方特色。以隋淑光、刘夙为代表的新一代科普作家继续探索着科普与文学相结合的创作。


我做主旨发言


文史学者、作家张光武老师发言


资深科普作家许兴汉发言


随着形势的发展,学科跨界创新需要科普,逐渐成为共识,尤其是科普作家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小说《三体》等作品在国际上得奖。其影响包括文学界,人们都无法回避。科普与文学相结合终于迎来了正式的“名分”。2022年3月中国作协与中国科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科普科幻文学”定为文学的一个分支。我个人也在2022年8月由上海作协推荐,批准成为了中国作协的新会员。一个理工男能够进入文学的殿堂,当时我申报的作品都是科普散文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文学界对“科普文学”的认可。


我的中国作协会员证

3.

 助推“新质生产力”

我们发现尽管科普文学与科幻文学一起,有了“名分”,而且几乎所有的科幻作家原先都是科普作家。但人们对科普文学的态度却不如人意,远不如科幻文学。在2024年6月我在某媒体上看到一则消息《10部网络科幻小说获创作扶持》,我发现获扶持的10部作品并非都是科幻小说,其中更多的是科普报告文学、科普散文和科普小说。而原先发布的计划是扶持“网络科技科幻文学”。人们似乎把“科普文学”给忽略掉了。令人遗憾的是如今人们并没有认识到“科普文学”的重要价值及其作用,把它归在科幻文学,甚至儿童文学之中。其实科普和科幻这两者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区别的。科普是普及已经被肯定了的科技成果,包括实物和原理;而科幻是带有预想、构想未来可能发生的事物,尽管一些科幻作品中构想的科技“成果”日后得以成真,获得应用,但总体而言,科幻到现实应用还有相当的距离。


另外,我也发现尽管像杨秉辉教授那样的老科普作家,还在勤勤恳恳地创作诸如《枫林桥之恋》那样介绍全科医生在医学界中的重要作用,但总体上,上海的科普界已经不如以往,没有像北京、四川那些省市在我国科普界重要的地位了。究其关键,还是科普文学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的地位。同时上海近年来,上海的科普界也没有出现诸如《三体》和刘慈欣等,那样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和作家。在《生活就是美》一书中,《让上海成为引领“科普文学”发展的重镇》一文就是我期待的心情表达。


然而,如今无论是文艺界还是科技教育界,对科普文学的需求却是十分迫切的。上海交大的领导成员胡昊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院士、同济大学的汪品先院士都对包括科普文学在内的科普作用有了探索和思考。如胡昊教授希望他们学校的博士生在参加北极考察的过程中,随时发出新闻性的报道,让更多的受众及时了解科考的情况。这就对学生需要具备科普文学创作素养进行培训。钱锋院士认为科技创新往往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这就需要不同专业之间的互相科普,如何让对方理解本专业的基础知识,那么要求各个专业的科技工作者都要具备科普本专业的技能,这里的文学表达能力成了“闸门”。最近江世亮同志给我看了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科普需要在内行认为简单与外行认为晦涩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点,滑向任何一个极端都会让科普的效果大打折扣。” 还有人从数量上对科幻作品和科普作品的成分作了分析,说明两者是有区别的:科幻作品中,30%是科学,70%是文学。而科普作品中,则70%是科学,30%是文学。如果科学和文学各占50%,那就是精品了。我认为,我们的科普文学作品就应该是科学和文学各占50%的作品。也就是那个“平衡点”。


如今我们迎来了发展科普文学的最好时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有关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论述中有两个关键的词汇——“创新”和“跨学科”。众所周知,跨学科可以产生新的交叉学科,多学科通过系统科学等科学方法,互相“跨界”,互相普及组合可以产生新的边缘科学,这就是一种创新的形式。它往往又是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这让我突然悟到了我们上海科普界一直为之努力的“科普文学”迎来了大有用武之地的春天。因为它完全可以成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助推器。


在上述的背景下,第三次进书展举行首发式,就成了我的想法。早在2024年的年初,当我与如今已经是出版社总编的张树商谈《生活就是美——钱平雷科普文学作品续集》的出版事宜时,就商定让书在今年的8月份上海书展前完成出版,借助上海书展这个有影响力的大平台,举办新书发布会,目的是再一次为“科普文学”摇旗呐喊。让为上海这个“创新中心”理应也是科普文学的重镇,重振雄风而添砖加瓦。


在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世亮的邀约下,我和出版社编辑部也是本书的责任编辑李莺主任,以及研究会办公室周怡主任一起,将上述经过向上海市科普作协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董长军作了汇报,获得了他的高度认同。我们共同商定,发挥三家主办单位各自优势,努力把这次首发式的各项筹备工作做细做好,让它作为上海高举“科普文学”大旗,重振上海科普文学重镇的一次活动。


我和文献出版社的二位合作者,已有20余年友谊,张树从编辑室主任成了总编,李莺从青年编辑晋升为编辑室主任


《生活就是美》就要正式问市了


4.

筹备过程如排戏

这次首发式的会程,《上海书展》的筹委会只给一个小时,而且还在书展的最后一天8月20日的下午1:15—2:15一个小时,时间很短,还在午餐后不久,要让被邀请的嘉宾从四面八方赶过来,该时段不太理想。但听张树总编说,这已经是很不容易了,随着上海书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外地的出版社都希望在此除了有摊位,还要有活动。因此上海本地出版社申请的活动被大大削减,他们社原先申报10余项活动,最后批准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的只有包括我们的这一项的4项。
发布会现场
说起来,我和江世亮都是长期担任科技社团秘书长的“老法师”了。筹备这样一项规模不大的首发式,可谓“小菜一碟”。但由于本次发布会还有研讨科普文学的内涵,所以绝不是一本新书的普通活动,而是需要进行精心策划、细致操办的“系统工程”,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有嘉宾人选、媒体邀请、基本听众、影响效果、财物筹集,以及会务事务等等一系列会议要素,还统统都需要事无巨细,一应齐全地考虑落实到位的。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用在这里真有点异曲同工之妙。我自步入老年以来,“动口不动手”成了常态,让我搞搞策划应该问题不大,但要具体亲力亲为去做具体会务,则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了。研究会张星玲副秘书长,当年的办公室主任,办事协调能力很强,10多年的合作,由她带领团队操办会务,我一点不用操心。但近期她去国外探亲了,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我心里真有点忐忑不安,“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在研究会郭际冬、倪英浩二位正副秘书长的支持下,周怡领衔,与潘清沁等研究会同仁和出版社李莺一起,把这次会议搞得有声有色,受到与会人士的一致好评。
考虑到上海近期天气异常炎热,会议紧靠午餐,嘉宾们平时都是大忙人,不易集中,为了确保这几位因此我委托我的侄女钱盛怡帮我在静安寺附近寻找一家名为“席家花园”的饭店预订了性价比较高的团菜,让与会者早一点集聚,以便餐后一同前往会场。
席家花园酒店外景
饭店内景
就在筹备期间,我和初中同学徐水根通话,他告诉我,钱佩君同学在找他,说疫情以来,班级没有举办过聚会活动,他想让我帮助策划一下,我说没有问题,首先要征得班级召集人吴仁同学的同意,于是我打电话给吴仁,他也赞同搞一次活动,当他听说,我有首发式要举行,马上提出能否将二者联系起来?为你这个“小阿弟”捧捧场。当年我的第二本散文集的首发式,也是他和尚汉惠老师作为代表出席的。对于他的建议我自然求之不得。于是徐水根就在“澄衷中学6138”微信群里发了通知,有几位同学报了名。因为本次上海书展要求实名制进场,所以要把读者的身份证号码事先报过来,在网上预购入场券。如今的大数据真是厉害,有两位亲友不慎把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报错了,电脑上立即显示出来,不能购票。这几位报名的初中同学中,除了朱长兴、张崇大,居然还有我小学钱佩君和高中时代的同学周妙英、余秀兰。我想既然他们一桌都没有坐满,我干脆把现在上海市区唯一的大学同班同学顾正兰,和当年和我一起分配在哈尔滨铁路局一起实习的,如今在上海定居的两位“同学”之一冯寅生也邀他赴宴,另一位“同学”何吉林,近期正忙于搬家,所以我就没有去惊动他。于是上述同学在无形中,形成了一桌“同学席”。他们是我学生时代成长的见证人。后来还有初中同学想要参与聚会,他们原以为8月20日为时还早,当时没有及时报名。但因为涉及到“实名制”,来不及临时安排,只能表示抱歉了。
这里包括我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同学的代表:钱佩君(小学)、吴仁、徐水根、朱长兴、张崇大(初中)、周妙英、余秀兰(高中)、顾正兰(大学)、冯寅生(哈铁局实习)
受“同学席”启发我还应该有一桌“亲友席”,父母不在了,除了妻子、女儿等小家庭成员,兄弟姐妹就是最亲的大家族成员了。我女儿一家在海外,我邀请了姐姐、哥哥作为代表出席首发式,尤其是哥哥还应邀为我撰写了《生活就是美》一书的序言——《一名科普文学“双料”作家是怎样成长的》。我现在和我走得最近的朋友就是我在上海铁路局工作时的一批同事——胡定伦、陈国梁、徐国铭和胡慕兰以及他们的配偶刘珮瑜、傅守爱、张淑华和沈洪波。在微信群中我们以“兄妹”相称。我这次从澳洲探亲回来后,我们还没有聚会过。最近陈国梁夫妇上山避暑去了,其他人都愉快地接受了我的邀请,前来赴宴并参加首发式。
近期上海市楼宇科技研究会正在筹备“跨学科前沿性技术在楼宇科技创新中的应用”为主题的上海市楼宇研究会2024年年会,我的主旨发言的题目《科普文学——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助推器》中谈到,着重谈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论述中有两个关键的词汇——“创新”和“跨学科”。与今年的年会是相呼应的,况且,科普文学也是研究会的重要特色之一。于是在秘书处的例会上,他们决定把本次首发式列入2024年年会,使其成为其中活动之一。
当我在安排三桌座位人选时,我突然发现今天前来赴宴和参加首发式的人,都与我有过不同时期、不同原因的交集。就是坐在嘉宾席上那几位,也基本上是我具有代表性的同仁和文友。假如说今天的三桌酒席就是我的生日宴会,也不算过了。我心里暗暗窃喜,对我老伴说,除了亲友席,那桌同学席的餐费也由我们承担了,我是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一个,款待一下学兄、学姐们,也是应该的,这个时候就不要再像平时同学聚会,搞什么AA制啦!妻子通情达理,也很赞成。我又把我的想法,告诉郭秘书长,他也同意了。

因为下午1:15就要开会的,从饭店到会场还有一段距离,于是午餐早早地开席了。尽管如此,嘉宾席上还有2人因为工作忙碌,没能准时到达。按照江世亮老师的建议,我在嘉宾席上,还可以有更多时间向相关人士介绍我的想法,因为他们都有发言和报道的任务在身。估计另外两桌的同学亲友的主要话题,一定是“我”,尤其是不同时代的“我”,这不是在“话春秋”吗?餐后我们都被请上一辆大客车,集体前往展览中心会场,大家都赞赏会务考虑如此周到,这是研究会的倪副秘书长和周怡他们事先现场踏勘,做出了如此英明的安排。否则当天又是一个高温日,让这些大多数是古稀老人,冒着酷暑去步行,虽然路程不长,但也够呛啊!我老伴事后对我说,这一漂亮的举措,也应该是周怡他们处事成熟的标志了。由于事先身份证号码已经输入机器,所以每人一刷身份证,就顺利入内,在周怡的带领下到达会场。李莺她们也已经把前一场刚刚撤下了的桌椅、座席安排妥当。同时,出版社的抖音线上直播间也准备好向包括研究会会员的受众转播发布会的实况。


5.

 三回大戏正登场

首发式如同所有系统工程一样,筹备工作是大量的,真正登上“宝塔尖”的大戏,它只有一个小时。各位角色都要正式登场“唱戏”了。鉴于篇幅的原因,我在本文中也只能把他们的发言,简要地介绍一下,余下有些放到本文的《评议与联想》栏目里,供读者查阅分享。
会前,央视媒体采访我,他们主要问我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说科普文学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推进器?第二,《生活就是美》是科普文学作品“续集”,那么它与《笔下寻乐记》“作品集”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关于第一个问题,我在本文第三章节已经叙述过了,这里就不重复了。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是,用“作品集”作副标题时,“科普文学”尚未被文学界正式列为一个分支,是我“一厢情愿”在呼吁。而“续集”是以中国作协作为文学界的代表,正式给了“科普科幻文学”一个分支的“名分”。
当研究会办公室潘清沁在介绍领导和主要嘉宾时,颇有点遗憾地告诉大家,今天的首席嘉宾是上海市作协副主席、原党组王伟书记,他接到市里通知让他在今天下午去参加市里人大常委会扩大会议,也称“小人代会”,听取市长报告,因此无法出席首发式了。我在想,这确实是一个理由充分的客观原因,但其实还有一个让他为难的原因,不知组委会如何安排的,在我们的首发式的同一时段,还有另一场新书发布会,王书记也是嘉宾。如果没有“小人代会”,让他赶场子,恐怕也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
我在会前接受“央视频”采访
研究会办公室潘清沁副主任介绍主要嘉宾
今天的会议原资深科普作家,上海市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世亮老师主持。他高超的主持艺术,熟练地运用恰到好处的连接词,让整个会议既活跃又井然的氛围之中。我在主旨发言的题目《科普文学——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助推器》中谈到,有关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论述中有两个关键的词汇——“创新”和“跨学科”。我以三进上海书展的经历说明,研究会近年来在“智慧楼宇”和“养老科学”两个领域中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就是不同学科互相跨界达到创新的目的,其中科普文学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生活就是美》中有一篇名为《“老年认知障碍者”的福音》的文章,就是《CCHC认知障碍专业护理员培训体系标准1.0》以科普散文形式,向全社会报告上海在养老事业方面的新发展。同样《人和楼宇生命体征杂谈》等几篇文章,也是以科普文学方式的解读在智慧楼宇这个跨学科领域的研究最新成果,让更多的读者以此理解AI+ 等高科技,从中得到启发,推进新质生产力对本行业发展的引领作用。科普文学在这里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我还以科技人员的身份,运用科学方法对民族管弦乐、滑稽戏以及《繁花》等影视剧等文艺作品,予以不同视角的“跨界”评论,别具一格,起到令人瞩目的效果,以此说明文理是相通,可以互相借鉴的。
江世亮主持会议
我作主旨发言
线上也在直播
董长军秘书长作为主办单位的领导,还以《生活就是美》为例,用“维度、温度、厚度”高度概括他对 “科普文学”的认知。谈到他对“科普文学”和其它科普形式如何在上海乃至全国发展的设想和期望。最具有戏剧性的是,看似文质彬彬的他,讲起话来却很幽默。他居然记住了《生活就是美》后记中最后一句话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妻子陈天仪女士”,于是很认真地说,钱平雷的成功,获得许多人的支持,尤其要对该书最后一词的——陈天仪女士表示敬意。弄得全场一片笑声,我想,老伴也因此心中充满幸福感。
另一位资深科普作家许兴汉,在科普界里他是一位罕见的以文科为背景的科普作家。他还是我中学的一位学弟。他在发言中谈到以前有“知识就是力量”一说,其实并不完整。知识后面应该是见识,而见识后面则是见解。若要有见解,就要有思考。说我能够在多个领域中有成绩,就是善于思考。年轻人若要在文学领域里有建树,就要“思考,思考,再思考。”随后另一位我的文友张光武老师,是一位著名的文史学者、作家。他谈到,科学的产生有两个前提:求实和想象。在这一点上,科学与文学同宗同源。……科学与文学殊途同归。科学和文学在一个特定节点一定重合。
董长军秘书长发言幽默
我老伴心里幸福
许兴汉老师寄语青年
张光武先生发言涵意深刻
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史学者、作家宋心昌老师,他先作了一首诗《七绝•贺钱平雷教授新著问世》:
勤耕科普常青树,
𡘊笔文坛俊少年。
一代通才三部曲,
银龄喜颂夕阳天。
他还对我的人生归纳为“三部曲”:
1.应用集成理论与方法,共同制订《智慧楼宇评价指标体系》;
2.对国内养老模式进行实践总结;
3.根据自己科普和文学创作的思想及实践,为“科普文学”正名。
宋心昌老师赋诗抒情
看着时间已经快到了,只有10来分钟下一场首发式活动就要进场了。主持人江世亮说,要让与会的读者们,一起互动一下,说看看谁要发言,请举手。谁知道第一个要求发言的居然是我的姐姐钱丽臻。她走到台前拿着话筒说,要做好文章,做好学问,首先是要做好人,说我有很好的家教,因为有很好的家风。说我懂得感恩,对于所有亲朋好友,老师同学都是非常亲切关爱的。看着她滔滔不绝地忘情述说,主持人江世亮有点着急了,我不断地向姐姐暗示,让她“刹车”,她还意犹未尽。当她结束讲话,主持人江世亮马上让《上海科技报》的著名记者陈怡女士也发言一分钟,以代表没有发言的一般读者。
哥哥姐姐高兴与会
哥哥为我新书作序,姐姐也要代表家族发言
陈怡老师发言
最后按照程序,请一位主办单位的负责人研究会的高文伟副理事长作总结性发言。高理事长也是一位文理皆通的人物,他就读于复旦大学的国际政治系,但却是一位承担过国家展览馆那样大型工程负责人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也是智慧楼宇的权威专家,他回忆我俩在2019AI世界大会上,对分会场的会标不同意见的议论,导致如今成为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说明人们应该有包容的姿态,才能促进学术上的进步。看着时间已经过了2:15,下一场的人已经进来准备场地了。主持人江世亮刚要宣布首发式圆满结束,坐在第一排的研究会郭际冬秘书长急急忙忙站起来,表示他还要说几句话。他说,科学告诉我们“这是为什么?”,技术告诉我们“怎么做?”,文化告诉我们“要做什么?”您把这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了。……向您学习,秉承您的传统,为社会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很显然这位中青年秘书长的这段话,,虽然只有几句,但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怪不得事后不少人都问我,今天发言的人都是具有高水平学识的人士,你是怎么把他们都请来的?
高文伟副理事长压轴演讲
郭际冬秘书长赶“末班车”
看来我们应该退场了,大家趁着大屏幕上的会标还没褪去,赶快上台,以各种名义组合拍照合影。其时我发现门口的签到台那里,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大家正等我去给他们手上书签名呢?啊!对了,有人提醒过我,作者给读者签名,也是首发式不可或缺的一步程序。于是我马上坐到的后面,周怡、小潘他们早就为我准备了签字笔。队伍中有我熟悉的亲朋好友,也有我不相识的读者,他们一致的是,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真是一道美丽风景线哪!等到我签完名,还有几位没有拿到书的读者,让我和他们每人个别合影留念。看来今天的盛况超过了我前两次书展首发式的情景。
我因为家中有快递约好下午4点送来,所以也没有时间再到其它摊位“爬书山”淘书了,除了匆匆地对尚未离去的亲友告别外,立即和老伴与胡定伦、徐国铭夫妇一起往展览中心延安中路大门方向地铁站赶去,当然也忘不了在门厅和广场前拍几张照片,为以后制作《美篇》派上用场。几乎所有与我话别的领导嘉宾,还是同学亲友,都称今天的发布会“圆满成功”,并对我表示感谢。而我则对他们莅临,还有为首发式筹备和服务,给予支持和付出辛勤工作的领导、媒体、同仁们,都要表示由衷的感谢。
嘉宾合影
同学合影
亲友合影
姐弟合影
读者排队签名
书展正厅留念

再见了,2024上海书展



6.

“科普文学”喜反响

我真是没有想到,这次在上海书展上举行的首发式的事后反响会有如此的迅速,如此的热烈。坐在地铁车厢里,已经有亲朋好友发来微信,继续着祝贺和感谢。张光武先生打来电话,说民盟市委急需我们发布会的照片。当我回到家里不久。李莺就传来《东方网》在15:14发布了题为《年逾古稀仍笔耕不辍,上“双料”作家钱平雷带来不一样的科普文学》。文章介绍了我对科普文学的定义,还介绍了科普文学对普及智慧楼宇、养老科学等研究会的科研成果所发挥的作用。在17:00周怡就发微信告诉我,“央媒体”于今晚7点在东方财经频道《新闻制高点》播出采访发布会消息。当我打开电视看时,以为就是报道上海书展的新闻中,有一组镜头而已,谁知道随后主持人却正式以一条独立的新闻报道我们的发布会,时间还不短呢!这段视频,把“科普文学”作为主题宣传了。许兴汉这位也是对发展科普文学孜孜不倦的上海滩著名新闻人,还发来微信告诉我:“电视新闻中有如此播出时长,已经相当不错了,这次大作的推广活动,功德圆满。”期间还有不少来电,不是没有找到频道而着急遗憾,就是在电视上看到大家的“光辉形象”在庆幸祝贺。


电视报道


东方网报道



民盟网报道


19:45张光武发来一条民盟网的链接《书展:现象级的文化盛事,上海盟员从未缺席》,其中报道了包括我和薛舒、陈子善等盟友的新书发布会的情况。第二天《青年报》又登载了题为《既科普又文学,你对“科普文学”怎么看?》,记者郦亮把“科普文学”说成是今年上海书展通俗易懂又陶冶情操的“轻学术”读物领域的一种新探索。上述媒体的报道中,有一个共同点,都有“对民族管弦乐、滑稽戏,以及《繁花》等影视剧,从不同视角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句话,这是我在报告中说明科技和文化是可以互通举的例子,但受众都记住了。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科普与文学结合的必要性。估计往后几天还会有关于“科普文学”的媒体报道,不管记者和受众们能否正确理解其含义,但我们借助上海书展影响力宣传“科普文学”的目的,应该说是达到了,希望人们会逐渐关注知晓这个带“科”字,以前往往会敬而远之的名词了。


中国新闻广电报


《文汇网》的报道,比较完整表达了我的观点。


赵丽宏老师点出了“科普文学”的特征


这两天大家在转发新闻视频或文字链接之际,发出的感想或得到其他亲友的点评,不少都反馈给了我,我也将把它们如获至宝地抄录下来,陆续附在本文后面的“评议和联想”的栏目之中,等到继“幸福三部曲”“上海维度三部曲”以后,我将出版我的第三套“科普文学三部曲”的最后一本《夕谱三套曲(暂定名)》时,一并放入,成为永久的记忆。撰写此文的过程中,我幸福感满满,文思泉涌,下笔万言,欲罢不能。在这里,科普文学好像和我已经合二而一,浑然一体了。人们在谈论科普文学的同时,也在议论我,而且多半是褒义的表扬词。因此这虽然不是我在过生日,却胜似为我做了80大寿,这也真应该是我人生春秋中最为快乐的一件大事了。


鸣谢:钱平雷先生赐稿分享!




钱平雷先生热文

上海夏日往事
我与陈述的“较量”
上海前夜历史文化在我身上的印迹
唐山路一带,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澄衷中学6432班追记

才子文友张光武
滑稽戏也要与时俱进
平凡而又传奇的女性
谁不说俺家乡好!——北外滩俯瞰记

50年后同济母校聚会记
我为上海"扎台型"
我也“追”了一次“星”
唐山路船房子里的故事
与两个数字有缘师生的一次盛会

从上海金山农民画到毕加索艺术——农民画家邵其华访问记
谁是剧种的主流?
佳肴随想记
上海公交“老字号”55路的回想曲
建成黄浦江滨江大道提前了30年

金泽船娘抒乡曲
长命百岁的费家伯伯、姆妈
澄衷两甲子华诞亲历记
穿越"时空隧道"的婚礼
同济学友常熟探亲记

忆母校
他们也是哥哥的“同学”
上海冬天的记忆
我的“三同”朋友许兴汉
他也是浦东开发的先行者

浓浓同济路桥缘
厉害了!我的楼?
我的上海交大缘
“里程碑式人物”趣谈
上海市区“路名文化”杂议

触及老上海人灵魂的并区
歌唱“幸福”的老人们
难忘的上海赏菊盛宴
多彩的人生
一份励志的活教材——来自朋友胡定伦先生的联想

“面熟陌生”的外滩
我心目中的 “上海之春”
请给上海留一点 “城市烟火地”
过把作家瘾
20世纪50-60年代同济大学及上海高校体育往事

羊年春节亲情日记
最美不过夕阳红
公交13路见证的上海岁月沧桑
吾师一一忆张龙
“西曲也能东奏”啦!

用茶缸替代毕业证书的故事
从11号线眺望 “最美钉子户”谈起
用民乐演奏《天方夜谭》不是天方夜谭
上海一家人
有生命力的“智慧楼宇”正在上海成型

谁是滑稽戏的主流?
“新上海人”的滑稽戏浮想(上)
“新上海人”的滑稽戏浮想(下)
《上海老底子》带来的幸福
搞大了!首发式变成了精品党课

难以忘怀的(同济)大学时代
全面解决医养合一问题的遐想
生活就是美
远远近近话钱姓
感情丰收的季节

在上海迎接“房地产4.0”时代的到来
新年俗补课记——上海真如寺春节巡礼
细品海派文化趣谈——从《爱情神话》发生的地域说起

【上海随想曲】
我只能写写有关上海的随笔文章
沿江两岸开发是上海发展的脉络
新老上海人如何细分
上海人“螺蛳壳里做道场”理念的今昔
上海人的职员心态探讨

对上海指挥家陈燮阳先生的再认识
我想当一名抗疫的文化志愿者
咱们小区就是抗疫的命运共同体
喜闻母校联姻遐想记

非虚构小说:居家养老解困记
  之一  之二  之三
  之四  之五  之六
  之七  之八  之九
  之十

幸福就在当下
 (一)  (二) (三)

穿越“时空隧道”回同济
作家头衔两次升级记
为上海籍指挥家汤沐海“西曲东奏”喝彩
为中山公园拆除围墙唱首赞歌
给李炳淑老师点赞引起的记忆

“窗下公园”申园秋游记
瑞虹新城发展和一对师生成功的故事
深切缅怀江泽民同志 | 他曾与我们一起在市科协的“平台”上

古稀老翁赶考记

经济舱里睡“卧铺”的奇遇


从桃李芬芳到社会栋梁

中国式养老的上海新贡献

我“造”了两个英文新词汇

中西文化元素交融的婚礼

北外滩 “故乡”行


《繁花》的文化溢出效应趣谈

“老年认知障碍者”的福音

文明对话 人皆可为

我知道你在看哟~

阿拉老底子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不忘昨天, 激励今天, 走向明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