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拢管”一词,也许有些人会看得莫名其妙,但是老苏州一看就懂。这是指天气寒冷或是你感觉手冷,自觉不自觉地将左手伸进右手袖管、右手伸进左手袖管双手相拢取暖的一个动作,当然也有人在不冷时习惯性地双手相拢,苏州人将此动作都称之为“相拢管”。毛毛 摄影 (视觉苏州供图)
有些地方的叫法通俗易懂,叫“抄手”,不过这叫法容易产生歧义,因为四川一带将馄饨称作“抄手”。东北话叫法干脆明了——东北揣,东北地区寒冷,人们常将双手互插进袖里保暖,成为一种习惯。这个动作是从古时传下来的,古代的袖管宽大,手伸进伸出方便。宽大的袖管还有一个很实用的妙处——藏东西,比如古代有一种版式很小的书叫袖珍本,因其便于藏进袖管携带而得名。将双手插在袖管中叫袖手,袖手旁观就是袖着手站在旁边看热闹,比喻置身事外。我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袖手旁观”,但这一行为如果给外婆看见,就会立即被喝住:“不许相拢管,弄得像个叫花子,一副穷相!”外婆会给我一个装有开水的盐水瓶焐手。小时候,家门口的小巷里确实不时有叫花子,特别在冬天,叫花子身上裹着破棉袄,腰里用草绳扎紧,两手相拢在袖管里,一面胳肢窝夹只破陶盆,另一面胳肢窝夹根打狗棒,沿街乞讨。怪不得要面子的苏州人最反感相拢管,说这是一副穷酸相。甚至有人将双手交叉于胸的姿态都形容为“打穷结”,富有者是不屑于做此动作的。其实双手交叉于胸的姿态并不是显露穷态,现在被心理学解读为自我保护或抗拒、自信或自我抚慰——这是题外话。随着时光变迁,相拢管体现穷相一说已逐渐淡化,但另一些含意仍在老苏州中口口相传。譬如形容某人对事情漠不关心、不负责任,就说这种人是“两只手相仔拢管,一点事情也勿做”。描绘那些嘴上闹猛、只讲勿动手的人是“两手拢管一相,老爷不动身(手)”。说起动嘴不动手,想起我小时候,常跟娘舅到剧团去看演出。昆剧表演前,有一个戏外之人(好像称为“副末”什么的),形象颇滑稽,身着长袍,两手相拢管,站在戏台一侧一动不动,口中嚷嚷,具体说些什么不记得了。后来晓得他是在引戏,也就是念开场白,在向观众介绍剧情、背景等,相当于现在影视作品的旁白。虽然这是一个相拢管、动嘴不动手的角色,但至少他不是在袖手旁观。(原载于《姑苏晚报》2025年1月05日 A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