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种类、联动管理,这份基层用药的《意见》背后有何深意?

健康   2024-11-26 20:04   北京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等6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改革完善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扩大基层药品种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7年,紧密型医联体内药品联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建立,人民群众基层用药可及性和药学服务获得感不断提高。



《意见》不仅为破除基层用药难题设计了“施工图”,更在医疗体系内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那么,这一政策究竟将如何影响基层医疗机构的运作?又能给人民群众带来哪些实质性的好处?为了深入了解政策背后的深意,《健康县域传播平台》专访了多位专家与医院管理者,共同探讨该政策的影响和意义。

 


优化结构,提升能力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党委专职副书记黄春明对《健康县域传播平台》表示:“《意见》的发布,对于地市级和基层医院而言,影响是深远且多维的。”

 

《意见》旨在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药品供应和使用中存在的种类不足、配送效率低下及药品短缺等问题,这不仅涉及医疗服务的质量提升,也关系到药品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和响应速度。


随着《意见》的实施,预计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种类将更加丰富,慢性病和常见病的治疗药物更加充足,从而真正实现患者就近就医、就近取药的便利性。


 新疆阜康市医共体总医院市人民医院院区的便民药房

(图源:阜康市融媒体中心 )


谈及对市级/基层医院的影响,黄春明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优化基层用药结构  


规范和优化基层用药种类


通过规范和优化基层用药种类,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根据疾病谱、诊疗能力和药品供应情况,合理配备和使用药品。

 

二、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鼓励药师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平台开展相应药学类服务项目,丰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形式,提供药学门诊、长期处方管理和延伸处方、居家药学服务,促进规范用药和上下用药联动管理。这将有助于提升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增强患者的用药可及性和获得感。

 

三、完善药品供应配送机制  


建立健全基层药品联动配备使用机制


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将指导县域内相关单位(紧密型医联体牵头医院等),充分考虑药品供货周期和季节性、结构性用药需求的变化,及时对县域内基层用药需求计划进行汇总审核,并定期集中配送所需药品。这将有助于解决基层医院药品供应不足的问题,提高药品配送效率,降低供应成本。


四、健全药品短缺预警处置机制  

省级卫生健康委将按程序将基层有供应风险的品种纳入省级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重点监测清单,并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分类应对措施。这将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基层医院药品短缺问题,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总之,这一政策将对地市级、基层医院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改善药品供应状况,并进一步推动分级诊疗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黄春明说。


 


机遇与挑战并存


山西省平遥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刘秀玲认为,《意见》为基层有药用、合理用、及时送提供了政策支持,推动了医联体内上下转诊的顺畅进行。然而,她也向《健康县域传播平台》坦言在实施过程中,医共体牵头医院也面临着药师人员紧张、处方审核压力大等痛点问题,需要积极探索可行的监管机制,确保用药安全。


湖南平江县上塔市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在药房整理药品。

(图源:湖南日报)


广东省化州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吴晓亮博士认为,《意见》为基层医疗机构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一方面,优化药品目录、药品联动管理、促进药品下沉等措施将为基层医疗机构带来更加科学合理的用药环境。特别是紧密型医联体可整体确定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品种数量,部分慢性病用药不受“一品两规”限定,县级医疗机构在基本药物配备上有更大自主性和灵活性,可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调整。

 

然而,另一方面,上述专访院长指出,基层医疗机构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基层医疗资源不足、药品供应保障问题、信息系统建设滞后等问题不容忽视。


其次,部门协同难度较大,因为政策涉及多部门,各部门职责不同,在药品遴选调整、供应配送、短缺预警处置等环节可能出现沟通协调不畅、政策衔接不紧密、工作推进不同步等问题,影响政策执行效率和效果。


最后,医保政策衔接问题也需关注。基层药品扩充配备后,医保考核和医保报销政策需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若医保政策调整不及时,会影响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使用药品的积极性,增加患者用药负担。这些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难点与痛点待解


来自浙江湖州市中心医院、挂职帮扶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人民医院的周玮院长坦言,政策的出台体现了国家相关部门对基层医院用药问题的日益重视,并试图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在基本药物配备上面临的难点和痛点。

 

这些难点和痛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备的种类较少。由于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相对较弱,药品配备的种类不足,导致上级医院转诊到基层的患者难以在基层获得所需的药品。这造成了上下转诊过程中药物衔接不畅的问题,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就医体验。

 

其次,药品供应不稳定。基层医疗机构数量众多,但药品品种相对较少,特别是在偏远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和配送成本高等原因,药品供应商的积极性不高,导致药品供应时常中断。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部分药品无法及时送达,进一步加剧了药品供应的不稳定性。

 

此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人员数量较少,服务能力不足。药学人员难以招聘,且对用药知识的更新较慢,导致药学服务能力较弱。这使得基层医疗机构在新药治疗方法和临床指导用药方面存在欠缺,不敢使用或配备一些基层适用的药品。

 

同时,基本药物目录的更新滞后以及药品可获得性方面也待提高。这些情况都制约了基层医疗机构在用药方面的完善,影响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治疗效果。

 

现在积极信号已现,周玮表示,国家通过《意见》不仅扩大了基层药品的种类,还逐步完善了基层药品联动的管理机制,包括企业的配送机制等。周玮期待,在政策的引导下以及当地医疗机构管理者和一线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基层医疗机构在用药方面的痛点和难点将会逐渐减少,保障更多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全力保障基层用药安全可及

 

作为参与《意见》起草制定的专家之一,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近日对媒体表示:“以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由于配备的药品种类、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患者在基层开不到药,便会转到大医院就诊,这增加了他们的时间成本和经济负担,还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吴浩指出,《意见》明确扩大基层药品种类,确保患者在家门口就近拿到所需药品,可以让慢性病、常见病患者更便利地得到早期干预和治疗,增强他们用药的依从性,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健康寿命。

聚焦具体的政策部署,吴浩认为,《意见》出台的各项措施求新务实。比如,由紧密型医联体牵头医院统筹确定紧密型医联体(包括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用药目录,紧密型医联体可作为整体研究确定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的品种数量,突破了长期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目录受限的局面,基层药品扩充配备迎来“新天地”。

 

此外,《意见》明确,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病用药不受“一品两规”限定,也充分考虑了此类患者用药受限的现实需求。


本文撰稿/责编:吴娟

审核:莫言枫

健康县域传播平台
全国县域医卫健康领域有影响力的合作与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