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代“留守儿童”——“志愿军军娃”

文摘   2024-11-08 05:00   安徽  


这是一群被称为"志愿军军娃"的孩子。

他们大都出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和五十年代初,童年与少年时代,恰好同新中国的诞生和震惊中外的抗美援朝战争交织在了一起。那个时候,他们的父辈刚刚走出解放战争和海南岛战役的炮火硝烟,征尘未洗,甚至还没有来得及与自己的妻子儿女、父母亲人好好团聚,却又再次奉命出征,奔赴朝鲜战场。

为了抗美援朝,他们的父辈离别妻儿,在1950年的那个深秋,义无反顾地跨过鸭绿江,献身于打击美帝国主义侵略者,保卫和平,保家卫国的伟大战争中。

这些“志愿军军娃”,都是志愿军的骨肉后代,在他们的出生前后,父辈们就常年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浴血奋战,这些“军娃”们,生活在大后方,与硝烟战火中的将士们有着割舍不掉的血缘亲情,属于地地道道的新中国第一代“留守儿童”。

当年,党和国家在各地为这些"志愿军军娃"建立了幼儿园和小学校,悉心地哺育和照料这些父亲母亲不在身边的孩子们。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以后,志愿军后勤部张明远副部长专门给总干部部赖传珠部长写信,反映"志愿军留守儿童"的问题,赖部长代表总部回文答复:志愿军“子女入学问题由东北军区办子弟学校解决,托儿所由各单位自己办,费用造预算送总干部部批准。”


东北军区第一小学是建立最早的接收志愿军"留守儿童"和牺牲在朝鲜烈士遗孤的学校,也就是后来的沈阳八一学校


东北军区第一小学的老师们也都是身穿戎装的军人


志愿军第二育才小学第二届高小毕业师生合影


这是位于沈阳太清宫附近的志愿军后勤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幼儿园园长是张文


辽阳志愿军39军留守处幼儿园的孩子们


铁岭志愿军38军留守处幼儿园身穿儿童飞行服的三位小朋友,左起/刘会民、王卫祖、王东满


安东志愿军空军大东沟机场保育院的“军娃”和老师们


辽阳小屯志愿军40军留守处幼儿园的三个“志愿军军娃”。左起/李南进、张建军、张东进

辽阳小屯志愿军40军留守处幼儿园的“留守儿童”,左起/毛长江、毛长安、王绿江、王前江、叶清敏、叶秀玲、朱挺进

健康成长的"志愿军军娃"

祖国为志愿军将士的子女提供了尽可能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志愿军后勤机关先后在东北各地陆续建成了长春八一、大连八一、哈尔滨八一、安东八一、吉林八一等志愿军“留守儿童"学校,它们大都分布在志愿军几个军级留守部门所在城市。


父辈们在朝鲜前线保卫祖国的和平安宁,“志愿军军娃”们在教室里安静地读书学习


每天都有可口的饭菜,“志愿军军娃”们在干净卫生的大食堂里集中用餐



休息的地方是大寝室,床铺排列整齐,被褥整洁干净



课间,“军娃”们在操场上尽情地玩耍

用自制的“矿石收音机”聆听朝鲜前线传来的捷报喜讯,听听有没有爸爸妈 妈的消息


志愿军子弟学校里的生活丰富多彩,这是孩子们在参加拔河比赛



每一个“志愿军军娃”都得到祖国的关爱,这是女孩子在兴高采烈地玩跳皮筋的游戏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志愿军军娃”们到乡村参加劳动,拾检麦穗,磨成面粉,支援前方


在祖国的怀抱没有炮火和轰炸,孩子们用人力拉车,高高兴兴地运回自己的劳动果实

戴上了红领巾的“志愿军军娃”们,时候牢记着父辈的嘱托,在他们的心里,每一位志愿军叔叔都是值得仰慕的英雄


留守的“志愿军军娃”们在祖国的怀抱里茁壮成长,他们胸前的红领巾,是红旗的的一角,也是战火中父辈们的热血染红……


远在朝鲜前线的父亲母亲,看到"志愿军军娃"们戴着红领巾,一张张笑脸如阳光般灿烂,心中该是何等欣慰。

抗美援朝战争停战后的一天,志愿军彭德怀司令员(二排左三)和邓华副司令员(二排右三)来到沈阳八一学校师生中间,这里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志愿军军娃”。六年级学生林小安(二排左四)手捧鲜花,依偎在彭总身旁,彭德怀司令员抚摸着小安的头说,“你们都是我的孩子”……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畅和“志愿军军娃”在一起


这是原沈阳八一学校李雅香老师保存的《烈士子女抚恤金领取证》,上面记载了志愿军39军副军长吴国璋牺牲后,他的子女吴西西每月领取抚恤金的记录。

“志愿军军娃”,他们是新中国第一代“留守儿童”,也是那个时代的亲历者和见证人。红色的血脉和光荣的传承,是他们永远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


▲当年的“志愿军军娃”们重温父辈光荣,再踏英雄足迹。他们来到父辈当年"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丹东市,在纪念碑下重温父辈当年的征战历程,缅怀父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所建立的不朽功勋。

  根据申卫平的美篇及有关资料编辑整理,特此致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老号兵
“老号兵”——用曾经拿枪的手,执笔记录14年军旅生涯,回顾军营往事,怀念与战友朝夕相处的难忘岁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