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军区“钢八连”荣誉称号
非118师353团4连莫属
作者/邢小福
关于"钢八连"归属的探讨
山东省委在抗日战争期间授予的"钢八连称号归属,有关部队各说各话,部分人士认为"钢八连"、“铁七连应该归属四支队一团三营,还有相关文章提出应该归属四支队一团三营,还有主张应该归属四支队一团二营等等。说法不一;那么正确的归属应该是谁呢?时隔九十余年后我们再来探讨这个问题又有什么依据?其意义又何再?今天就此话题我们深入探讨一下。
崇尚英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与信仰,一支部队如果没有英雄情结,就好像没了灵魂,没有灵魂的部队也决不会有战斗力,所以追逐英雄是一支部队战斗力培养的过程,崇尚英雄是一支部队战无不胜的根本保障!1、《八路军山东纵队》综合册一书第63页描述:"5月11日,莱芜、章丘日伪军700余人,分三路合击第四支队,激战5个小时,敌军败退。第二营第八连作战勇猛,荣获'钢八连'光荣称号"。2、刘振华将军《泰山之子》一书第21、22页,"1939年3月,山东纵队实行第一期整军,四支队撤消团建制,把团缩编为基干营,为加强党的工作,连队设立专职支部书记、营设立分支部书记,胡奇才政委亲自送刘振华到基干二营上任,担任分支书记……能打胜仗的政工干部:“刘振华来二营不久,就和全营同志一起”投入春季反扫落战斗……四支队首长决定连夜歼灭这股敌人,并把主攻任务交给了二营,二营决定以'钢八连'为突击队,但需要加强八连的指挥,教导员胡寅奋勇争先,分支书记刘振华也坚决请求……”。如按常规八连应该归属三营才对,但战友们忽略了一个时间段的问题。首先,前面讲过,八连获得荣誉称号的时间是1939年5月11日,这个时间段正是山东各部队落实山东省委第一期整军训令期间,该时间段第四支队由团缩编为营,是以营为战斗单位的(由营重新改为团的时间是1940年1月以后的第三次整军);其次,当时缩编的营是按大营编制,一个营四个连是大营的常规编制,这一编制在《山东纵队﹣﹣大事记》第546页中有明确提出;第三,三三制"在1940年1至8月的第三期整军中才得到恢复和落实。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了,为什么八连属二营而非三营。1938年1月1日,成立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起义初四支队共编2个中队,到1月底,已扩编为1000余人规模;1938年3月,部队分兵两路,以一、三、四中队为北路(称一大队),由洪涛、林浩率领北上莱芜一带,开辟创建以莱芜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以二、五、七中队和直属宣传队为南路(称二大队),由黎玉、赵杰带领向新泰南、蒙阴、泗水、费县一带南下,发展部队,开展地方工作;1938年4月28日,南、北两路部队在莱芜城会师,部队已发展到4000余人;部队改称山东人民抗日联军独立第一师,下辖第一、第二、第三团3个团和2个直属分队。(以上参考书籍林浩、赵杰回忆录《祖徕山起义》第106页,《山东纵队一﹣大事记》第524页。)1938年6月16日,根据山东省委决定,撤消独立第一师番号,恢复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番号;1938年6月,第三支队南路部队编入第四支队组建第四团;1938年7月,第四支队第三团撤消,所属部队编入第二团;1939年1月,第三支队第八团编入第四支队第四团;1939年2月,第一期整军,第一、第二、第四团缩编为第一、二、三营(每营4个连),以上三个营合编为一个基干团;1939年2月,撤消第二营营部,该营部在营长武中奇等带领下在莱芜、新泰收编地方武装重新组建特务大队;1940年1月,第三期整军,恢复团建制,落实"三三制",原一、二、三营组建第一团,原二营八连改建为二营四连;1940年9月,第四期整军,组建山东纵队第一旅,四支队第一团改称第一旅第二团;1942年8月,山东纵队改为山东军区,组建鲁中军区,第一旅第二团划归鲁中军区建制;1945年11月,第八团第三营调入山东解放军九师二十六团为第三营;警备第二旅第五团二营调入第八团改为第三营;1945年11月15日,第八团在烟台滦家口北渡进入东北;1946年1月25日,整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第七旅第二十团;1946年7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第七师第二十团;1948年1月,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三纵队第七师第二十团;1948年11月,改称第四野战军第四十军第一一八师第三五三团;1950年7月,改称东北边防军第四十军第一一八师第三五三团;1950年10月,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军第一一八师第三五三团;1953年8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第一一八师第三五三团;1998年10月,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集团军第一一八旅第二营机枪连。2017年5月,整编为第八十集团军某合成侦察营武装侦察连。综上所述,“钢八连”称号所在部队就是原四十军第一一八师第三五三团。本轮军改后“钢八连”随旅转隶第八十集团军,仍为该合成旅编成内的侦察营武装侦察连。有关山东纵队授予"钢八连"称号的归属问题,本人在前篇《关于"钢八连"归属的探讨》文章中已经说明,对于《荣誉战旗》《"钢八连"——记步兵第353团4连》这篇文章所提的几处关键点,让我们一一分析一下:首先,《荣誉战旗》《"钢八连"——记步兵第353团4连》(以下简称《战旗》)这篇文章提到"钢八连"授称时间是1938年6月;二是提到授称连队的战斗场景是掩护省委机关南下在滕县一带反击来援之敌(细节略),战后山东省委授予8连为"钢八连";三是提到山东莒县十字路抗日武装一部分加入第4支队,这一部分是353团4连前身;四是提到第四期整军期间(1940年9月),8连改编为山东纵队1旅2团8连;五是提到1941年3月14日,在营长刘培农的率领下(细节略),伏击日军1个小队;六是提到1945年8月山东解放军第3师编成,8连编为4连。一是"钢八连"授称时间问题,根据《八路军山东纵队》综合册一书第63页描述:"5月11日(1939年),莱芜章丘日伪军700余人,分三路合击第四支队,激战5个小时"敌军败退。第二营第八连作战勇猛,荣获'钢八连'光荣称号!并非 1938年6月;二是授称连队的战斗场景是掩护省委机关南下在腾县一带反击来援之敌。因为时间上的不同,战斗场景也就不同了;三是山东莒县十字路抗日武装一部分加入第四支队,这一部分是353团4连的前身。本人在做"四支队历史沿革"图示时对加入、走出四支队的各分支都进行了大量的资料对比,有关莒县抗日武装也提出过诸多疑问,其一就是莒县十字路(莒南)抗日武装问题,该支抗日武装在1938年3月加入第四支队,又于1938年7月独立出去改编为抗日游击第二支队,后于1939年3月与第八支队(一支队)合编,改称第一支队第二营,而这支队部队进入第一支队后便消声灭迹无了踪影?更无编回4支队的可能;四是第四期整军期间(1940年9月),8连改编为山东纵队1旅2团8连。这条信息就更加匪夷所思了,2团3营是由黑铁山部队整体转隶(3支队4团一部与8团在廖容标司令的率领下加入4支队并兼任4团团长等相关信息略),怎么可能由一个连单独改建?
五是提到1941年3月14日,在营长刘培农的率领下……伏击日军1个小队;此条信息与刘振华政委《泰山之子》回忆录中的信息相差更远,刘政委的书中(22—26页)提到"二刘营"一事,这一"二刘营"产生于1940年至1943年间,营长是刘振江,而非《战旗》一文中提到的刘培农,改名了?(刘振华政委等5人确有改名,分别是:振兴、振中、振民、振国、振华,并没有振江一名)六是提到1945年8月山东解放军第3师编成,8连编为4连;如《战旗》一文所说8连改编为4连,那么原4连呢?此时的4连当然还是4连,因为4连连长褚传禹、指导员邢维邦是跟着"老二团"一同跨过渤海进入东北了,而8连由刘佐营长带领留在了山东加入了警备第2旅第5团。作者/另有我的两篇文章《关于"钢八连"归属的探讨》、《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历史沿革》可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