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单晶生长技术
文摘
2024-11-10 07:30
青海
在常压下,Si:C的化学计量比为1:1的液相SiC并不存在。因此,通常用于硅晶体生长的融液法不适用于SiC的块状晶体生长,而是采用升华法(PVT,物理气相传输法)。升华法的过程是在石墨坩埚中放入SiC粉末和SiC衬底作为籽晶,并设置温度梯度,使SiC粉末侧的温度略高,整体温度保持在2000至2500℃。目前使用的SiC籽晶升华法被称为改良Lely法,广泛用于SiC衬底的生产。 图1展示了改良Lely法下SiC晶体生长的示意图。在加热至2000℃以上的石墨坩埚中,SiC粉末升华为Si2C、SiC2和Si等分子,并被输送到籽晶表面。这些原子在籽晶表面移动并被引入晶体形成位置,从而生长出SiC块状单晶。通常在惰性气氛中使用低压氩气,并在n型掺杂时添加氮气。升华法虽被广泛应用于SiC单晶的制备,但其生长速度相对较慢。尽管品质逐渐改善,晶体中仍存在许多位错等缺陷。除了升华法,液相生长法和高温化学气相沉积(CVD)法等方法也在尝试制备SiC块状单晶。图2展示了SiC单晶的液相生长法示意图。 液相生长法中,碳在硅溶剂中的溶解度非常低。为此,通过添加Ti、Cr等元素来提高碳的溶解度。碳由石墨坩埚供给,SiC单晶在稍低温度的籽晶表面生长,生长温度一般设定在1500至2000℃,低于升华法。据报道,其生长速度可达数百微米每小时。液相生长法的优点在于,当沿[0001]方向生长晶体时,可以将沿该方向延伸的位错弯曲至垂直方向,从而使其从侧壁扫出晶体外部。在现有的SiC晶体中,沿[0001]方向的螺旋位错密度较高,是器件漏电流的来源,而液相生长法制备的SiC晶体中,螺旋位错的密度显著降低。液相生长法面临的挑战包括提高生长速度、延长生长晶体长度和改善晶体表面形态等。高温CVD法用于生长SiC单晶,通常在低压氢气气氛中,以SiH4作为Si原料,C3H8作为C原料,在高温(通常超过2000℃)下在SiC衬底表面生长单晶SiC层。原料气体在热分解区域被导入生长炉,分解为SiC2、Si2C等分子,并输送到籽晶表面,形成单晶SiC。图3展示了高温CVD法的示意图。该方法的优点在于使用高纯度的原料气体,并通过控制气体流量精确控制气相中的C/Si比率,这是影响缺陷密度的重要生长参数。此外,在SiC的块状生长中可实现相对较快的生长速度,达到每小时1mm以上。然而,CVD法的缺点包括反应生成物大量附着在生长炉内和排气管道上,给设备维护带来负担,同时气相反应生成颗粒会掺入晶体中,影响品质。高温CVD法作为制备高质量SiC块状晶体的方法,前景广阔,正在持续开发以实现比升华法更低的成本、更高的生产率和更低的位错密度。此外,报道指出,RAF(Repeated A-Face)法是一种利用升华法制备缺陷较少的SiC块状单晶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从沿[0001]方向生长的晶体中切出与该方向垂直的籽晶,然后在其上生长SiC单晶。通过反复进行这一过程,可以有效将位错扫出晶体,从而获得缺陷较少的SiC块状单晶。使用RAF法制备的SiC单晶,其位错密度比传统方法低1至2个数量级。
👉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直达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