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土壤物理园地(2024年12月16日)
· 前言
水稻是中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东北黑土区和南方红壤区是我国主要的水稻种植区域。在耕作和淹水管理下,稻田耕层土壤容重通常较小,而犁底层土壤容重较高,容重影响土壤孔隙的大小、分布和连通性,从而影响土壤中气体、水分和溶质的渗透性及交换速率。土壤的物理结构变化进而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与功能,调节氮的矿化与转化过程。氮矿化潜力决定了土壤氮的供给能力,是作物生产力和土壤肥力的关键因素,同时对后续的硝化与反硝化过程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稻田土壤孔隙度对氮矿化及转化的作用机制,对于优化稻田耕作和氮肥管理、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 方法
本研究使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技术的微观成像方法,对土壤孔隙的分布进行了三维重建和可视化,研究了不同容重下的典型稻田土壤——东北黑土和南方红壤中的土壤孔隙度分布,在模拟水稻土厌氧淹水的环境下,测量了三种不同的土壤容重(BD1.0 g/cm³、BD1.2 g/cm³、BD1.4 g/cm³)的土壤氮矿化潜力、速率和微生物氮循环功能基因,分析了各孔径对氮矿化过程及氮转化的影响。研究的主要假设为:1)土壤孔隙度分布会影响稻田土壤中氮矿化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即使在厌氧水淹环境下;2)由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群落的差异,黑土和红壤的孔隙度变化对氮矿化的影响会有所不同;3)氮矿化后续的氮转化过程将受到矿化产物可用性及孔隙微环境变化的影响。
· 结果
研究表明,随着容重降低,土壤中大孔隙(>100 μm)和中孔隙(30–100 μm)的比例增加,显著促进了氮矿化。在黑土中,大孔和中孔延长了氮矿化的持续时间;而在红壤中,它们增强了矿化强度并加速了矿化过程的完成。溶解性有机碳(DOC)作为氮矿化的关键产物,其动态变化反映了两类土壤的矿化差异:黑土中DOC持续积累,显示矿化过程较长;红壤中DOC达到峰值后迅速下降,表明矿化潜力较低、过程提前结束。微生物生物量(MB)在黑土中是氮矿化的主要来源,MB与氮矿化负相关,土壤矿化的氮越多,剩余的MB越少,且大孔和中孔的增加促进了MB的矿化。而在红壤中,MB与氮矿化无显著相关性,表明MB可能不是红壤的主要氮源池。在水淹条件下,硝化作用基本停滞,而反硝化作用受孔隙大小的调控。黑土中,大孔和中孔通过改善氧化还原条件和限制微生物活性,抑制了反硝化过程,从而减少氮的反硝化损失。nosZ基因丰度在高容重和小孔隙比例较高的条件下显著增加。这可能是由于小孔隙的微环境中氧化还原电势更低,即便在淹水状态下,小孔隙的增多仍改变了微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从而对易受氧化还原电势影响的nosZ基因产生调控作用。
图1 东北黑土和南方红壤在BD1.0 g/cm³、BD1.2 g/cm³、BD1.4 g/cm³容重设定下的孔隙大小分布
图2 淹水厌氧条件下东北黑土和南方红壤的氮矿化速率和累积量动态
图3 东北黑土和南方红壤中孔隙分布与氮矿化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注:P<30、P30-100和P>100分别表示孔径小于30 µm、30 µm至100 µm和大于100 µm的孔隙百分比。N0是土壤氮矿化潜力,K0是一阶矿化速率常数。Cum7、Cum14、Cum21和Cum28分别是土壤培养第7天、14天、21天和28天时氮矿化累积量。
图4 对东北黑土和南方红壤的孔隙分布与土壤碳及氮循环功能基因的曼特尔相关分析
· 小结
本研究揭示了土壤孔隙度分布在调控东北稻田黑土和南方稻田红壤的氮矿化及后续氮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土壤孔隙度,特别是大孔和中孔,对氮矿化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具有显著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不同土壤类型中表现出差异。研究结果为理解稻田水淹条件下的氮转化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压实稻田土壤中的氮源,并有助于减少氧化亚氮的温室气体排放。
相关成果“Dynamics of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and nitrogen cycling functional genes in response to soil pore size distribution”发表在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Biology期刊上,学生李丹妮为第一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区划所孟熠黎为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ejsobi.2024.103692
近期文章推荐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会同院士专家完成我国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理论创新,助力端稳中国饭碗——基于耕地质量“三性”的认识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带领一群“土壤高级玩家”,一同创作出了本部集科学性、趣味性和前瞻性于一体的科普著作——《鲜活的土壤》,以科研者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笔触,向大众讲述了土壤的本质、功能、土壤污染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等人们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
书中不仅涵盖了土壤的形成、分类、功能等基础内容,还深入探讨了土壤与生态环境、人类健康、文明演变进程等方面的紧密联系。用丰富的科研数据与成果揭示了土壤作为农业生产之基、生态系统之本的不可替代作用,更强调了在当前全球环境变化与资源约束加剧的背景下,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乃至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战略价值。
《土壤盐渍化的诊断、评估、减缓与适应技术指南》由联合国粮农组织 / 国际原子能机构粮食和农业核技术联合中心水土管理和作物营养科专家穆罕默德·扎曼、李恒所著。著者长期致力于改善土壤、水资源与肥料管理的生产实践,为促进国际社会农业积极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贡献。
该书回顾了全球土壤盐渍化的历史和治理成败经验,旨在制定盐度和钠化度的评估技术规程,完善盐渍化土壤的缓解和适应措施,创新和推进核技术和同位素技术等的应用,为可持续地利用盐碱地提供可行性方案。该书具有先进性、指导性和实用性,能够切实解决生物盐碱农业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该书可为进行景观和农田土壤盐渍化评估和诊断,利用核技术和同位素技术制定边际土壤可持续利用战略的技术研究人员、一线管理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康绍忠院士序|《土壤盐渍化的诊断、评估、减缓与适应技术指南》出版发行
张佳宝院士序|《土壤盐渍化的诊断、评估、减缓与适应技术指南》出版发行
Rainer Horn 博士,德国基尔大学教授,世界著名土壤物理学家。现任中-欧土地和土壤合作专家组委员,曾任世界土壤联合会(IUSS)主席,IUSS土壤物理委员会、土壤技术委员会以及第三工作组主席、土壤耕作研究组织主席、德国土壤学会主席等土壤学术组织重要职位。Horn教授在不饱和土壤力学理论创新和应用、土壤物理多尺度过程、土壤力学与水力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并成功应用于指导固废处理、地质工程安全以及电缆地下埋藏等社会经济多方面。发表100余篇期刊论文,数十部土壤学专著以及数百篇技术报告,荣获美国土壤学会、美国农学会会士,罗马尼亚、波兰、德国土壤学会以及国际土壤耕作研究组织等学术团体先后授予Horn教授荣誉会员称号。
该书由赵英博士和张斌博士组织,邀请了诸多从事土壤物理研究的中青年工作者共同翻译。他们花费很大精力把该教材引进国内,可使更多的科研人员系统了解土壤物理学,对推动我国土壤物理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邵明安院士序|《土壤物理学精要——过程、功能、结构和力学导论》
《土壤物理学精要——过程、功能、结构和力学导论》出版—赵其国院士序
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购买本书(可开发票,请在备注中注明开票信息和邮箱)
精选土壤好书,长按识别二维码了解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请大家将土壤观察加为星标,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在看”,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推文!投稿、合作、转载、入群,请加13926117407微信号(或发邮件至149996384@qq.com)
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