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友翻译之声(2024年11月22日)
土壤里有沉甸甸的地球和生命变迁史,
唤醒人类对大地的初心,
重温脚下的历史。
每一抔土壤,
都蕴含着5亿年斗转星移的生命和记忆。
探寻土壤中镌刻的物种变迁,
挖掘藏在大地里的前沿科学。
没有土壤的地球长什么样?
土壤是怎样产生的?
土壤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你关注过日常生活中的土壤吗?
土壤蕴含着5亿年斗转星移的生命和记忆,我们在土壤中了解历史的变迁和人类文明的演进。
作者:[日]藤井一至
译者:廖俊棋
定价:98.00元
开本:32开
装帧:精装,双封,四色印刷
页数:256页
中国科学院周忠和院士、徐星院士,科普作者张劲硕、史军、邢立达、张立召、保罗·拉米、江泓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周忠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这是因为土壤是人类生存之根本,人们对于土地的亲近与热爱是自然的本能。作者是熟稔土壤研究的学者,也擅长通过动人的文笔表述自然世界,加上译者是具有进化生物学研究背景的科普作家,保证了本书的科学严谨与阅读体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窥探生命演化的大地窗口。
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者 徐星:
土壤对于人类至关重要,但少有人关注土壤的演化历史。作者通过解读土壤在地球上出现和形成的历史,展现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土壤和地球生命的关系,让我们更好地思考人和自然的关系。译者极其用心,不仅用细腻和优美的笔触完美展现了原著,而且增补了大量注释、创作了译后记,更是锦上添花。
国家动物博物馆馆长、研究员 张劲硕:
作者在土壤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他将多年研究心得娓娓道来,呈现一段精彩纷呈的土壤演变史,诉说了土壤与微生物、动植物和人类在5亿年间的纠葛与共生。向土壤致敬。
植物学博士、科普作家 史军:
如果把地球比作鸡蛋,那地壳就像蛋壳,蛋壳上的那些灰尘就是我们熟悉的土壤了。就是这么“不起眼”的存在,孕育了宇宙中少有的生命奇迹。在这本书中,我们将一起领略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共同谱写的土壤演化的壮丽诗篇。
古生物学者、博导、科普作家 邢立达:
中国数千年来皆以农为本,人们对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乃至对土壤与其上的作物都有一种深切的感情。当时间往前推移,土壤的秘密逐渐揭开,那是与植物、微生物、动物的协同。当时间往后推移,人与土壤有太多不得不了解的故事。这本好书,将带你领略这一切的“有趣”。
古生物与地层学博士 张立召:
这本书把作为地球生命之母的土壤与炫彩多样的生物演化历史巧妙、严谨地结合在一起,生动有趣又发人深思,阅读的过程中总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古生物与地层学博士 保罗·拉米:
回溯地球46亿年的悠悠岁月,土壤的诞生也仅是约5亿年前的事情,而今,所有生命的根基皆源自这片肥沃的土壤。这本书提醒我们,要深刻反思并积极行动,加强对土壤的珍视与保护。让我们以更加谦卑和敬畏之心,拥抱自然,精心呵护这颗蓝色星球,让生命之树永远繁茂,让未来之路充满无限生机与希望。
古生物科普作家 江泓:
我们总是感谢大地母亲养育了我们,其实真正养育我们的是大地表层的肥沃土壤,可土壤并非自古便有,它的诞生和富集与生命演化密切相关。这本书讲述了关于土壤的一切,以及土壤与地球生命和我们人类的故事,真的是一本精彩绝伦的土壤之书。
《大地5亿年》译者,中国科学院博士 廖俊棋:
字里行间不只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土壤深入的观察与热爱,也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博学和解释能力。这本书的内容在翻译过程中,除了一些术语的汉化会让我需要查阅相关领域的论文或是请教专业人士外,几乎所有专业内容都非常浅显易懂,深入浅出……这本书面向的读者本就不限于喜欢地球科学、环境问题的理科生,对于文化、历史有兴趣的读者,也一定能在这本书中找到饶富趣味的知识与观点。
内容简介
《大地5亿年》是日本“河合隼雄学艺奖”“日本农学进步奖”得主藤井一至的土壤科普代表作。由中国科学院周忠和院士、徐星院士,科普作者张劲硕、史军、邢立达、张立召、保罗·拉米、江泓共同推荐。中科院博士廖俊棋潜心翻译,补充大量注释,拓宽了内容背景知识面。
作者在书中呈现了大量实地考察数据,纵观古今,贯穿东西,通过80多张珍贵图片,记录跨越5亿年的土壤与生命的故事。
故事中的主角是植物、微生物、蚯蚓、恐龙、人类……远古复杂的各种生命体互相激烈竞争,而迟到登场却引起骚动的人类,也矗立在这个故事存续的危险当中。土壤不仅为植物和昆虫的跃进、恐龙的消长、人类的繁荣提供了场所,还与生物相互影响,历经了5亿年的变化。
覆盖大地的土壤,还是支撑以后的自然史、人类史的生命之源。作者将这样的土壤和生物们的历史浓缩成一本书,带我们探索脚下的土地里人类尚未了解的前沿科学。
著译者简介
作者:[日]藤井一至
日本新锐科普畅销书作者,京都大学农学博士,专业为土壤学、生态学,专注研究土壤和地球的构成以及持续利用的方法。担任日本国立森林综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员、京都大学博士研究员、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荣获“第15届日本农学进步奖”“第7届河合隼雄学艺奖”“第1届日本生态学会奖励奖”“第33届日本土壤肥料学会奖励奖”。
译者:廖俊棋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曾在美国耶鲁大学及日本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交换学习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恐龙类的形态演化和系统发育。经常在科普平台及杂志发表恐龙相关文章。
目录
左右滑动观看
编辑推荐
1
★ 国际新锐获奖科学家的土壤科研代表作,畅销日韩的地球生命演变故事。
“河合隼雄学艺奖”“日本农学进步奖”“日本生态学会&日本土壤肥料学会奖励奖”获奖得主、新锐科普畅销书作者藤井一至的土壤科普巨著,连续10年热销日韩,读者&各界好评如潮。日亚评论340余条,评分高达4.6分,常年霸榜日亚排行榜:环境科学NO1,自然观察NO4,科学读物NO2。
2
★ 唤醒人类对大地的初心,重新感受生命的厚重,思考生命的意义。
左右滑动观看
3
★ 中科院廖俊棋博士潜心翻译,补充大量注释,拓宽背景知识面,翻译笔触细腻自然,妙趣横生,提升科普读物的阅读体验。
72条译者注,拓宽知识面
4
★ 纵向按照时间轴贯穿,解读46亿年地球历史中、5亿年土壤的发展史。
匠心独运,从土壤切入、窥探大地5亿年来地球生命的变迁。研究覆盖全世界,跨越超长时间线,给大众留下珍贵的“土壤”资讯。
5亿年生物和土壤共同进化
植物诞生土,土壤孕育动植物
5亿年前:地衣苔藓类(土诞生)
4亿年前:蕨类植物(泥炭土)
3.5亿年前:蕨类森林(石炭)
3亿年前:裸子植物扩张(石炭)
2.5亿年前:蘑菇的进化(石炭)
2亿年前:全球变暖,针叶树繁盛(酸性土壤)
1.5亿年前:被子植物繁盛(灰化土)
6600万年前:恐龙灭绝(氧化土)
2000万年前:龙脑香繁盛(永冻土)
1万年前:北方森林针叶树(灰化土)
现在:农耕文明(灰烬土)
5
★横向囊括微生物、植物、昆虫、恐龙、人类等多种生命物种的进化史。
土壤超越了艰苦劳动的魅力,记录下无数生命物种间伟大的跃进和变迁,引领我们人类去挖掘藏在土地里的未知科学。
6
★ 人气科学家基于一线科研经验,运用超强的科学解释能力、生动的科普化写作,在严谨科学的基石上,融入趣味人文知识和生命思索,让读者爱不释手。
屡次获奖的热门科研工作者藤井一至,基于十余年实地考察,整理大量研究数据和成果,纵观古今,贯穿东西,用80多张珍贵图片,呈现跨越5亿年的土壤与地球生命的故事。
7
★ 采用特种雪绒纸,原汁原味呈现土壤质感,精美全彩精装,适合典藏与礼赠。
内页欣赏
“沿路过来,我们现在都知道一把土蕴含有5亿年的重量,但捧起的土却出奇得轻。很多事是不去接触的话就无法理解的。”
从《大地5亿年》中感受生命的重量和历史的厚度,让我们一起跟随土壤,走进5亿年的文明历程。
近期文章推荐
优秀!土壤氨基糖、木质素酚、磷脂脂肪酸、酶活、元素、理化性质、有机肥、复混肥等检测指标汇总
重磅引进:日本生态学会奖励奖、农学进步奖、河合隼雄学艺奖——《大地5亿年:土壤和生命的跃迁史》出版
亮文解读丨不同冠层阻力方法对夏玉米田蒸散发及土壤水分影响的分析
The Innovation Geoscience | 宏基因组-SIP技术揭示土壤活性病毒在氮循环中的潜在作用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朱永官院士团队PNAS:稻田土壤病毒补偿宿主固碳潜力的遗传适应性机制
SBB|新疆农大贾宏涛教授团队发现草地退化导致土壤有机碳的损失与微食物网的简化密切相关
浙江大学胡凌飞、张诗苑等:绿叶挥发物对植物抗逆和土壤生态的调控作用与研究展望
《土壤盐渍化的诊断、评估、减缓与适应技术指南》由联合国粮农组织 / 国际原子能机构粮食和农业核技术联合中心水土管理和作物营养科专家穆罕默德·扎曼、李恒所著。著者长期致力于改善土壤、水资源与肥料管理的生产实践,为促进国际社会农业积极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贡献。
该书回顾了全球土壤盐渍化的历史和治理成败经验,旨在制定盐度和钠化度的评估技术规程,完善盐渍化土壤的缓解和适应措施,创新和推进核技术和同位素技术等的应用,为可持续地利用盐碱地提供可行性方案。该书具有先进性、指导性和实用性,能够切实解决生物盐碱农业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该书可为进行景观和农田土壤盐渍化评估和诊断,利用核技术和同位素技术制定边际土壤可持续利用战略的技术研究人员、一线管理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康绍忠院士序|《土壤盐渍化的诊断、评估、减缓与适应技术指南》出版发行
张佳宝院士序|《土壤盐渍化的诊断、评估、减缓与适应技术指南》出版发行
Rainer Horn 博士,德国基尔大学教授,世界著名土壤物理学家。现任中-欧土地和土壤合作专家组委员,曾任世界土壤联合会(IUSS)主席,IUSS土壤物理委员会、土壤技术委员会以及第三工作组主席、土壤耕作研究组织主席、德国土壤学会主席等土壤学术组织重要职位。Horn教授在不饱和土壤力学理论创新和应用、土壤物理多尺度过程、土壤力学与水力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并成功应用于指导固废处理、地质工程安全以及电缆地下埋藏等社会经济多方面。发表100余篇期刊论文,数十部土壤学专著以及数百篇技术报告,荣获美国土壤学会、美国农学会会士,罗马尼亚、波兰、德国土壤学会以及国际土壤耕作研究组织等学术团体先后授予Horn教授荣誉会员称号。
该书由赵英博士和张斌博士组织,邀请了诸多从事土壤物理研究的中青年工作者共同翻译。他们花费很大精力把该教材引进国内,可使更多的科研人员系统了解土壤物理学,对推动我国土壤物理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邵明安院士序|《土壤物理学精要——过程、功能、结构和力学导论》
《土壤物理学精要——过程、功能、结构和力学导论》出版—赵其国院士序
陈怀满研究员序——《健康土壤培育与实践指南——健康土壤的生态管理》(原著第四版)出版
《健康土壤培育与实践指南——健康土壤的生态管理》(原著第四版)出版——朱永官院士序
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购买本书(可开发票,请在备注中注明开票信息和邮箱)
精选土壤好书,长按识别二维码了解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请大家将土壤观察加为星标,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在看”,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推文!投稿、合作、转载、入群,请加13926117407微信号(或发邮件至149996384@qq.com)
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