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理所在探究长期耕作和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质量和玉米产量的驱动因素方面取得进展

文摘   2024-11-23 07:50   广东  

来源:东北地理所网站(2024年11月21日)


土壤是农业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但是不合理的耕作方式正在破坏土壤结构、加剧土壤侵蚀和养分下降。玉米秸秆还田能通过改善土壤孔隙结构、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来提高土壤质量。然而,不合理的秸秆还田深度可能会减少土壤大团聚体的形成,并加速碳矿化过程。因此,探索适宜的秸秆还田方式以提高土壤质量和作物产量至关重要。 


东北地理所黑土保护与利用学科组研究人员依托位于黑土区的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探究了秸秆还田深度对土壤质量和玉米产量的影响,通过分析土壤物理性质指数(SPI)、化学性质指数(SCI)和微生物性质指数(SMI)与土壤质量指数(SQI)和作物产量的关系,解析了适宜的秸秆还田方式在改善土壤质量、提升玉米产量方面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对提高土壤质量和制定可持续农业发展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研究发现,秸秆还田与深翻耕作措施相结合显著改善了土壤质量。0–20 cm土层,与常规耕作、免耕秸秆覆盖和秸秆填埋处理相比,秸秆浅混和秸秆深混还田处理,SPI和SQI提高了43.9–845.4%(图1)。在20–35 cm土层,秸秆深混还田和秸秆填埋处理的SPI、SCI和SMI较其他处理提高了69.2–307.7%。在所有处理中,秸秆深混还田处理在0–35 cm土层内表现出了最高的SPI、SCI和SMI。此外,秸秆深混还田处理下的SQI和玉米产量分别比其他处理提高了11.7–140.5%和15.6–78.0%。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所有土层内的SPI对玉米产量均有显著影响,而SCI和SMI与玉米产量的显著相关性仅出现在20–35 cm土层(图2,P < 0.05)。SPI对玉米产量的贡献比SCI和SMI高18.6–156.8%(图3),同时,SPI能够直接影响SMI和SCI,是提高黑土区土壤质量和玉米产量的关键驱动因素(图4)。  


 图1. 秸秆还田对土壤质量、土壤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性质指数的影响。CT,常规耕作;SNT,免耕与秸秆还田相结合;SCT,常规耕作与秸秆还田相结合;SIT,深翻与秸秆还田相结合;SST,秸秆填埋还田。



   图2. 玉米产量与土壤性质指标的相关性拟合。SQI,土壤质量指数;SPI,土壤物理性质指数;SCI,土壤化学性质指数;SMI,土壤微生物特性指数。


   图3. SPI、SCI和SMI对SQI和玉米产量的贡献  



 图4. 概念图显示土壤性质对秸秆还田响应的增加(红色)和减少(蓝色),以及SPI、SCI和SMI对SQI和玉米产量的驱动机制。BD,土壤容重;SWC,土壤含水量;ANI,各向异性;FRD,分形维数;POIT,大孔隙度;SOC,土壤有机碳;AVN,碱解氮;AVP,有效磷;DOC,溶解性有机碳;DON,溶解性有机氮;MBN,微生物量氮;G+,革兰氏阳性菌。 


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农林科学国际期刊Soil & Tillage Research(中国科学院1区Top期刊)上。黑土保护与利用学科组科研助理刘春柱为论文第一作者,邹文秀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1500105)、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28070100)、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4)和中国科学院区域发展青年学者计划(2022-027)共同资助。


论文信息: 


Chunzhu Liu,Bingcheng Si,Ying Zhao,Zhimin Wu,Xinchun Lu,Xu Chen,Xiaozeng Han,Yuanchen Zhu,Wenxiu Zou. Drivers of soil quality and maize yield under long-term tillage and straw incorporation in Mollisols. Soil & Tillage Research,2025,246,106360.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still.2024.106360



近期文章推荐 

优秀!土壤氨基糖、木质素酚、磷脂脂肪酸、酶活、元素、理化性质、有机肥、复混肥等检测指标汇总


新书推荐 |《土壤微生物研究原理与方法(修订版)》林先贵 主编 | 土壤科学丛书


新书推荐|《盐碱土壤碳汇减排潜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肥料氮素迁移转化过程与损失阻控机制” 重要进展与结论


权威发布 |《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基础养分数据集(2015-2020)》出版发行!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九院士和近百专家撰写的“生态农业丛书”出版


郧文聚:聚焦科技攻关 守牢耕地红线


西农来航线教授团队研究揭示一种招募宿主有益土壤微生物的新模式


@新农人 设施农用地的九个关键问题,须明白!


害虫也玩“特种兵”?南农专家:拿捏!

《土壤盐渍化的诊断、评估、减缓与适应技术指南》由联合国粮农组织 / 国际原子能机构粮食和农业核技术联合中心水土管理和作物营养科专家穆罕默德·扎曼、李恒所著。著者长期致力于改善土壤、水资源与肥料管理的生产实践,为促进国际社会农业积极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贡献。



该书回顾了全球土壤盐渍化的历史和治理成败经验,旨在制定盐度和钠化度的评估技术规程,完善盐渍化土壤的缓解和适应措施,创新和推进核技术和同位素技术等的应用,为可持续地利用盐碱地提供可行性方案。该书具有先进性、指导性和实用性,能够切实解决生物盐碱农业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该书可为进行景观和农田土壤盐渍化评估和诊断,利用核技术和同位素技术制定边际土壤可持续利用战略的技术研究人员、一线管理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张佳宝院士序|《土壤盐渍化的诊断、评估、减缓与适应技术指南》出版发行


新书推荐 |《土壤盐渍化的诊断、评估、减缓与适应技术指南》出版发行


Rainer Horn 博士,德国基尔大学教授,世界著名土壤物理学家。现任中-欧土地和土壤合作专家组委员,曾任世界土壤联合会(IUSS)主席,IUSS土壤物理委员会、土壤技术委员会以及第三工作组主席、土壤耕作研究组织主席、德国土壤学会主席等土壤学术组织重要职位。Horn教授在不饱和土壤力学理论创新和应用、土壤物理多尺度过程、土壤力学与水力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并成功应用于指导固废处理、地质工程安全以及电缆地下埋藏等社会经济多方面。发表100余篇期刊论文,数十部土壤学专著以及数百篇技术报告,荣获美国土壤学会、美国农学会会士,罗马尼亚、波兰、德国土壤学会以及国际土壤耕作研究组织等学术团体先后授予Horn教授荣誉会员称号。


该书由赵英博士和张斌博士组织,邀请了诸多从事土壤物理研究的中青年工作者共同翻译。他们花费很大精力把该教材引进国内,可使更多的科研人员系统了解土壤物理学,对推动我国土壤物理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邵明安院士序|《土壤物理学精要——过程、功能、结构和力学导论》


《土壤物理学精要——过程、功能、结构和力学导论》出版—赵其国院士序


新书 |《土壤物理学精要——过程、功能、结构和力学导论》




陈怀满研究员序——《健康土壤培育与实践指南——健康土壤的生态管理》(原著第四版)出版


《健康土壤培育与实践指南——健康土壤的生态管理》(原著第四版)出版——朱永官院士序


《健康土壤培育与实践指南——健康土壤的生态管理》(原著第四版)出版——张甘霖研究员序

《健康土壤培育与实践指南——健康土壤的生态管理》(原著第四版)出版——张福锁院士序




  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购买本书(可开发票,请在备注中注明开票信息和邮箱)






  精选土壤好书,长按识别二维码了解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请大家将土壤观察加为星标,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在看”,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推文!投稿、合作、转载、入群,请加13926117407微信号(或发邮件至149996384@qq.com)



欢迎关注我们



                   


土壤家
土壤,人类的家园,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守护土壤,便是大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