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生经常有清理耳垢的行为,他总是担心耳朵内部不清洁,有时还会请求妻子协助进行耳道清洁。但上周,在一次清洁后不久,他的耳朵出现了疼痛、瘙痒以及分泌物增多的症状,最终被诊断为霉菌引起的外耳道炎症。
幸运的是,医生及时为他进行了治疗,并提醒他定期复查。同时,医生也建议刘先生不要再频繁清理耳朵,因为这可能会损害耳道的自然保护层,反而导致问题恶化。
一、是否需要经常清理耳道中的耳垢?
有些人习惯于保持耳道内无耳垢,经常使用挖耳勺、棉签等工具清理耳朵,甚至耳朵一感到不适就立刻开始清理。但是,真的有必要如此频繁地清理耳垢吗?
实际上,耳道瘙痒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其中之一可能是耳垢积累对耳道皮肤产生刺激。
耳垢,也称为耵聍,是由耳道皮肤脱落的上皮细胞和耵聍腺分泌物混合形成的,它具有保护耳道的功能。通常情况下,耳垢会随着人们的日常活动,如咀嚼和吞咽,自然排出耳道,无需人为干预。
对于油性耳垢,即耳道分泌物较为粘稠的情况,可以使用棉签轻轻清理。只有在耳垢积聚成块,影响到听力时,才可能发生耵聍栓塞,这时才需要专业的处理。
然而,过度清理耳道可能会带来以下风险:
1. 听力受损
频繁清理耳垢可能会干扰耵聍的正常分泌,削弱其对耳朵的保护作用,长期下来可能对听力造成影响。
2. 耳垢积聚
在清理耳朵时,如果不慎将耳垢推向耳道深处,可能会导致耳垢积聚,形成耳垢栓塞。对于那些经常清理耳朵的人来说,如果出现耳痛、耳胀、听力减退或眩晕等症状,应警惕耳垢栓塞的可能性。
3. 中耳炎和耳聋风险
鼓膜非常脆弱,不当的掏耳行为可能会损伤鼓膜。一旦鼓膜受损,耳朵接触到水后,可能会引发中耳炎。急性中耳炎不仅可能导致听力下降,还可能引起脑膜炎、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若急性中耳炎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成慢性中耳炎,长期下来可能导致耳聋。
4. 癌症风险
长期频繁掏耳朵可能会对耳道皮肤造成慢性刺激,损伤皮肤,引发外耳道炎,严重时甚至可能诱发外耳道鳞状细胞癌。
二、耳痒却无异物,可能暗示5种健康问题
不少人会经历耳朵瘙痒却清理不出任何东西的情况,常误以为是小事,但这可能是某些健康问题的征兆!
1. 外耳道炎症
外耳道若不慎进水或使用不洁的挖耳工具,可能引起感染,导致外耳道炎症。
真菌性外耳道炎较为常见,症状包括耳痒和耳内压迫感,夜间可能剧痒,伴有轻微分泌物。
细菌性外耳道炎则表现为耳痛和耳道流脓。
2. 外耳道湿疹
外耳道湿疹不仅引起耳痒,还可能伴有皮肤上出现水泡、丘疹、结痂等病变。
3. 螨虫寄生
人体皮脂腺内寄生的蠕形螨可能导致耳痒、频繁摇头等症状,有时耳朵会有异味。
4. 耳道异物
耳内若误入蚂蚁、泥土、小虫等异物,同样可能引起耳痒,这种情况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建议由医生协助取出。
5. 其他疾病相关
耳痒还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如糖尿病、肾功能衰竭、干燥综合征、慢性肾病、皮肤癌等,这些病症可能引起耳痒作为并发症状。
三、遵循四大原则,预防耳痒
对于那些经常遭受耳痒困扰的人来说,想要减少耳痒的发生,可以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 避免频繁清理耳道
过度清理耳道可能会损伤耳道和鼓膜,因此应减少清理频率,并在使用工具时避免使用尖锐物品。
2. 防止水分进入耳道
在洗澡或洗头时,应注意保护耳朵,防止水分进入耳道,以降低发炎的风险。
3. 避免接触致敏物质
对于有外耳道湿疹的人来说,应减少与动物毛发、海鲜、花粉、化学气体、牛奶等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接触。
4. 控制耳机使用时间
为了保持耳道的清洁和干燥,应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尤其是入耳式耳机。
黄医生的暖时刻:
频繁清理耳朵可能看起来是保持清洁的行为,但实际上可能会引起不适。如果耳朵痒且清理不出任何东西,应警惕可能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