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一组蝴蝶博物馆的照片,上千种蝴蝶标本汇集在展厅里,色彩绚丽夺目,有柔和的渐变色,也有鲜艳的对比色,姿态、体型各异,不得不感慨造物主的神奇。
原来这是今年新开的追蝶记蝴蝶博物馆,位于成都市双流区白河公园内,博物馆不算大,分为四个展厅,将有关蝴蝶的科普知识细细道来。
我们被不少蝴蝶迷住,呆看良久,玫瑰绡眼蝶、君主绡蝶、淡色钩粉蝶、枯叶蛱蝶……各有各的美。
● ● ●
01/
蝴蝶与横断山
你知道我们在城市里最常见到的蝴蝶是什么吗?是粉蝶、蛱蝶,以及少量凤蝶。粉蝶科多以白、黄色为基调,如东方菜粉蝶、北黄粉蝶、东亚豆粉蝶等。此外,柑橘凤蝶、玉带凤蝶、黄钩蛱蝶、琉璃蛱蝶等也较常见。
追蝶记蝴蝶博物馆位于双流区白河公园,在路口下车后,我们穿过一条小道前往,路旁田地里有白色小蝴蝶翩跹起舞,大概就是粉蝶吧。步行至公园,大树环绕,绿意充盈,亭子下坐着三五个聊天的人,微微的太阳和风,心情立马切入秋游模式。
博物馆位于步道一侧,沿途导览指引都很清晰。走进展厅,首先看到的是“横断山”三个字。为什么要研究蝴蝶?蝴蝶与横断山又有什么关系?
第一展厅,详细介绍了横断山区的特征。近20年来,横断山区成为全球公认的重要生物多样性研究热点区域之一,因地形地貌复杂、海拔落差大、气候差异等原因,这里有着“物种摇篮”之称,吸引了许多自然科学工作者、爱好者的目光。
因蝴蝶与显花植物关系密切,据推测,横断山有可能是蝴蝶的起源、分化中心。作为自然界的“美丽使者”,蝴蝶多样性高、种类多、易于观察和亲近,因此作为研究与宣传生物保育是非常合适的对象。
博物馆里,以蝴蝶及相关科研成果为展示内容,观众在看到许多种类蝴蝶的同时,也能对相关生态学知识有一定了解。
很多人都听过爱德华·洛伦兹的“蝴蝶效应”理论,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中的一只蝴蝶轻轻挥动一下翅膀,有可能在未来遥远的美国德克萨斯洲引发一场龙卷风。
一趟“追蝶之旅”,也有着小小的奇妙。
02/
在蝴蝶的世界穿梭
走进第二展厅,我们瞬间秒变“香妃”。墙壁上和排列的玻璃展柜里,全是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蝴蝶们。
每一只蝴蝶标本都十分美丽,有意思的是,这里蝴蝶群落的分布,是结合海拔梯度和植被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展示的。
从海拔500-4500米的不同种类的蝴蝶,在这里依次排列。我们在这里晃悠了许久,直呼“好美”。每一只蝴蝶的花纹、形状都值得细细观看,据文字介绍,随着海拔攀升,生境脆弱,能够适应恶劣环境的蝴蝶都有着非常明显的特征,比如高山带蝶普遍体型小、鳞毛多,常见金属光泽。
反正,日常所见的和稀有类别的蝴蝶,都能一次性看到。
依次逛下去,蝴蝶的形态特征、从蝶卵到蝶科分类,也都有详细的介绍和展示。
蝴蝶会有“毛毛虫时期”的记忆么?枯叶蝶为什么要伪装成树叶的样子?蝴蝶的取食策略是怎样的?关于蝴蝶的拟态、警戒、避敌等行为,还有许多有趣的未解之谜,这里也有着解答。其中,小志觉得很有趣的部分,是“蝴蝶的餐桌”。
蝴蝶都吃什么?有的爱花椒,有的吃茴香,有的心属白菜,有的专注红薯。大多数蝴蝶都是植食性的,只有极少数灰蝶有肉食、蕈食的习性。而蝴蝶的幼虫和成虫拥有不同的取食偏好,破茧成蝶后,“口味”也变了,据说是“减少在食物资源和栖地生存上成虫与幼虫的竞争,这是它们独特的生存策略”。
此外,博物馆里很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讲蝴蝶研究价值的部分——现在已经有许多科技与材料的运用是借鉴、参考蝴蝶的生态而来。未来,还会有许多可以研究的方向。
虽然这个博物馆并不算大,但细看下来,内容还是挺丰富。在看完展厅内容后,你还可以坐在影厅看一部关于蝴蝶的纪录片,或是在互动区域做做手工标本。
追蝶记蝴蝶博物馆
登陆官方公众号提前预约即可
● ● ●
来源:YOU成都
“成都方志”微信公众号长期对外征集稿件及选题。征集稿件以弘扬传统文化、宣传成都市情、讲述成都历史文化故事为主,文章字数请控制在2000字以下,无史实错误、无常识错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俗易懂,内容详实。提供选题以宣扬成都历史文化、展现成都现代化建设万千气象为主。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并在“成都方志”微信公众号、头条号、微博号等平台发布推广。具体投稿要求请见《征稿启事》(点击前往)。
今日头条@成都方志
新浪微博@成都方志
抖音@成都方志
传承文化基因 赓续成都文脉
【投稿邮箱:cdfztg@cdsdzb.com】
|名人与成都 |趣话成都地铁地名 |第二届红领巾小史官 |志鉴研究 |花重锦官城 |“一”说成都 |悦读方志 |爆款话成都 |成都廉吏小传|月鉴成都 |每周成都 |成都街道 |成都史话 |成都古镇 |新书推介 |2023成都方志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