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外考察面广,很多同学会忽视掉一些冷门考点,因此仔细研究往年真题,将冷门考点一网打尽很有必要。
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冷门考点吧~这篇文章值得收藏起来!
2024年334
1.简述网络文化的特征
2023年440
1.简述媒介的协和作用
2.简述对两级流动传播的批评
3.如何理解“新闻是真实的社会建构”
2022年440
1.新闻生产从专业化走向社会化,从理念到模式发生了哪些变革。
2.简述赫伯特甘斯的“新闻中的持久价值观”现象(2019年论述题也考了)
2021年440
1.新闻自由的三部代表作以及两部宪法及其内容
2020年440
1.解释媒介是权力的代言人
2019年440
1.简述乔姆斯基的宣传模式
2.简述“图像不会说慌”
2018年440
1. 如何理解“舆论是我们的社会皮肤”?
2024年440
1.网络舆论极化的成因和影影响
2023年440
1.平台型媒体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440
1. 论述现代社会中的大众传播与社会心理、舆论的关系
2023年440
1.国际传播的历史脉络、理论起源和发展路径
2019年440
1.媒介生产中,三种商品交换的模式。
下面直接上分析!建议点赞收藏看十遍!
(hhh开玩笑)
📆2024年334
📌1.简述网络文化的特征
(点评:这道题来自于网传第四版,也可以用自己的话阐述)
📆2023年440
📌1.简述媒介的协和作用
(点评:考察的是《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里面第16章的内容,很多宝子们在前期备考的时候对于这本书的知识点不够重视,导致从来没见过这个知识点。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偏的知识点,按照自己的理解尽量答题就好。)
📌2.简述对两级流动传播的批评。
(点评:两级流动传播理论是基础知识点,但是对两级流动传播的批评很少有宝子们能注意到这一层面,这也是《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中书上的原知识点,在第十章 大众媒介与人际传播中讲述了这一内容,稍微背书不够仔细的同学就容易忽略这个层面。)
两级传播理论又称为二级传播理论,是关于“传播流”研究的一种理论。其主要由美国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20世纪40年代《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提出。对于宝们而言,对这个知识点不仅要掌握它的基本内容,还要掌握对它的批评的知识
先简单陈述两级传播理论的内容,再具体分析两级传播理论的弊端:
1.⼤部分新闻报道直接由媒介传播开来,其范围远⽐个⼈信源宽⼴。
2.对公共事务⽅⾯的舆论是互换的,情况往往是“与其说是给予意⻅,不如说是分享意⻅”。
3.划分意⻅领袖与⾮意⻅领袖的定义界限模糊,当采⽤不同的操作⽅法时,这个问题就变得更为混乱。
4.关于⼤众媒介的界定,在实际运⽤中会因不同情况⽽有所变化。
5.意⻅领袖可以积极主动,也可消极被动;⽽两级流动传播模式则属于⼀种简单的⼆分法:积极寻求信息的意⻅领袖,或⼤批被动的依赖意⻅领袖指导⾏事的个⼈,⾮此即彼。
6.最初的两级流动传播模式将传播划为两级,但实际的传播过程可能更多或更少。
7.两级流动传播模式隐含着这样⼀层意思,⼤众传播媒介是意⻅领袖的唯⼀信息渠道。
8.同⼀信息的先知者与后知者的⾏为有差异。研究发现,信息先知者更多地依赖媒介信源,⽽信息后知者则通常依赖⼈际信源。
9.在创新扩散中,研究者发现,⼤众媒介的功能主要是告知,⽽⼈际渠道则在劝服⽅⾯更为重要。
📌3.如何理解“新闻是真实的社会建构”
(点评:这一道题乍一看不知所云,多读一遍发现考的还是李普曼的信息环境。)
上世纪20年代,李普曼在《舆论学》中告诉人们,脑中的景象并不是外在现实,而是由媒体为人们构造的拟态环境,揭示了新闻能够建构社会现实的本质。
这句话出自塔奇曼《做新闻》,塔奇曼认为新闻反映了组织机构的实践,在资源和规则运用上无法排除权力的因素,“客观性”已经成为了一种“策略性仪式”;新闻作为一种具有意识形态色彩的知识形式定义和形塑社会。她提出了“新闻是对真实的社会建构”的重要观点。认为制造新闻的行为,就是建构事实本身的行为,而不仅仅是建构事实图景的行为。这道题主要是考察大家对新传著作的了解,无标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022年440
📌1.新闻生产从专业化走向社会化,从理念到模式发生了哪些变革。
(点评:这道题并不难,出自李良荣老师《新闻学概论》(第七版)第六章中新闻生产从专业化到社会化,可以联系到热点专题中的新闻生产的变迁。这道题只是换了一种表述方式考察同学们“新闻生产”这一概念的嬗变,在考场上遇到别被吓到啦~书上有现成答案,但是因为很少考所以很容易被忽略。)
📌2.简述赫伯特甘斯的“新闻中的持久价值观”现象(2019年论述题也考了)
(点评:这道题是参考书目《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中的概念,在2019年的论述题中也考察过这个知识点(可见真题的重要性)。在振可的小班课上学姐也重点讲过这个题,答题的时候从民族中心主义、利他的民主、负责任的资本主义等方面进行叙述即可。)
📆2021年440
📌1.新闻自由的三部代表作以及两部宪法及其内容
(点评:这道题是《新闻理论教程》中的基础知识点,内容较多很容易被忽视,各位宝们在复习时要加强对每一个基础知识点的熟悉和背诵。尤其是往年出现过的真题更加要引起重视)
三部代表作:约翰·米尔顿的《论出版自由》、詹姆斯·密尔的《论出版自由》、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论自由》
两部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被誉为新闻自由法律保障的标志。
📆2020年440
📌1.解释媒介是权力的代言人
(点评:这道题属于比较难的题,该理论出自美国批判传播学者赫伯特·阿特休尔1984年发表的著作《权力的媒介》,关键在于围绕“媒介”和“权力”展开论述,尽量回答即可。)
1984年,《权力的媒介》问世,阿特休尔在该书中阐述道,不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媒介,都不是独立的、自为的,而是某种权势的“鼓吹手”,即媒介是权力的代言人。因此,报刊和广播电视并不是独立的媒介,他们只是潜在的发挥独立作用。
阿特休尔还指出了四种操纵媒介的形式:官方形式、商业形式、利益形式和非正式形式。主要观点如下:
(一)在官方形式中,报刊、电视、广播内容是由规定、条例和法令决定的:
(二)在商业形式中,新闻媒介的内容反映广告商及其商业伙伴的思想观点。
(三)在利益关系形式中,新闻媒介替金融企业、政觉、宗教团体或追求其他特殊目标的组织利益说话。
(四)在非正式形式中,新闻媒介以反映亲朋好友的利益为目的。看似独立自主的媒介,归根到底还是利益集团手中的利器。
总之,阿特休尔着眼于新闻媒介和社会政治结构之间的关系,指出新闻媒介是统治阶级用以维护现存制度的工具,实行社会控制的手段。
📆2019年440
📌1.简述乔姆斯基的宣传模式
(点评:这道题同样出自《新闻理论教程》这本书,这道题属于背了就有分,所以一定要对这本书全面复习到位,白白丢分就太可惜了!)
(1)“宣传模式”理论:
1988年,美国传播学者赫尔曼与乔姆斯基出版《制造共识:大众传媒的政治经济学》一书,提出了新闻生产的“宣传模式”理论。这是一种批判学派的观点,即认为美国新闻传媒业在其新闻生产的过程中,宣传的主观因素全面渗透到了其中,因而他们在宏观上否认可以区分新闻和宣传,因为金钱和权力可以通过直接的控制或间接的渠道全面影响媒体,过滤掉那些被认为不适合的新闻。他们提出了新闻生产过程中的五种“过滤器”,每一种都影响媒体新闻生产的内容
(2)五种“过滤器”
①大众传媒的结构、所有权和利润取向。
②媒体的主要广告收入来源。
③记者对政府、企业和军方新闻来源的依赖。
④对媒体节目或评论做出反面回应。
对媒体而言,如果这类回应规模很大,会耗费大量资源来应对,广告商将撤回赞助,个人和小型媒体无力承担。
⑤将反共作为一种控制性的意识形态,框架媒体的报道。
这一模式试图揭示,过滤器是美国媒体中的“深层结构”,它为美国社会制造和强化“社会共识”、进行思想控制提供了制度化保障,成为推动精英意志与政策的有力工具。但也有学者认为,该理论失之粗疏,有大而化之的工具论倾向。
📌2.简述“图像不会说慌”
(点评:这道题出自《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中的课后练习题。从这也可以看出来,川外会考参考书的课后练习原题!要引起重视!)
美国哲学家⽪尔斯给符号下了确切的定义,对符号的种类进⾏了划分,提出了图像符号、指索符号、象征符号三类。图像就属于图像符号。所谓图像符号是通过对对象的写实或摹仿来表征对象的,建⽴在相似性基础上,必须与对象的某种特征相同,具有明显可感知的特征。⽽之所以“图像不会说谎”,有以下⼏点原因:
(一)图像是对现实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反映
在符号的世界,客观存在的事物都可以有表征⾃⼰的图像符号,如照⽚、镜像、雕塑、模型、图案、⾃画像等,都是应⽤了相似的表征⽅式⽽成为了图像符号。任何图像都是来源于现实世界,都是对现实世界的⼀种反映。即使是虚幻的对象也可以有表征它的图像符号,像菩萨、⼩⻤等形象,都是⼈类应⽤与⾃身的相似性从⽽创造的符号。所以其本身仍然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图像本身的意义是多元⽽分歧的,⽂字才是限定意义的“锚”
在如今这个读图时代,媒介正在“视觉转型,⽽⽂字正如巴特所说,是锚。他认为视觉图像的意义是多元的、分歧的,⽽“锚”的功能是限定多种可能性,以“解除符号的不确定性的疑惧”。“读”在⼀定程度上定义了“图像”的含义。相反,如果没有⽂字的限定,图的意义就有多重性,其所传达的意义便不会说谎,⽽在于解读的⼈,如何去定义它的意义。
正是“图像不会说谎”这句话,被⼤多⼈所接受。所以在这个读图时代,传播者并不作为⼀个定锚者的⻆⾊。⽽是以⼀种“隐喻”的⽅式传达信息,也能起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2018年440
📌1.如何理解“舆论是我们的社会皮肤”?
(点评:这道题是对诺依曼提出的舆论的双重意义的考察,知识点较为基础,但考察方式灵活,需要各位同学对舆论相关的专题内容了然于心,灵活运用。答题时可简答回答一下什么是舆论,再围绕它的作用和意义回答即可。)
在诺依曼看来,舆论在双重意义上是“我们社会的皮肤”:它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与此同时,它又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就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由此可见,舆论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23年440
📌1.平台型媒体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点评:这是一道知识点与时事热点结合的题目,平台型媒体本身也不是一个陌生考点,了解平台型媒体就能答出这个题。但其实这里可以将“平台型媒体”转化为“新媒体”,这道题就变成了“新媒体如何助力乡村振兴”,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平台型媒体是近几年学界比较热的话题,不仅需要了解什么时平台型媒体,还要加入乡村振兴这个点,在答题时可以结合相关乡村振兴案例,从创新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宣传理念等方面来答题,以理论+案例的形式进行论述。
📆2022年440
📌1.论述现代社会中的大众传播与社会心理、舆论的关系
(点评:这道题看起来有点绕,不知道具体回答哪方面的知识。其实就是考察“沉默的螺旋”这一概念的内涵,因为“沉默的螺旋”本就是在大众传播过程中考察社会心理因素怎样影响舆论。沉默的螺旋本身就具有三个命题,围绕着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的关系,所以围绕这些来答,言之有理即可。)
①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②经过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做“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
③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代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2023年440
📌1.国际传播的历史脉络、理论起源和发展路径
(点评:这道题考的还是川外的重点知识点——国际传播,但考察角度却很刁钻,考察的比较偏,也是拉开分数差距的一道题。这也就提醒正在备考的宝子们要适当地关注新闻史论,川外的考察趋势越来越灵活,对大家的知识面和基本功要求更高了,所以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这道题的问的是我国的国际传播历史脉络、理论依据、发展路径。前面两个点很多同学估计都答不出来,但是答题时尽量围绕咱们学过的知识点去答即可。第三点发展路径就属于常规考察方式了,按照平时复习的专题知识答完整就好。
这道题的答案推荐大家去阅读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明德老师的论文《中国国际传播:历史演变、现实背景与前沿问题》,该篇论文对国际传播的历史、现状、发展进行了详细的梳理。
📆2019年440
📌1.媒介生产中,三种商品交换的模式。
(点评:这道题考的是陈力丹老师《新闻理论教程》中第三章 关于“新闻传播业”的理论,在传媒生产中,存在三种商品交换方式:一是新闻源与传媒之间的商品交换;二是传媒与受众之间的商品交换;三是传媒与广告商之间的商品交换。答题的时候围绕这三个方面去答即可。)
①新闻稿件的写作(制作)者与传媒之间的商品交换,以稿费(外来稿件)或工资(传媒自己的记者、编辑的稿件)的形式支付新闻稿的“生产费用”。
②传媒与受众之间的商品交换,传媒将新闻稿件编排成报纸或节目板块,通常以低于生产费用的价格出售给受众。现在的网络媒介,已实现了受众直接购买所需要的整体或单条新闻、栏目、节目,价格也通常低于生产成本。
③传媒将一部分版面或时间作为商品出售给广告商,收取较高的广告费。
新闻的生产与一般物质商品的生产、交换有所不同,除了通讯社直接出售新闻稿(形式也是多样的,例如协作交换新闻稿,表面上不发生直接的金钱与新闻稿的交换,但实质还是新闻稿的交换价值)给各传媒外,在传媒生产过程中都会发生上述三种商品交换的形式。
✨
在线等你
✨
24振可录取通知书来啦
「点击图片跳转振可24录取通知书推文」
“送你斗志昂扬地走进考场是我们的使命。”
这一年,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振可2023班主任学长姐年度工作报告
“宝,你真的可以的!相信自己。”一封振可的来信,请注意查收。
暑假到底怎么学?怎么赶超你的竞争对手?|你的纠结和焦虑在这都能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