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南大学的参考书目,《传播学总论》这本书尤其重要,近年来,随着新传考研的难度不断增加,《传播学总论》中许多看似不起眼的知识点也越发得到老师们的青睐,每年都会有意想不到的小知识点出现在试卷上。
比如2019年的名词解释“后院篱笆原则”,2023年的“非平衡性原理”,2024年考察的“信息娱乐”,就有很多同学反映:好像看见过但又没背过。但其实这些知识点在《总论》中有出现过哦,那么今天,就让我来带大家发现并梳理一下《传播学总论》中那些常考却被误以为是非重点的隐藏考点吧~
隐藏考点1:传播学的奠基人和创立者
真题回顾:
(1)名词解释:卢因(2012西大学硕)
施拉姆(2013学硕)
拉斯韦尔(2015学硕)
(2)简答题:拉斯韦尔宣传研究的成就和缺陷(2013学硕)
拉斯韦尔曾多次出现在西大学硕的试卷上,传播学的奠基人和创立者也是非常适合出名词解释或者简答题的知识点,因此,梳理出相关人物的研究内容与成就是非常重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西大学硕811的真题要求考生概述拉斯韦尔宣传研究的成就与缺陷,而研究缺陷恰是总论书中没有系统介绍的,因此,这也提醒我们在阅读书目时除了了解学者们的研究成就外,也应从时代局限等角度来对其研究不足进行一定的辩证分析。
隐藏考点2:中国的传播学研究
真题回顾:
论述题:结合中国传播学发展史,论述传播学中国本土化研究的几个重大命题。(2020学硕)
这一知识点是许多同学在看书时容易忽略或者简单记忆的地方,但随着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中国自己的传播学发展史,因此,这一考点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此外,尽管2020年真题的设问方式与课本中“我国的传播学研究”表述有所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需要考生灵活调动所学知识,写出答案。根据《传播学总论》中我国的传播学研究发展历程,可以梳理出几个重要的传播学中国本土化命题:
(1)对西方论著进行翻译与评价
1956年,复旦大学新闻系主编的《新闻学译丛》将“Communication”译成“群众思想交通”,这是我国大陆最早接触“Communication”(传播)一词。1978 年以后,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北京广播学院的新闻学者开始大量地翻译、评价西方传播学论文、著作,比较准确地介绍了传播学的主要学说、概念、范畴和方法。1982 年传播学创始人威尔伯·施拉姆来华访问,向中国大陆介绍传播学理论,再一次推进了中国大陆对传播学的了解。1983 年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辑的《传播学(简介)》一书,1984 年9月出版了施拉姆的代表作《传播学概论》中文版,这些著作成了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的奠基之作。
(2)提出十六字方针
1982年 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性的传播学座谈会,对传播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传播学研究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确定了中国大陆新闻学界对传播学的态度,并提出对待西方传播学的 16 字方针:系统了解,认真研究,批判吸收,自主创造。
(3)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新闻传播学
1986 年全国第二次传播学研讨会召开,这次会议“最大的成果就是着手讨论了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新闻传播学’。”此后,传播学的实证研究开始在我国展开。1993 年全国第三次传播学研讨会召开,会议论文涉及传播学本土化、传播学基本理论、传播实证分析、跨文化传播等许多方面。
近年来,我国传播学研究在进一步准确引进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开始进行传播学本土化的研究。建立自己的理论范式,关注本土的传播实践,这才是我国传播学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方向。
隐藏考点3:传播学产生的背景
真题回顾:
简答题:简述传播学产生的政治背景。(2016学硕)
一、传播学产生的政治背景
在政治上,两次世界大战中的传播活动和实践直接地催化传播学的形成,比如一战时期利用宣传小册子、新闻电影、讲演和其他大众传播媒介。和平时期,美国政治家们也会利用传播媒介塑造形象,宣传施政主张,使得各级政治家都非常重视对传播学的研究,这就推动了传播学的发展。
二、传播学产生的经济背景
在经济上,美国自由市场经济及生存于其中的大众传播业为传播学的兴起提供了丰厚的经济土壤,随经济发展而带来的市场拓展和营销行为大幅增加,因此,20 世纪美国应运而生了大量的广告公司、公关公司、调查公司等机构,为了判断媒介对消费者购买行为、购买需要和心理的影响,广告商、公关专业、新闻工作者、学者不断对广告、公关、消费者以及媒介的经营与管理竞争进行研究。
三、传播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在社会上,美国的大众传播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新的传播技术推动了传播业的大发展传播业与社会互动发展着。但另一方面新媒介的出现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媒介中的暴力、色情等内容对受众特别是少年儿童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美国的学者开始研究媒介与受众和社会的关系,媒介如何影响青少年的观念与行为等。
四、传播学产生的学科背景
在学科背景上,传播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在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来说是在新闻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由传播学之父施拉姆集合而成在 1969 年出版。
隐藏考点4:新受众研究
真题回顾:
名词解释:新受众研究。(2016学硕)
新受众研究重新估量了文本的研究方法。不同读者对文本有不同的解读,这是新受众研究最重要的洞察。新受众研究更强调文本,更好地把握了解释的过程,并把这些过程置于更充分的社会学语境中。
隐藏考点1:民族志学法
真题回顾:
名词解释:民族志学方法(2016学硕)
网络民族志(2022学硕、2022专硕)
民族志(2021专硕)
民族志学方法源于人类学,又称田野研究。指利用参与观察法深入一个特定的团体、人群生活一段时间,通过观察、询问,从内部观点对其意义进行说明。文化研究学派的莫利最早将民族志学引入传播学研究。这种方法有三个原则,广义来说,民族志学应该关注所有的文化形式,包括日常生活、宗教或者艺术;研究者本身就是最基本的研究工具,有必要从事长期的参与观察,必须采用多重资料收集法,以核对观察中发现的资料。近期民族志研究的重要探讨领域包括莫利的家庭电视研究、媒介科技与消费等。
网络民族志又叫做“虚拟民族志”或“在线民族志”,描述虚拟社区中的族群在特定的时间之内,通过持续的网上参与式观察 (观察并参与网络社区的讨论)。最初,针对网络社区和文化的虚拟民族志研究通常采用“潜水式”观察,即非参与式观察的方法,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强调参与式的研究路径,从而与传统民族志研究中参与式观察、长期参与、深度沉浸的要求趋于一致。同样要求研究者深度地参与到在线社区的日常社区和文化中。
隐藏考点2:结构功能主义
真题回顾:
简答题:简述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对传播学的影响。(2020学硕)
简述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观点(2023学硕)
结构功能主义是现代西方社会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该学派从结构与功能以及二者的相互联系出发,深入分析和广泛探讨了有关社会系统的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结构功能理论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形式的系统;构成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其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相应的功能;社会整体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其组成部分虽然会发生变化,但经过自我调节整合, 仍会趋于新的平衡。
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涉及面很广,包括社会理论探讨,经验研究和历史研究,其学术观点涉及人类学与政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具有这一理论倾向的传播学代表性观点包括:1)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概括的传播“三功能说”:环境监测,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2)美国社会学家赖特“四功能说”环境监测,解释与规定,社会化,提供娱乐;3)美国学者施拉姆总结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一般社会功能。
此外,就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对传播学的影响来说,首先,从结构和功能理论出发的传播学研究对象通常享有某些共同点,如对无意图的行为后果而不是有目的的结果的重视、对诸如“主观性”和“意识”一类概念表示怀疑,转而寻找人的控制和意识之外的因素等。其次,运用结构功能主义观点的传播理论家把传播视为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用语言把意思传达给他人。传播使用的语言和符号系统脱离把它们作为工具使用的人而拥有自己的生命。因此可以说,结构论者把准确清除判断视为良好传播的标准,而且把传播能力视为对语言和其他符号的准确、恰当和熟练的使用。最后,该观点在传播领域具有极大影响,而且决定了今天美国的许多学者对传播的看法。但该观点在解释个别事件和具体的人类经验的色调方面是较为薄弱的。
结构和功能主义这一知识点出自《总论》的第二章第一节,内容有些杂乱,容易使人抓不住重点,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梳理和补充。根据西大往年的真题分析,这一考点学硕的同学需要多加注意。
隐藏考点1:亲身传播
真题回顾:
名词解释:亲身传播(2021学硕)
亲身传播是来自《总论》第三章第一节传播类型中的内容,书中对其介绍较为简单。“传播二分法”将人类传播分成亲身传播与大众传播,分类标准是传播的手段。亲身传播是指以人体为媒介(主要以语言和身体非语言符号为手段)的信息流动方式。最常见的亲身传播是两个人面对面的交谈。其最大的特点是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其好处是传播信息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快,可以迅速调整传播内容和方法。而与其他传播方式相比,其不足之处是传播面窄,传播速度慢,保真度差,一个信息经人们口口相传,越到后面越失真。
隐藏考点2:传播四分法
真题回顾:
名词解释:传播四分法(2015学硕)
同样是在书中被一段带过的内容,但是考试出现了哦!
“四分法”即将人类传播分成人的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四种类型。分类标准是传播的范围及规模。人的自我传播是个体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即个体自我进行的思维活动。思考、内心冲突、自言自语以及发泄、陶醉等均是自我传播。基本可以说人所有的心理活动都属于自我传播的范围,因此,自我传播属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人际传播是两个以上的个体之间进行的传播。基本要求是两个人及两个人以上,不在组织内外进行的,非组织目的的传播。组织传播是指组织内部及内部与外部的信息交流。其内部的传播是为了协调关系、提高内部运行的效率;其外部的信息交流是为了适应环境,满足社会对其的需要,实现组织的目的。大众传播是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这种传播中传播者职业化,讯息大量、快速复制,传播媒介也是机械和电子设备系统,受众非个性化。大众传播是社会化传播。
隐藏考点1:申农
真题回顾:
名词解释:申农(2016学硕)
申农是信息通信科学“三论”中信息论的奠基人,发表的《通信的数学理论》和《在噪声中的通信》奠定了现代信息理论的基础。他将用于物理学中的数理统计方法和概率论移植到通讯领域,研究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从而提出了信息的概念,认为信息是能够消除或减少不确定性的任何东西,并从量的方面描述信息的传输并提出问题,提出了信息量等数学公式。他还与同事合作创立了申农一韦弗模式,以研究通信中的信息传送问题,后被传播学广泛借用,以说明人类传播过程他还提出了影响传播的噪音、冗余信息以及信息熵的概念,对后来的传播研究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隐藏考点2:信息熵
真题回顾:
名词解释:信息熵(2020学硕)
信息熵这一概念由申农提出,是为了解决信息的量化问题而提出来的概念。熵的概念原本来自于热力学,热熵是表示分子状态混乱程度的物理量。申农用信息熵的概念来描述信源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信息熵指一个系统的无序程度,与信息量呈反比。一个系统越混乱、信息量越少,则其熵值越大,反之则越小。信息本身是为了消除不确定,因此,信息本身的作用就是减熵,在数学统计上,可以将信息量等同于负熵。
隐藏考点3:信息社会
真题回顾:
名词解释:信息社会(2014学硕)
信息社会这一概念是由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提出的,世界正在从“工业社会”转变为“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是继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后,人类进入的第三种社会形态信息社会发展起源于技术的创新,包括计算机、通信、传感技术等在内的新兴科技促使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信息社会带来了经济增长方式变化、经济结构变化,还直接影响了社会与文化形态发展方向它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普及,随后延伸到世界各国,并促进全球经济文化互动,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信息社会里,价值不随劳动增加而增加,而是随知识的增加而增加,知识生产力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
隐藏考点4:芝加哥学派
真题回顾:
名词解释:芝加哥学派(2017学硕、2021学硕)
芝加哥学派以 20 世纪 20 年代至 30 年代的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为中心,以斯莫尔托马斯、杜威、库利、米德、帕克和伯吉斯等为主要代表人物,以当时美国城市环境中的移民、贫闲、流浪、犯罪、卖淫等社会问题为关注对象进行经验研究,借鉴西梅尔等欧洲学者的社会学理论和哲学思想,树立了一系列关于社群与民主、人类传播与交往、城市生态等议题的学术典范,不仅占据了当时美国社会学研究的主流,而且对传播学的早期发展提供了大量洞见。其中,库利和米德研究语言等符号在社会的发展和维持中以及在形成个人精神活动等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强调个人精神活动与社会传播过程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理论被称为“符号互动论”。后来经过许多学者的补充和发展,符号互动论的观点进一步完善。
隐藏考点1:内向传播的相关理论
真题回顾:
名词解释:主我客我理论(2018学硕)
自我互动理论(2019专硕)
一、主我客我理论:由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米德提出,认为他人的期待和评价构成了社会化的“客我”,而个人意原和行为的主体就是“主我”。个体是通过传播(即与他人互动)来构形成客我的。主我和客我辩证互动,主要是通过行为反应表现出来的形式,客我使主我发生变化,主我也反过来通过行为表现来改变他人的期望,从而改变客我,二者不断互动,形成新的自我。而人的思维以及内省活动就是一个主我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过怪,互动的介质是信息。
二、自我互动理论:由美国传插学者布鲁默在《象征互动论》中提出,人能够与白身进
行互动,即白我互。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和行动的对象的同时,也把白己作为认识和行动的对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与自己进行沟通与传播,并能够对白己采取行动。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也就是与他人的让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自我互动”并不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在头脑中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不断改变原来的自我,形成新的意志和行为主体。该理论表明,人内传播是现实社会传播关系的反映,通过自我互动或自我传播,人能够在与社会、他人的联系上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主现自我的完善和发展。
隐藏考点2:人际传播的相关理论
真题回顾:
名词解释: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2014学硕、2017学硕、2021专硕)
符号互动论(2018学硕)
一、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由美国学者罗洛夫在《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中提出,人际传播是社会交换活动当中的一种。人在进行社会交换时,主要交换的是六种资源:物品、金钱、服务、信息、地位和爱。其中,物品、金钱、服务的交换满足的是较低层次的生理需要,至于交换信息、地位和爱,则不可避免要进行人际传播。
二、符号互动论:由芝加哥学派提出,其代表人物是莫利与米德。研究语言等符号在社会发展与维持中,以及形成个人精神活动方面起的作用,强调人类之所以认识自我、形成群体、构成社会,都是通过符号交流进行的。1937年,美国让会学家布鲁默正式提出了“符号互动论”这一概念,并在1969年出版的《符号互动论》中将其上升为一种社会理论。符号互动论的核心观点认为,人类不是对别人的行动直接作出反应,而是首先理解彼此的语言或行为(符号)所蕴含的意义,然后根据这些意义作出反应,理解意义的过程是以符号作为媒介的。
三、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一致性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海德、纽科姆、奥斯古德和费斯廷格等,其基本观点是,人具有一种保持心理平衡的需要,而认知矛盾往往会打破心理上的平衡,使个体出现不偷快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会促使个体作出一定的行为,以重新恢复心理上的平衡。费斯廷格详细探讨了认知不和谐的各种因素和解决方式,而纽科姆在 1953 年提出的均衡式传播模式提出了从人际传播的角度恢复心理平衡的规律。其中,A和B是进行人际传播的双方,他们在交换关于X这个事物的信息。当 A,B处于不均衡状态,X 为 A,B 所关注,并对于其中一方有意义时,强烈倾向于X的一方会促使另一方改变态度,尽力使得双方趋于一致。
四、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在认知心理学家奥斯古德的理论和信息论学者申农一韦弗的模式基础之上,施拉姆提出了一个高度循环的传播模式,可以清晰地表示人际传播的基本行为。在他的模式中人际传播的双方承担着编码、释码和解码的三种功能,他们就像两位互相抛接皮球的杂技演员一样,不断向对方发送讯息,也不断接受对方给予的信息,即进行符号互动。这个模式对于理解反馈频繁的人际传播过程,是非常适用的。
隐藏考点3:群体动力论
真题回顾:
(1)名词解释:群体动力论(2019专硕)
(2)论述题:用群体动力论,分析社交媒体的传播特征。(2017学硕)
论述卢因群体动力论研究内容和现实意义。(2018学硕)
卢因提出的“场论”和“群体动力论”,对于群体传播研究而言意义重大。“场”在卢因的理论中是一个核心观念,它指的是“被察觉到的作为相互依存的协同存在的事实的总体”。换言之,“场”就是某个整体的各种组成因素的总和。应用到人类社会中,一个群体就形成了一个场,处于这个群体中的个体,其行为往往不是个人控制,而是受到群体的深刻影响。这个观念也影响了传播研究。在二战期间,卢因受邀加人了一项美国农业部组织的研究计划,目的是在战时物资匮乏的情况下通过传播改变人们的某些食物习惯。通过实验,证明了群体共识对于人们决策和行为的影响是极大的。原因多半在于人们希望与自己所属或希望从属的群体保持一致。这个结论不仅影响了各种说服活动,如政治宣传、健康传播、广告传播等利用群体来作为改变的工具,也影响了当代社会的管理观念和管理行为。
隐藏考点4:李普曼的拟态环境和刻板印象
真题回顾:
名词解释:刻板印象(2018专硕)
1922年,美国政论家、学者沃尔特·李普曼撰写了《舆论学》一书,后来被誉为舆论学的开山之作。李普曼在书中提出的许多理念影响深远,其中“拟态环境”和“刻板印象”两个概念对于我们思考大众传播的负功能有重要价值。
所谓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或译为虚假环境、假环境,指的是大众媒介创造出来的,来源于真实环境却又不尽一致的一个媒介环境,是一种间接的感知,却常常被社会公众当作真实世界而接受下来。这种拟态环境的映象进入人的脑海图景,进一步影响了人的态度和行为。现代社会中,人们已逐渐习惯并依赖于媒介带给人的世界,通过媒介的选择来了解客观事物的变动。
所谓刻板印象(Stereotype),或译固定成见,指的是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在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介要为大部分刻板印象的形成负责。例如,在美国,黑人常常被认为具有音乐和体育的才能,但却缺乏智慧、意志和领导才能,,而且大多数黑人家庭是贫穷的。这与美国黑人在电视和电影中所呈现的形象有很大的关系。在对某种性别、某个阶层、某个年龄群、某种宗教的信仰者、某个职业的从业人员等人群的认识中也往往存在类似的刻板印象。
李普曼的拟态环境和刻板印象概念揭示了大众媒介运作的基本机制,也提醒我们,大众传播在实现其正面功能的同时,也埋下了遮蔽人们视线的可能性。
隐藏考点1:线性传播模式(线性传播过程模式)
真题回顾:
名词解释:线性传播模式(2022专硕)
早期传播学著作中提出了许多线性传播观点。其中代表性的有拉斯韦尔模式和申农—韦弗模式。
从拉斯韦尔的5W模式中可以看出:传播过程是一个目的性行为过程,具有企图影响受众的目的。因此说他的传播过程是一种说服过程。拉斯韦尔的模式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对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可以进行独立的研究。拉斯韦尔模式功绩卓著,但是问题也非常明显:一方面,它过高地估计了传播的效果;另一方面,它忽视了反馈要素。
1949 年,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及同事沃·韦弗在研究信息流通的过程时,提出了通信的数学原理。他们研究的是技术科学中通信的信息传送问题,本来是一个与社会系统无关的纯技术性模式。后来的传播学借用此模式,同样可以说明人类传播的过程。这种信息论范畴中的信息传播过程包括五个正功能和一个负功能,五个正功能是信源、发射器、信道、接收器、信宿,一个负功能是噪音。申农—韦弗模式使传播学者认识提高一步,使人们能够更精确地研究传播过程中的具体环节。他们的模式也有自身的缺陷,他们未能在模式中更多地顾及人的因素、社会因素,忽视了讯息的内容、传播的效果等等。可以理解的是他们进行的这项研究本身就是技术科学的问题。
隐藏考点2: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
真题回顾:
名词解释: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2013学硕)
由美国传播学者韦斯特利和麦克莱恩提出的适合于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式,属于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这个模式对认识大众传播过程意义重大,一是它指出大众传播过程是经过选择的,而且这种选择是经过若干阶段进行的,说明了大众传播过程中把关人及其多重把关性。二是它指出了反馈(或缺乏反馈)的重要性。然而,此模式也有其明显的不足,即:(1)它认为三个参与者之间是平衡的、互利的,整个系统完全自我调节。事实上,传播过程中三个参与者之间是很少平衡的。(2)它夸大了大众传播过程的一体化程度。而现实中,每一方都会追求各自的不同的目标。(3)它过分强调了传播者对社会的独立性。
隐藏考点3:马莱茨克模式(系统论传播过程模式)
真题回顾:
名词解释:马莱茨克模式(2015专硕、2023专硕)
马莱茨克模式是德国学者马莱茨克于 1963 年提出的,它是一个大众传播过程模式/系统论传播过程模式。他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大众传播,将大众传播过程细分为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的社会过程。并提出了许多影响因素(可分为环境因素和受众个人因素两大类),这些因素影响到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和接收者。它既指出了传播过程的社会制约性,也指出了其中的心理产量,分析较以往的研究更系统全面且更社会性。它提醒我们,社会传播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任何一个简单的传播活动都不能简单下结论,而是要对各因素做全面、系统分析。
隐藏考点4:媒介系统的作用
真题回顾:
简答题:简述媒介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2015学硕、2019专硕、2022学硕)
媒介系统与其他社会子系统(诸如政治、经济、文化)一样,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也是为了促成整个社会系统的运行,具体来说,主要具备以下作用。
一、开发和利用社会信息资源
这是媒介在社会总系统中的基本作用。新闻媒介的主要功能就是新闻信息的开发和利用,主要体现在收集信息、制作信息、发布信息这三个环节。这是媒介系统在总系统中的立足之本,也决定了与其他子系统的关系与互动方式。
二、实现社会系统总目标
媒介系统作为社会子系统,必须为社会总目标服务,媒介系统是现存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它是维护既有社会秩序的,这实际上是媒介系统存在的一个前提条件。媒介系统维护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并通过自身的活动将其传播给大众。
三、实现个人的社会化
媒介在个人社会化的作用方面主要体现在理解、导向、娱乐这三个方面。理解包括理解自我和理解社会。导向包括行动导向和互动导向。娱乐包括单独娱乐和社交娱乐。
四、促进社会整合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整合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供全社会共享的价值观念。一个社会的维持,仅靠武力是不可能的,必须有统一的价值观念。二是协调社会各个利益集团以求平衡。
总的来看,一方面媒介的的产生和发展受制于整个社会系统,另一方面,作为社会总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与社会各系统的互动中,媒介又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隐藏考点5:媒介系统依赖理论与波纹效果
媒介系统依赖理论的核心为媒介、受众与社会相互依赖。该理论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的结构,并把媒介系统设想为现代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与个人、群体、组织和其他社会系统都有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大众传播中就是媒介系统中的依赖关系。受众对大众媒介的依赖及依赖程度因人、团体与社会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个理论认为媒介、受众与社会及其复杂关系是影响受众对大众媒介依赖程度的主要因素。
德弗勒认为,媒介与社会、个人等依赖关系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牵涉到许多因素,而这些因素对促成这种改变的影响力量不一,德弗勒称此现象为“波纹效果”。媒介依赖关系的变化会产生波纹效果。它始于旋斗上端的媒介在社会中的位置,螺旋下降贯穿于媒介系统与各社会系统、组织和人际网络的依赖关系,直到与个人的依赖关系。媒介系统的社会作用的变化,在社会行动的所有层次都会有所波及。这种作用的变化具有增大各社会系统、组织、人际网络和个人的媒介依赖性的效果。各系统的变化可以自上而下,也可以自下而上。
隐藏考点1:发展理论
真题回顾:
名词解释:发展理论(2015专硕)
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传播学者曾经探讨过大众媒介与落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系列理论论述,被称为“发展传播学”。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中,这些理念不断遭受质疑和更新,形成了发展中国家独特的媒介理论和体制实践。1980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大众传播委员会”出版的报告《多种声音、一个世界》进一步推动了这种理念和实践。麦奎尔认为,发展理论的特点包括:(1)大众传播以推动国家发展为已任,与国家政策相一致;(2)媒介的自由与责任两位一体,自由是受到限制的,它必须满足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3)传播内容要优先传播本民族的文化、使用本民族的语言:(4)在新闻和信息的交流合作中,应优先考虑与自已地理、政治、文化较接近的其他发展中国家;(5)若涉及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问题,国家有权对媒介进行审查、干预、限制乃至直接管制。
隐藏考点2:民主参与理论
真题回顾:
名词解释:民主参与理论(2013学硕、2019学硕)
民主参与理论又称受众参与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媒介集中垄断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在美国和欧洲、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新的媒介规范理论。民主参与理论要求大众传播媒介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其主要观点有:(1)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2)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而存在;(3)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4)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比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民主参与理论的核心价值是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
由于内容较多,今天就先给大家推《传播学总论》隐藏考点(上)!
希望考西大的宝贝们可以在背书的过程中看看这些冷门的知识点加深印象哦,咱们下期再见!
✨
在线等你
✨
24振可录取通知书来啦
「点击图片跳转振可24录取通知书推文」
“送你斗志昂扬地走进考场是我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