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结合实例谈谈5G对新闻传播实务的影响。(川大 334 2020)
2.简述AR、VR、MR的请谈谈5G对于传播场景带来的影响。(北师大 2021 学硕723)
3.结合实例,谈谈当代新媒介技术发展的特点和意义(新疆大学 2024)
4.简述大数据特点及其带来的社会变革(华东政法816)
5.简述大数据时代新闻采编的隐私权保护(暨南大学334)
6.论述5G对新闻传播学科的影响(西南大学 学硕 2020)
7.论述人工智能在传媒业中的应用现状、机遇和挑战(北师大 学硕 938)
8.AI合成主播(中国海洋大学 2021 名词解释)
9.数据新闻(重庆师范大学,名词解释,2021)
10.媒介技术是否改变了一切?技术是否又带来更大不公平?(江苏师范大学,2024)
11.论述传播技术的创新对传媒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的影响(西南大学,2024)
12.论述5G、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如何变革传媒产业链(华东政法大学,2024)
13.大数据对网络直播和短视频的影响(中山大学,2024)
14.人工智能对新闻真实性的机遇、挑战,并谈谈你的对策(厦门大学,2024)
第一篇:曹素贞 张金桐《5G技术赋能:媒介生态变迁与传播图景重塑》
摘要:
5G技术以全新的网络架构开启了媒介传播领域的新里程碑。它不仅推动着媒介生态环境的变迁和传播格局的改变,同时也将成为传播演进脉络的重要节点。
本文基于5G技术对社会结构和媒介生态的影响,探讨5G技术赋能下的媒介传播新图景,即未来媒体智能化传播、视觉化传播、场景化传播和沉浸式传播的新转向和新常态,以及媒介传播构成要素变革的新趋势,并对新传播格局下的传播秩序边界进行理性再审视。
研究认为,5G技术将重塑人、媒介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应辩证看待技术与传播的深度关联,对传播领域变革作出前瞻性的研判和思考。
关键词:5G;技术赋能;媒介生态;传播变革
推荐理由:
5G是一个万物皆可能被媒介化的崭新时代,它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互为依托,将改变传统互联网的信息生产和传播逻辑,造就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
本篇文章作者从5G技术对社会结构和媒介生态的影响、5G技术赋能下的媒介传播新图景、媒介生态变迁的传播秩序边界再审视三个层面探讨了技术、人、媒介、社会之间的关系,还提及了新技术会带来的负面效应,能够让我们对其有一个全面清晰的了解。
此外,作者在文中大量引用了经典理论和名人名言,可以帮助大家衔接基础知识、积累语料。
第二篇:彭兰《增强与克制:智媒时代的新生产力》
摘要:
智能化技术在媒体行业的应用,将从信息采集、加工、整合、核查与判断、协同生产和内容分发等各方面带来新生产力,多线程增强生产能力,新生产力下,内容市场和生产关系等也会发生变化,但新生产力的引入并不必然等于生产力的提升,生产力的提升也不必然意味着一个更好的传媒业。
面对技术带来的各种可能性,我们也需要有对风险的更明确判断与警惕,信息减法、数据伦理、算法伦理、连接克制、人机协同等原则与伦理,对于智能生产力的安全释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智媒;人工智能;算法分发;数据伦理;算法伦理;人机协同推荐
推荐理由:
智能化技术在媒体行业的应用,不只是带来生产与分发模式的变革,更会带来生产力的变革。技术对人力的增强,会造就新的生产力,帮助人达及过去不曾到达的新领域与新境界,也会给内容产业带来深层影响。
但面对技术带来的各种可能性,我们也需要有对风险的更明确判断与警惕,技术应用的克制,技术伦理的约束,对于智能生产力这种新“核能”的安全释放至关重要。
彭兰老师的这篇文章从“增强”和“克制”两个维度思考智媒体时代的生产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智媒时代的变革、问题及应对方法。此外,文章中大量应用了相关案例和名人名言,同学们也可以积累下来用于答题。
第三篇:喻国明等 《VR/AR技技术对媒体场景构建的三度拓展》
摘要:
随着虚拟和真实的深度渗透融合,未来信息业和实体行业将深度融合。换言之,我们不仅要看到VR/AR(虚拟现实//现现实增强)在技术层面的功用,更要注意到其本身承担着的信息传递的载体和渠道等作为媒介的连接功能。
它不仅可以像传统媒介那样能连接人与信息、人与人,更可以连接人与物、连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连接人的物理世界与心理世界等等。进一步讲,场景将决定未来技术的使用方式,媒体也将通过场景触发用户的服务需求,并且让汇聚各种资源的关键节点实现变现。
本文通过重点探讨VR/AR为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对媒体场景的拓展,来展望场景对未来传媒产业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VR/AR技技术;场景;传媒
推荐理由:
一切媒介的进化趋势都是复制真实世界的程度越来越高,其中一些媒介和真实的传播环境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和谐统一,VR就就是这样的一种未来媒介形态。通过虚拟场景系统、知觉管理系统和用户之间的多重信号传导,让受众置身其中。
VR作作为场景传播第二阶段典型的场景技术将通过与新媒介技术的融合实现对现有场景的突破与提升,从而真正实现场景升维,达到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无缝连接。
本篇论文从环境构建、人称构建、关系构建三个维度向我们展示了VR/AR技术对媒体场景构建的改变,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交互式沉浸传播时代即将到来。
第四篇:陈秋如 《大数据技术对新闻传播领域的影响分析》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大数据技术在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的作用尤为明显,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新闻传播的内容与形式。
与此同时,新闻媒体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新闻媒体需要根据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的主要特征深入分析大数据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新闻信息的传播效率。
关键词:大数据;新闻传播;媒体融合
推荐理由:
大数据背景下,新闻信息的采集与发布、内容的报道与呈现等多个环节都受到了影响。在此背景下,新闻传播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媒介融合这一全新的传播形式已经成了未来新闻媒体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篇文章作者从大数据技术的来源和影响分析、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的主要特征、大数据背景下新闻传播领域的应对策略三个层面详细论述了大数据技术对新闻传播领域的影响,并在结语中提出了新闻工作者角色的转变,能够帮助我们构建起关于大数据技术的框架。
第五篇:彭兰 《更好的新闻业,还是更坏的新闻业?—人工智能时代传媒业的新挑战》
摘要:
人工智能、社会化媒体、大数据、物联网、VR/AR等等技术的进展,将为未来的传媒业带来用户分析的场景化、精准化与智能化,新闻生产的机器化、智能化与分布式,新闻分发的社交化、个性化,新闻体验的临场化,互动反馈的传感化与智能化,这些变化都意味着媒体正在进入智能化时代。
但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后真相的困扰进一步凸显,信息茧房问题和回声室效应也愈加突出。智能化媒体会带来更好的新闻业,还是更坏的新闻业,决定者仍然是人。专业主义的坚持与升级、公民媒介素养的扩展、人与人连接模式的优化、人与机器的协同以及机器时代新的约束与伦理,都是在智能时代创造一个更好的新闻业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智能 智能化媒体 机器写作 后真相 信息茧房
推荐理由:
智能时代给传媒业带来了新的可能和生产方式等新的变革,也带来了对于“真相”的迷思和“信息茧房”效应的形成。人工智能时代新闻媒体机构如何运用技术手段进行有效转型等问题,也带给我们新的启示。
随着人工智能、社会化媒体、大数据、物联网、VR/AR等各种技术的进展,新闻业也产生了诸多变化。彭兰学者从辩证的角度提出观点,基于新闻业的可能、新闻业存在的问题、新闻业的未来三个层面进行探究,帮助大家理清人工智能时代给新闻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应对策略。
(一) 5G、VR/AR、大数据、数据新闻、人工智能定义
1. 5G(Fifth-gener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与4G、3G、2G不同的是,5G并不是独立的、全新的无线接入技术,而是对现有无线接入技术(包括2G、3G、4G和WiFi)的技术演进,以及一些新增的补充性无线接入技术集成后解决方案的总称。从某种程度上讲,5G将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融合网络。以融合和统一的标准,提供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物与物之间高速、安全和自由的联通。
2019 年 6 月 6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放 5G 商用牌照,标志着我国正式跨入 5G 时代(标志性事件)。5G 商用开启,将为传媒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新的增长动力。5G 的特点可以用“两高两低”来概括,即高速率、高容量、低时延、低能耗。基于这四个特点,5G对于传播领域会发生革命性的影响和变革。
2. VA/AR: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 VR,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由美国计算机科学家、VPL 公司创始人杰伦·拉尼尔提出的概念。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提供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三维动态视景,使用户沉浸其中,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具有1.现场感:身临其境的冲击力、2.客观性:媒体中介角色被削弱、3.自主性:个性化需求的满足、4.交互性:缩短从身到心的距离。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增强现实技术,它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是把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视觉信息,声音,味道,触觉等),通过电脑等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
3. 大数据:
大数据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业界通常会将大数据的特点归纳为四个V:a.多样性(Variety):数据类型不仅是文本,更包括图片、视频、音频、地理位置信息等多类型数据。b.体量(Volume):大数据由巨型数据集组成,这些数据集大小超出人类可接受时间下收集、管理和处理能力。c.速度(Velocitv):数据处理遵循“1秒定律”,可从各类型数据中快速获得高价值信息。d.价值(Value):人们对大数据的价值有不同解释,尽管加工大数据能产生巨大价值,但大数据本身价值密度低。
4. 数据新闻:
“数据新闻”,也被称为“数据驱动新闻”,这一概念近年来发端于新闻实践领域,即运用各种技术软件来抓取、处理、分析和形象化呈现数据,数据呈现方式包括可视化数据图、互动图表和网络在线演示等,开启了数据新闻实践领域的第一页。从狭义上看,“数据新闻”的内涵是“基于数据的抓取、挖掘、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的新型新闻报道方式”。数据新闻的核心是对数据的处理。从广义上看,“数据新闻”是在大数据时代新闻学发展形成的新领域,它代表未来新闻业发展的一大方向,并包含以下基本特征:①以服务公众利益为目的。②以公开的数据为基础。③依靠特殊的软件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开掘隐藏于宏观、抽象数据背后的新闻故事。④以形象、互动的可视化方式呈现新闻。
5.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技术将使新闻生产更加高效便捷,受众行为分析更加精准,媒体传播效果更加优化,它对新闻的内容生产、议题设置、运作方式等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二) 智媒时代对新闻传媒业的影响:
1、信息采集力增强:从“人”到“物”的多层面贯穿
智能化技术可以从两个方面增强内容生产者的信息采集力,同时拓展支持新闻报道的信息类型与信息来源。其一是用“物力”增强“人力”,以扩张信息采集边界。在物联网等技术推动下,未来将进入一个“万物皆媒”的时代。搭载智能设备和传感器的智能化物体将作为信息的采集者、传递者甚至加工者,成为内容生产全新的信息源。这意味着,一方面,智能设备和传感器等,可以成为人的器官的延伸,在人的感官不能达及的层面,“人”借“物”力可以获得更强的信息获取与判断能力。另一方面,未来也可以做到以“物”知“人”,即通过智能设备、传感器等数据,更好地理解人的行为与状态、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其二是用“虚拟”增强“现实”,以实现对社会的多面描摩,丰富我们对社会的认识。
2、智能加工力增强:全媒体贯通+挖掘力提升+新文本模式
(1)自动化内容生产的全媒体贯通
字新闻的智能化写作目前在一些内容生产机构已经进入常态化使用,如腾讯的Dreamwriter、封面新闻的“小封”、微软“小冰”等。在图片方面,智能拍摄、智能优化、智能配图甚至图片的智能化合成等,都已经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与此同时,随着移动视频市场需求的迸发,与视频生产相关的智能化应用将成为新一轮开发重点。
(2)从劳动密集型加工向智能挖掘的发展
分析力增强:智能化技术可以通过背景信息、事物关系、知识图谱等的分析,解读新闻的深层含义,解释其来龙去脉。预测力增强: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与走向,这也将是智能技术相对人脑的优势。提炼力增强:智能化技术还可以帮助人在零散、表面的现象或信息中,寻找深层规律,提炼知识,促进新闻资讯内容向知识产品转化。
(3)智能化加工驱动的新文本与优化模式
强背景文本:智能化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可以扩张新闻背景的广度与深度,增强背景在文本中的分量。强证据文本:数据分析可以为观点论证、判断验证提供更充分的依据,例如对“首个”“第一次”这样的判断,可以直接提供数据支持。交互式文本:更多互动手段将被引入内容文本本身,在互动中完成内容生产。
3、信息整合力增强:拯救碎片化信息
(1)多媒体的智能组合
目前智能化技术已经可以自动寻找适合文字的配发图片,例如,2018年全球知名图片社Getty开始利用智能化工具Pauel来自动分析新闻内容,并根据内容自动提供配图[3]。未来的智能配发图片,或许不仅仅从内容的匹配度出发,还会从用户阅读心理需要出发来进行分析。除了图文外,多媒体的智能组合技术也将越来越普及。
(2)专题的智能化聚合
对用户来说,集成化的信息获取仍是必要的,或许智能化技术可以为新闻资讯专题的生产提供更高效、低成本。2017年“双十一”期间,阿里巴巴的“鲁班”(后改名为鹿班)系统生成了4亿张海报,每秒可生产
8000张[4],海报也是信息集成的一种形式,类似思路推广到新闻资讯类专题也应是可行的。腾讯的Dreamwriter等也在推进智能化专题生产方面的应用。
4、核查与判断力增强:新“把关者”+新机制
来源分析:通过对信息来源的分析,来判断信息可靠性或质量,这是人进行信息核查的一种主要方式。而智能技术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在这方面大大提高核查的广度与效率,特别是通过对传播路径的溯源来追查信息源头。
语义分析与模式识别:通过对文本语义分析或对声音、图像中的一些模式特征的识别来发现虚假信息或不良信息,也将是自动化信息核查的一种主要方式。
交叉验证:对与同一对象相关的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交叉核实,也是信息核查的一种重要方式。传统媒体通常需要对新闻进行“多源求证”,这一思路同样可以延伸到机器的审核中。
演变跟踪:对一条信息从产生到传播到变异的过程进行跟踪分析,这是机器审核的特长,这不仅可以帮助人更好地判断信息源头,也可以发现带来信息变异的那些关键节点以及信息发生的改变。
5、协同力增强:分布式生产的基础
区块链也可为协同生产提供更具信用保障的新模式。从技术层面看,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让参与者集体维护数据库,每个参与节点都是平等的,都保存着整个数据库,在任何一个节点写入/读取数据,都会同步到所有节点,但单一节点无法篡改任何一个记录。它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应用模式。区块链主要解决的是交易的信任和安全问题。
6、分发力增强:多维坐标关联内容与人
(1)算法中的“个性化算力”增强
目前的个性化算法,主要是分析用户当下的需求意愿,但这带来的问题是,算法会过于拘泥于用户的短期行为,形成正反馈效应,将人们约束于信息茧房当中,因此,未来的算法除了要准确定位用户当下需求外,还需要有两个方向的拓展:一是可以预测需求的自然转化方向。二是激发新需求。
(2)算法中的“关系增强”
社交关系:即用户在不同平台上的社交圈。社交圈意味着或直接、或间接的社会交往,很多社交圈中的关系也是现实生活中的关系。社群归属:分散在不同网络空间里的人,可能有着相同的志趣、相同的文化特征,他们可能归属于同一类文化社群。社会归属:个性化时代,仍然需要社会整合,也要通过算法让个体与整个社会产生更多的联系,促进他们对公共议题的关注,参与公共对话、公共行动,增强他们的社会归属感。
(3)算法中的“场景增强”
未来,场景也会成为智能分发的主要参考维度。构成场景的要素主要包括:空间与环境、用户实时状态、用户生活惯性、社交氛围等。人们在一个特定场景下,会有共性的行为特征,也会有个性化的需求。这些都是场景分析的算法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 克制:新生产力应用的原则与伦理(负面影响)
1. 信息减法:“增强”时代的“产能”克制
尽管个性化分发算法的出现初衷是减轻这一问题,但目前的个性化推荐,只是在内容类型上缩减了阵线,并没有在量上解决过载,反而可能会带来同质内容的源源不断供给,这在另一个方面带来了信息过载。内容过载,也会带来用户注意力的进一步分散,以及思考专注力的下降。因此,在有足够产能的情况下,更需要克制和减法思维。
2. 数据伦理:“数据权力”的自我克制与制度约束
我们面临的另一个新挑战是:虽然数据分析的目标是追求客观地描述事物,但数据分析也可能会成为对客观事物或客观进程的干预力量,如2018年3月披露出来的“剑桥分析”在美国大选中对民意的干预等。而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两者之间的博弈可能会更成常态。因此,如何避免数据失真带来的媒体报道失真,如何辨识与制衡数据力量对客观事物进程的干预,都会成为媒体所需要考虑的另一种数据伦理。
3. 算法伦理:风险判断与技术克制
(1)“算法黑箱”风险
在计算机领域的专家看来,深度学习算法仍然缺乏人类这样的联想、记忆、学习、推理等高级智能。因此,目前的深度学习还是一个典型的“黑箱”算法,连设计者可能都不知道它是如何决策,也就是说当机器在进行自我学习和自主决策时,可能会产生黑箱。
(2)马太效应与拟态环境的畸变问题
算法分发,可能使某些内容传播效果被放大,而另一些内容被算法遮蔽,如果不及时得到纠正,这种马太效应会越来越强。与马太效应相关,算法也可能会造成信息环境这一“拟态环境”的整体的不平衡。虽然拟态环境不可能完全反映真实的世界,但它至少要努力体现现实环境的多样性。而算法在这方面未必会起正向作用。减少算法构建的拟态环境的畸变,也应是媒体在应用算法时的一个重要考量。
(3)算法偏见问题
有研究者指出:“人类文化是存在偏见的,作为与人类社会同构的大数据,也必然包含着根深蒂固的偏见。而大数据算法仅仅是把这种歧视文化归纳出来而已。”算法在某种程度上继承和放大了人类的偏见,基于算法的内容生产与分发也可能会同样带有某些偏见,这也会影响到算法所构建的拟态环境的均衡性。在应用算法时,媒体也需要提高对算法偏见的识别与防范能力。
(4)“算法囚徒”问题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警告的两种力量[13]正在“合体”,一直看着“你”的“老大哥”,也可能正是将“你”带向“幸福沉迷”的工业技术。要摆脱这样一种危险,技术的应用者需要在产品开发与运营中有更多的自制,而用户也需要有面对算法的新媒介素养。
(四) 更好或更坏:未来在人的手中 [措施]
1. 专业主义的坚持与升级(媒体)
在“万众皆媒”“万物皆媒”的情况下,媒体职责的核心履行者,仍然是专业媒体。媒体的专业性,仍是新闻业的基本保障。当然,未来的新闻专业主义,将不再是一种行业性的专业精神,而是所有参与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个体普遍需要遵守的交往信条和基本精神,换言之,新闻专业主义远不会消失,只不过“新闻专业主义2.0”时代,新闻专业主义将会内化成个体交往的基本规则,每一个个体都是这一规则的立法参与者,也同时是阐释者和监督者。
2. 公民媒介素养的扩展(公民)
公民媒介素养,将不仅仅是对媒介的使用素养,也应该扩展到信息的生产与传播素养、社会交往素养、社会协作素养、社会参与素养等方面。哈贝马斯所倡导的交往理性,虽然完全实现存在很多障碍,但是,至少它应该成为公共话语空间中交往的理想追求。
3. 社会化媒体连接模式的优化(平台)
开放、流动而有内在秩序的结构则有可能提供更平衡、可自净的信息环境,这种结构也有助于促进人的优势互补,促成群体的智慧。例如,维基百科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结构与机制。克里斯·安德森在《长尾理论》一书中提到,维基是一种不同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另一种“动物”。它是一个动态社区,不是一个静态的参照物……维基的真正神奇之处在于它的秩序::这个任由业余用户创作和编辑的开放式系统并没有陷入无政府状态。恰恰相反,它已经用某种方式将历史上最庞杂的百科全书组织得井井有条。
4. 人与机器的协同
在反思新媒体助推下“后真相”“信息茧房”现象蔓延的同时,我们也不要简单地把技术当作一种敌对力量。通过技术发现与补充人的能力局限,通过人的力量来纠正机器的偏狭与误区,才是人工智能的要义。
5. 机器时代的新约束与新伦理
机器与人的关系,也需要道德与伦理层面的新界定。2016年年99月月,英国标准协会(BSI)发布机器人道德,指出::机器人的设计目的不应是专门或主要用来杀死或伤害人类;;人类是负责任的主体,而不是机器人;;要确保找出某个机器人的行为负责人的可能性。这个针对机器人制定的道德原则,也适用于其他智能化机器或技术。
6. 智媒时代新闻传播者之“不变”的责任(新闻工作者)
智媒时代将会颠覆传统新闻传播方式及其内容形态,但无论传播形式和内容的呈现如何变化,信息的内容都要依据时代特点为新闻业的发展服务。因此,作为新闻工作者其履行的社会责任不能改变,更不能由此陷入技术祟拜,在“虚拟现实”“算法推荐”中迷失方向。
在任何情况下,作为媒体从业者,都必须自觉坚持党管媒体的基本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事实,发表观点。要坚守社会责任,为受众提供知识,提供服务。要坚守新闻理想,科学地开展社会监督、批判丑恶,更要在创新中“守正”,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主流价值观,主动放大正能量。
要思考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开发与引入向移动端倾斜,通过技术建设、内容建设,使新时代的新闻内容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持续提升。
(五) 主流媒体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1. 树立正确的传播理念
在保证传播内容质量的前提下,以数据信息为出发点,树立数据与服务并重的理念。在大数据时代,新闻工作者应当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不断挖掘新鲜数据,定位目标受众,在海量的信息当中搜寻受众感兴趣的、高质量的信息内容。[4]新闻工作者应该深入基层、主动贴近群众,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探索,从而更好地了解受众的喜好与需求,为受众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
2. 优化传播方式
在大数据背景下,新闻工作者应该优化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主动培养以数据和服务为主的传播意识,提升个体对数据信息的新闻敏感度,利用大数据技术推动自身发展,积极顺应媒介融合这一趋势,适应“单一化—多媒体化—融媒体化”的信息传播形式,在沿用传统传播形式的基础上,开辟新型传播途径,丰富媒介资源。
3. 优化新闻生产机制
在大数据背景下,新闻信息的来源与渠道日益增多,不再局限于媒体人员。新闻媒体只有不断优化新闻生产方式,才能促进自身发展。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越来越多的新闻事件被普通民众发现并发布到网络平台上,如新闻工作者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寻找新闻线索。可以说,大数据技术既提升了新闻信息的传播效率,又大大拓宽了新闻信息的传播渠道。
4. 迅速转变传统的新闻思维方式,适应时代新潮流
大数据时代,新闻媒体的首要任务就是迅速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紧跟时代潮流,积极适应各种新兴技术,以敏锐的互联网思维方式看待各类新闻事件。新闻工作者应该学会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和角度重新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突破原有的局限,实现新闻传播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六)相关案例及名人名言
1、5G+4K直播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次启用机器人记者参与两会报道,5G、4K、AI等多种新科技亮相两会新闻中心。同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人民大会堂架设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展示平台”,利用5G新媒体实验平台,通过4K超高清频道直播信号,在两会期间展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5G+4K集成制作的成果。
2、5G+VR直播
在两会期间,记者们可以利用安装在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的5G+VR摄像头,通过5G网络,借助VR眼镜身临其境720°实时观看对部长们的采访直播。
3、2015年,财新传媒发布了中国首部VR新闻纪录片—《山村里的幼儿园》,该VR新闻以中国贵州大湾村的留守儿童为焦点,采用360度的方式呈现了新闻现场,展现了这些孩子的日常生活。在带给受众沉浸感的同时呼吁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问题。
4、《“疫”线VR报道》系列作品讲述了武汉抗疫期间的各类故事。将VR全景的触角深入到疫区的大街小巷,让读者能身临其境,与“白衣天使”,城市“逆行者”共同守护家园。同时,VR报道并不满足于简单的场景展示,而是在全景中融入视频、音频、动画等多样化表达,让读者不只身临其境,还能看懂更多。
5、《何以安居?7478个关于烂尾楼的等待》该作品以烂尾楼为切入点,用精确的数据和生动的可视化形式向受众展现了住房烂尾的严重现状、一栋房子所存在的烂尾风险、政府采取措施后的状况等问题,让人们对烂尾楼这一社会现象有了更为广泛的认知,同时对政府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起到了一定的督促作用。
6、《被拐的她们:1252段被标价的人生》该作品将视角聚焦在拐卖妇女这一特殊议题上,综合了判决文书、相关法律及微博评论等多个数据源,多层次多角度对数据进行了有效的分析。详细解答了妇女在被拐卖的整个过程中经历了什么?拐卖者、收买者与妇女之间又会有怎样的复杂关系?法律又会又将予以她们怎样的保护等问题。
7、尼古拉·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在11995年年出版时,这位未来学家就很肯定地表示:“虚拟现实能使人造事物像真实事物一样逼真,甚至比真实事物还要逼真。
8、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在《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一书中断言,未来25年互联网将进入新的时代——场景时代。认为互联网时代的“场景”是基于移动设备、传感器、大数据、社交媒体和定位系统提供的应用技术以及彼此联动营造的一种“在场感”
9、尼古拉·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明确提出,用户不仅需要拥有极端个性化的“我的日报”,同时还需要具有公共性特征的“我们的日报”。
✨
在线等你
✨
24振可录取通知书来啦
「点击图片跳转振可24录取通知书推文」
“送你斗志昂扬地走进考场是我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