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Q上,有网友发帖称,公司老总意欲将他提拔成部门经理,综合收益和原岗位相差不多,但工作内容却翻了一倍。
为此,网友一度左右为难。
毕竟,辛苦工作多年,如今收获晋升机会,本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可薪资收入却仍原地踏步,就如同被人泼了盆冷水。
其实,这样的情况在职场当中并不少见。面对这种“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升职机会,我们需要从以下多个维度进行衡量和判断,最终做出理性决策。
提前了解,加量之后的加价空间
可能在大多数人看来,“只升职不加薪”无异于流氓行为,是对打工人劳动力赤裸裸的压榨。像这样的升职机会,理应直接拒绝。
然而,在做决定之前,我们首先要做的应该是向前多思考一步,判断职位背后是否暗藏“加价空间”。
比如,有企业对管理岗有具体的评级,级别相差越大薪资差异越大。那么即便升职初级管理岗后,工资与之前员工时期齐平,但通过后期的考核,能逐步实现薪资的升级,从长远来看,仍旧能让整体收入有所提升。
又比如,你还处在考量期,公司需要根据你创造的价值,进行后期的薪资估测。类似于“管理层试用期”,如果你在一段时间内有出色的业绩表现,公司会进行适当的涨薪。
此外,还有些公司虽然明面上没有涨钱,但会用期权、分红等福利,以及灵活的工作时间、外出培训机会等。
因此,遇到升职不加薪的情况,不妨主动了解其职位背后的加薪计划,以及公司是否有其他形式的补偿,再做决定也不迟。
判断晋升职位,是否符合长远规划
一般来说,基层岗位大多往两个方向发展:综合管理岗和资深技术岗。
因此,要考虑清楚这次升职,是否符合自己的长远职业目标。
如果未来想往管理方向发展,或是计划跳槽实现薪资翻倍,那么即使没有加薪,这也是你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机会。
毕竟,只有先跻身管理层,才能有机会磨练团队管理经验,提升战略思维。
同样,想要跳槽实现薪资翻倍,那么拥有更高的头衔,会助力你获得谈薪需要的“身份资本”。
有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他在一家医疗公司工作5年,因出色业绩,被升为部门经理。部门业绩在他的带领下,也跟着翻了几番。
但也因此,给他制定的业绩标准也翻了好几倍。四舍五入下来,工资没任何提升,每每找老总谈加薪,也总被效益不好等原因给敷衍过去。
权衡之后,他最终选择跳槽,同样的管理岗位,新工作的薪水直接涨了五千。可见,升职后哪怕没涨钱,但本事涨了,还是会助益自己实现长远的职业目标。
当然,如果你对晋升不感兴趣,喜欢稳定的工作内容,想在现岗位进行深耕,那么无加薪升职可能就不太适合你。
看升职后的团队规模及资源调配权利
朋友张晨是某科技公司的一位基层员工,在一次升职后,他拥有了某项目负责人的头衔,但内核仍是光杆司令。
手底下没有任何能调动的人,每次需要人员协助都得请示领导,或是联合其他部门,可说是徒有虚职。
在项目完成后,他更是直接被“边缘化”,职业发展也一度陷入被动局面。
因此,不管涨薪与否,面对晋升机会,我们还需判断清楚其职位背后的资源调配情况。
如果升职之后,接管的团队规模足够大,可调动资源足够多,并能参与和推动公司重大决策。那么即便当下的收入暂时没有提升,但未来的发展空间仍旧值得期待。
此外,当你能够代表整个团队时,往往代表你将有更多机会解除高层领导,合作行业伙伴,进而建立高质量的人脉网络。
与此同时,视野格局也会随之提升,帮助我们从全局视角审视业务运作,掌握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届时,都更有可能拿到符合自己实际能力的薪水。但如果情况相反,那么很有可能遭遇“卸磨杀驴”的局面,白嫖完你的技术、人脉等资源后,便弃之不顾。这个时候,则建议谨慎考虑。
理性思考公司行为背后的深层目的
虽然升职不涨薪的行为,有很多理由可以进行解释。但无论原因为何,这样的晋升方式都是存在争议的。
毕竟,一个好的公司,往往不会吝惜对员工薪资上的褒奖与激励。
因此,无论理由包装得多好,我们都要谨慎判断,思考其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
比如,这家公司可能步入下行期,预算紧张,无法为晋升的岗位进行涨薪,却希望用“空头支票”留住你。
也可能是名为升职实为架空,逐渐减少你手上的谈判筹码。升职后,要么重要的客户资源被上层掌握,要么权力被分散给团队成员,要么远离核心部门做起了边缘业务。
因此,全方位了解公司的发展状况和战略情况,以及升职后实际的权责变化很有必要。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升职都是机遇,有时还可能是陷阱和危机。必要时果断对上司说“NO”,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总而言之,无论决定为何,都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长远出发,从细处着手进行衡量和判断。并在理性分析后,选择对职业生涯最有助益的那条路。
升职和加薪,你更看重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