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入寺祈福,这些规矩不可不知!

旅行   2025-01-22 06:53   江苏  

春节假期即将来临,想必大家已经迫不及待要去寺院游览祈福了,寒山寺在此提醒大家,春节期间人多,出行要做好防护,注意人身安全。其次,佛门净地肃穆庄严,有些入寺礼仪,也不可不知。今日,寒山寺为大家略述一二,希望可以给您帮助。




注意假期时间


新春佳节即将到来,寒山寺祝您春节快乐!阖家幸福!蛇年顺遂!根据相关通知,2025年春节放假安排如下:

1月28日至2月4日放假调休,共8天

1月26日(星期日)、2月8日(星期六)上班


20

廿一

21

廿二

22

廿三

23

廿四

24

廿五

25

廿六

26

上班

27

廿八

28

放假

29

放假

30

放假

31

放假

1

放假

2

放假

3

放假

4

放假

5

初八

6

初九

7

初十

8

上班

9

十二





入寺须知事项




● 沐浴净身,身心清净


入寺游览礼佛当以洁净的身心进入寺院。荤腥,以及蒜、葱、烟、酒等在礼佛之前最好忌食。


● 衣冠整洁,举止有礼


进入寺院,服装鞋帽以整洁为宜,不可服装不整。入佛堂不得吸烟、嚼口香糖、打闹嬉戏等。


进佛寺时,最好不要经由中门入,而当从旁门入,更不要踏门槛,抬脚而入为宜。  


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走,进退都应顺着左臂方向迤边行走,进入殿门,帽子以及手杖不可安放于佛案及佛座上。


● 不动诸物,不可越位


寺院之中诸物不可乱动,特别是寺中钟鼓鱼磬等法器,不可擅敲,锡杖衣钵等物,亦不可戏动。诸如水果、植物等,也不可随意摘取。


大殿中央的拜垫是寺主用的,不可在上礼拜,宜用两旁的垫凳。凡有人拜佛时,不可在他的头前行走。


● 阅经恭谨,拜僧讲究


寺中若有公开阅览的经典,方可阅读。但阅读之前须先净手,放案上平看,不可握着一卷,或放在膝上。衣帽等物尤不可放在经上。


见到僧人,称法师,或称师父,忌直称为“出家人”、“和尚”。与僧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为两手合一,微微低头,表示恭敬,忌握手、拥抱、摸僧人头等不当礼节。







在寺院可以拍照吗




随着手机拍照、摄像功能的日益强大,各种视频、社交软件的普及,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了随手拍摄分享。来到寺院,第一时间也是来个几连拍,再随手发个微博、朋友圈......不枉去过一趟。


不过,宗教场所毕竟不同于别处,涉及到佛像或者法师的照片时,有些方面一定要多加注意,这个很重要,当你举起手机时,一定要三思而后拍!


1、寺院是否允许拍摄?


去寺院礼佛,一般会有人告诉你,寺院禁止拍照,尤其是佛像;有些寺院的大殿门口,也会有提醒的牌子,上写“请勿拍照”。这样的提示,一方面是认为拍摄佛像是对佛不恭敬,一方面是从保护文物的角度考虑。


寺院佛像一般都是供奉在寺院大殿内,越是古老的寺院,里面的佛像、建筑等年代可能就会越久,也越珍贵。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佛像以及佛像表面或壁画的色彩,有些寺院会有禁止拍摄或使用闪光灯的规定,以防闪光灯对文物造成伤害。


2、要以恭敬心拍摄


在没有提示禁止拍摄的寺院,拍照时要谦恭得体,勿搞笑,勿戏谑。


拍摄佛菩萨像时,尽量保持佛像的完整。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寺院偶遇法师,切勿提起相机或手机,对着法师一顿猛拍,或是拉住法师要求配合拍照。


这并非法师不慈悲,而是在被“突然袭击”或随意抓拍间,法师的表情、动作都可能走样。在大众眼里,出家人的照片不仅代表自身形象,更代表僧团形象。


3、切勿为了拍照不顾一切


遇到礼佛时,不能为了拍摄想要的镜头,从正在礼佛的法师或者信众前经过或停驻。也不能为了想要的镜头,随意踩踏在蒲团、门槛、供桌上等,或是将殿内的物什随意移动、搬弄。


当寺院人流较多时,最好也不要使用三脚架等器具造成人流迟滞,甚至影响寺院的正常活动。







轻与重




● 走路要轻


行的威仪最先入人眼目,超然的仪态亦可化导众生。行要杜绝杂乱不匀、轻佻放肆、拖沓散漫。轻步慢行不仅是修养,更是庄严。  


● 说话要轻


言语轻柔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道场的恭敬。要杜绝在殿堂内外高声喧哗、闲谈阔论、争吵詈骂。  


● 做事要轻


入寺做事要轻,包括担柴挑水、洒扫庭院、穿衣吃饭,不能粗莽,失却谦恭。应该收敛身心,整肃、严谨、细致。   


● 烦恼要轻


学佛就是学习减轻烦恼,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只看好样子”、“人非我不非”。烦恼的轻重,恰能衡量进步的大小。 


● 重在恭敬


有些人进入寺院一味强调各种规矩,敬香、礼佛、用斋、走路,都见违必纠。殊不知,礼仪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那颗虔诚、恭敬的心。


● 重在求法


大家不能以世俗的贪求心、攀比心来亲近道场,更不能把寺院当成消遣、观光、游玩的地方。如果发心不够清净,不懂得为法而来,就失去了入寺的殊胜意义。


● 重在利他


寂天菩萨曾在《入菩萨行论》中说:“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利他是佛法的精髓,也是佛法长久住世的重要因缘。





当你每一次进入寺院,都能以恭敬之心遵守佛门规矩,相信你也能从庄严的行为中收获法喜。




苏州寒山寺



文稿 | 网   络

图片 | 寒山寺

设计 | 李明珠

编辑 | 隆   盛

审核 | 心   良、可   序、孙弘延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苏(2022)0500005

苏州寒山寺欢迎您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版权声明:

○ 本文中图片及文字内容为原创作品,版权归寒山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引用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 部分图片及文字内容如有来源于网络,仅作非商业用途的分享与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著作权人提供相关权利证明联系我方,我方将及时核实并删除。

○ 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苏州寒山寺
钟声诗韵,和合祖庭,传播正见,净化人心。“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苏(2022)050000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