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何处起?千载共寒山。”
历史的波澜,在寺院的青砖黛瓦间悄然流转,时光的印迹,镌刻在一卷卷泛黄的档案之中。
在古刹寒山的深处,静静矗立着这样一隅——寒山寺档案室。它并不喧哗,却承载着寺院的文脉延续;它并不显赫,却见证着岁月的更迭更替。
这里,
珍藏的不仅是纸张与墨迹,
更是历史的回响,
是文化的传承,
是佛门清净地里不曾断续的智慧之光。
文脉延续
岁月更迭
文化传承
01.
在时光长河中拾取印记
“存史、资政、育人”——档案之于世界,便是这般意义。对于寒山寺而言,档案室则是承载寺院千年文脉的“记忆之所”。
早在1989年,寺院便开始着手档案建设。至1994年10月,寒山寺正式成立综合档案室,成为全寺文献资料的管理中枢。三十余年的发展,档案室日臻完善,如今占地250平方米,设有办公区、阅档室、库房三大功能区域,藏品门类丰富,涵盖寒山寺的历史沿革、佛教活动、文化交流、文物保护等多个方面。这些档案,不仅是寺院文化的积淀,更是研究佛教中国化、探寻寒山文化的重要资料。
在住持秋爽大和尚的悉心指导下,寒山寺档案室逐步建立起住持—监院—档案室负责人的三级管理体系,并配备专职法师1名,专职职工2名,兼职人员16名,确保档案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
档案,不仅是对历史的记载,更是对未来的指引。
档案室
「苏州寒山寺」
02.
科学分类,守护文脉
一方小小档案室
承载的却是一座寺院的千年历史
文书档案
会计档案
照片档案
基建档案
实物档案
......
寒山寺档案室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依照《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结合本寺实际,制定了16大档案类别,包括:
· 文书档案
· 会计档案
· 照片档案、专门档案
· 基建档案、设备档案、人事档案、商标档案、电子档案
· 出版物、实物档案、荣誉档案等
文书档案按照永久、10年、30年的期限进行分类,确保各类文件的合理存放与高效调阅。
此外,在秋爽大和尚的支持下,档案室顺应科技发展,配备了电脑、彩色打印机、扫描仪和档案管理软件,逐步推进数字化管理。2007年起,档案管理实现计算机化,永久及30年期限的文书档案已完成扫描存档,并实行双套归档目录,确保数据安全。如今,档案的收、发、检索、查阅、调档均可通过计算机完成,极大提升了管理效率。
03.
静寂之所,历久弥新
档案,是无声的文化瑰宝。它们脆弱,却承载厚重;它们静默,却诉说沧桑。因此,档案的安全,成为档案管理的核心。
寒山寺档案室严格执行“八防”管理制度,即:
防尘
dustproof
防盗
Anti theft
防火
fireproof
防虫
insect prevention
防光
Anti light
防潮
moisture-proof
防高温
prevention against high temperature
防鼠
ratproof
苏州寒山寺档案室
库房内配备空调、除湿器、灭火器、吸尘器等设备,工作人员定期检查档案状况,并根据气候变化调整温湿度,确保档案材料不霉变、不褪色、不损坏。此外,档案文件均定期备份,确保寺院历史文献的长久保存。
寒山寺档案室,不仅是寺院过往的守护者,更是未来文化传承的桥梁。
04.
历史的回响,文化的灯塔
档案的意义,不止于存放,更在于利用。寒山寺档案室始终秉持“存史资政,服务社会”的理念,使档案资源得到最大化开发与利用。
档案不仅支撑着寺院的日常管理,更在佛教弘扬、文化研究、旅游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档案室积极宣传、学习并贯彻《档案法》《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苏州市档案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确保全寺僧众和职工均具备档案管理意识,使档案不仅是历史记录,更成为寺院建设的助推力。
自1995年至2024年,寒山寺档案室累计借阅档案8667人次,为寺院出版物、基建、旅游台账、墙报等提供了大量珍贵资料,真正实现了“档案存史,资政育人”的目标。
同时,寒山寺档案室在省、市档案管理等级评定中屡获殊荣:
1995年7月,获评“苏州市三级先进机关档案管理”
1996年9月,晋升“苏州市二级先进机关档案管理”
2001年5月, 被评为“苏州市一级先进机关档案管理合格单位”
2003年9月,被评为“省一级先进机关档案”
2008年9月、2013年6月,复查达标,荣获“省三星级档案管理”
2015年,最终荣获“省五星级档案工作”
此外,2004年秋爽大和尚荣获“苏州市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2012年再次获得“2008-2011年度全市档案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充分展现了寒山寺在档案管理方面的规范性与卓越性。
05.
让寒山记忆,焕发新光
寒山寺档案室,不仅是寺院的“文化档案馆”,更是佛教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未来,档案室将继续深化档案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推动全文数字化存档,提高信息检索效率。同时,档案室也将加强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播,使寒山寺的历史文献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让更多人领略佛教文化的深远魅力。
在这方静谧之地,每一页档案,都是时光的呢喃;每一卷文书,都是历史的回响。寒山寺档案室,将继续承载着这座千年古刹的记忆,见证它的辉煌,也守护它的永恒。
寒山钟声,千年未歇;
档案存史,文脉永续。
苏州寒山寺欢迎您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一寺一景”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一寺一志”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一寺三馆”
文稿 | 可 序
图片 | 寒山寺
设计 | 李明珠
编辑 | 隆 盛
审核 | 心 良、孙弘延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苏(2022)0500005
苏州寒山寺欢迎您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版权声明:
○ 本文中图片及文字内容为原创作品,版权归寒山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引用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 部分图片及文字内容如有来源于网络,仅作非商业用途的分享与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著作权人提供相关权利证明联系我方,我方将及时核实并删除。
○ 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