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
一路相携
我校教师团队赴贵州何官屯中学
教学帮扶工作心得体会
弘德自强 追求卓越
卓尔不凡 越己安人
2024年12月5日,慈溪育才中学教师团队赴贵州省毕节市何官屯中学开展教学帮扶工作。教师团队一行12人,跟随着董事长沈宏邦先生的教育情怀和仁心大爱,高质量完成了本次教学帮扶工作,为初冬的何官屯中学送去了和煦的暖阳。踏上归途,大家感慨万千,用充满温情的笔触记录下育才人跨越山海的真情实感。
只为让“一品红”开得更艳
柯晓阳
远赴多彩贵州,脚踏毕节热土,何官屯中学的教研之行,满怀期待而往,收获满满而返。
同课异构,不同学科的老师展现出多样风格与魅力,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双新”理念在何官屯悄悄埋下一粒粒种子,期待不久的将来,能发芽生根,结出累累硕果。
评课讲座,我们将草根情怀与学术思维无痕对接,在谈笑风生中直抵专业成长的彼岸。以《语文教师的成长》为话题,我想说的很多,准备了万余字的讲稿,却没有打开。我更愿意做个兄长,漫叙自己青春岁月里学习与成长的经历,背井离乡时执着于阅读写作的浪漫,定居他乡后不懈于思考的韧劲。我愿意是无声细雨,漫浸语文教学的土壤,在初冬时分,催艳每一朵扎根黔西大地的“一品红”。“徒弟”们的热情,谦逊,每一个质朴的眼神都让我感动,更让我惭愧。
捐建微格教室,改善学校卫生条件,点对点结对帮扶数百名贫困生……这一次,我们代表全体师生带上千册图书,是想让每一个纸页里写满的爱与温情,款款走进何官屯学子心的深处。
“你家离学校有多远?”
“要走上两个小时。”
“周末是自己回家还是爸爸妈妈来接?”
“奶奶会骑电瓶车来接我。爸爸妈妈在浙江打工,过年才会回来几天。”
晚饭时分,与七年级的孩子们坐在一起边吃边聊。从他山溪一样清澈的眼神里,我分明读到了一丝落寞。当他转过头与我四目对接时,似乎又能接收到一份他无数个日夜构想的来自“浙江”的温情,他腼腆地笑了,似乎我能把他对父母的思念从山的这边带向海的那边。
我,我们,用赤子之心,漫浸这方热土,只为让这风里的一品红开得更艳!
走出那片苞谷地
高鹏
2024年12月5日,是我第三次踏上赴毕节的路程,熟悉的飞雄机场、熟悉的响水滩、熟悉的苞谷地,车窗外的一幕幕景色,唤起了我熟悉而又陌生的回忆。
每一次来毕节,总有不同的感受。一个多月以前,董事长和我商议组织老师赴何官屯中学开展教研活动,我便马上与何官屯中学的陈校长沟通此事,陈校长听到之后,十分激动,表示衷心的感谢。随即组建教师团队,建立两校沟通机制,组织学科对接。团队的老师们也开始精心备课,准备讲座材料,大家积极发挥教研组集体的力量,出发前反复研讨,磨课试教,做好充分的准备。
5号中午,我们一行12人抵达毕节飞雄机场。由于时间紧张,大家顾不上回酒店休整,吃好午饭便立即赶往何官屯中学。我和何官屯中学的朱萍老师执教《哑巴与春天》。朱老师是一位很质朴的人,她话不多,但是脸上始终挂着微笑,课堂上她激情满满,设计了许多有价值的活动任务。作为一篇课外的拓展阅读文本,这篇文章其实有一定的难度,而且网上没有现成的教案可以参考,在我眼里,她的这堂课是成功的,我相信对她也是一次难得的挑战。第二节课,由我执教,当孩子们走进教室的时候,我和他们一样紧张。第一次和他们见面,也是第一次给他们上课,前段时间由于其他工作繁忙,我也没有给他们布置预学任务,今天的课能否成功,我心里也没底。可是,一切都比我预想的要好很多。这群孩子保持着孩子该有的淳朴和山村孩子特有的真诚,是他们感染了我,我们之间没有了距离,没有了陌生,仿佛是相伴多年的师生,大家互动热烈,精彩纷呈。一堂跨越两千公里的语文课,就这样轻松地完成了。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学生,他们虽然懵懂朴实,有些孩子还很羞涩,但是他们求知欲很强,当进入课堂状态的时候,他们每一双眼睛都闪着光芒,认真地注视着我,注视着文本中的每一个字……我相信,他们不会忘记这堂课,不会忘记文中热爱生活的老哑巴和那漫山盛开的达子香花。
返程时,下起了小雨,山崖上高低起伏的苞谷杆在雨中静默着,守护着这片贫瘠却充满热情的土地。沈宏邦先生说我们做点好事、办点实事,就是要帮助这些山里的孩子走出这片苞谷地……这就是我们来到这里的意义所在。团队的老师们,热烈地交流起自己的所见所感,每一句话都充满着温情和善意,大家忘记了舟车劳顿,忘记了水土不服,忘记了初冬的严寒,记住的是跨越山海的缘分和责任。这就是育才人,有大爱、有情怀、有良知。乌蒙山下,响水滩旁,育才人这场跨越山海的故事会继续书写动人华章。
一次难忘的经历
高盛毅
12月5日,寒风凛冽,我们育才教师代表经周转来到了贵州毕节何官屯中学。若大校园,细雨绵绵,来不及修整便来到了教室,教室里条件艰苦,但孩子们笑脸洋溢,我们首先观摩了对方数学教研组长的一节课,宋老师激情澎湃,课堂生机勃勃。接着是我校教师罗春益老师带来同课异构,罗老师生动幽默,风趣诙谐,把学生的积极性慢慢调动,展现了我们育才教师的水平风貌。课后两校教师进行了课堂研讨、评课议课,收获良多。最后,我做了《基于问题情境的数学思考》的讲座,把自己近些年的教学思考与何官屯教师分享,希望对他们的教学能有所启发。会后,我们与孩子们一同在食堂用餐,感受孩子们的日常饮食生活。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刻骨铭心。
山海虽远心相连
罗春益
天色微明之际,我们便踏上了前往贵州何官屯的旅程,心中满是对与何官屯中学师生相聚的期待。一路上,连绵高山如诗如画,相伴而行。直至下午两点,我们终于抵达学校。彼时,孩子们已在操场上整齐列队,那朝气蓬勃的模样,似是校园中最绚烂的风景,热烈地迎接我们的到来。
我旋即步入课堂,只见宋老师正欲开启授课之旅。教室布置简约质朴,却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宋老师授课激情满满,孩子们亦全情投入,用那纯真稚嫩的话语,尽情抒发着对课堂的热忱。我以“山海之约”为话题,开启与学生们心灵沟通的桥梁,课堂之上,真切感受到孩子们似火的热情,他们积极踊跃,每一个问题都回答得响亮而坚定。
课后,我与何官屯中学的老师们深入交流同课异构设计,深刻体会到他们在教育一线的热忱与艰辛,更被他们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精神所打动。
此次行程,令我收获满满,亦深切感受到董事长对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怀与殷切期望。山海虽相隔遥远,然心与心紧紧相连。共处于同一片蓝天之下,未来充满无限希望,定当可期可待。力所能及,吾必再往之!
情系毕节校园,共筑教育星河
童芸
初到何官屯中学,学生们都在操场等候我们的到来,校园的质朴与宁静映入眼帘。这里的孩子眼神中透着纯真与渴望知识的光芒,让我深知此次帮扶责任重大。
在听课过程中,我被学生们积极的学习态度感动。尽管他们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但都努力参与互动。学生们声音洪亮地跟读单词,用生硬的语调回答老师的提问,摊开的英语课本上有提前预习的痕迹,还时不时写下笔记,无不显示出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董事长给学校配备的多媒体设备,教师办公室的电脑和打印机,解决了学校教学资源的匮乏问题,给老师们的授课和日常教学提供了便利。
讲座期间,老师们专注聆听,不时记录。交流环节,他们提出的关于教学方法创新和学生管理的问题,反映出对教育提升的急切需求。和陈校长在往返车上交谈,我了解到当地教育面临的师资不足和家庭教育理念相对滞后等困境。
此次帮扶,于我而言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我目睹了山区教育的艰难,也见证了师生们对知识的执着。我深知,个人的力量虽微薄,但只要持续努力,就能如点点星光,照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在这片土地上播撒下希望的种子,让教育之花绚烂绽放。我们应积极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让教育公平的阳光真正照进每一个角落,使山区的孩子也能凭借知识的力量,追逐梦想,走向广阔的未来。
一场温暖的修行
岑海燕
当车一路从毕节新城区开往老城区,再从老城区开往何官屯中学时,感觉我在经历时光的倒退。听着陈校长的描述,看着旁边所谓的新建房屋时,我第一反应则是,这都比不了现在陈旧的三北市场吧!而今天12月5日,正好是他们赶集的日子,路上的车,牛,背着背篓来往的人,让前往学校的路更加拥挤。我突然能体会到张桂梅老师的感觉了!她是多么想通过教育将孩子们带出大山!而此时的我亦是如此!
怀揣着一丝忐忑,我走进了八(2)班的教室,当我开始拉开背包,用实物导入课堂,从我拿出塑料刀叉、30ml的迷你杯等物品时,孩子们纯真而好奇的眼神瞬间触动了我。他们的眼睛里,有对外面世界的渴望,有对知识的热切期待。他们的声音带着羞涩与不自信,但我从那磕磕绊绊的语句中,听到了努力与勇气。整节课堂孩子们都积极配合,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虽然英语词汇还不够丰富,但那份认真和投入令人动容。当知道自己正确的表达后,他们的笑容也变得更加灿烂自信。课堂上,我记住了小石、小吴,他们就像现在班级上同学们的缩影,但是不幸的是,他们在贫困落后的地方,接受不到如同我们般的教育,或者说追赶不上时代更新的脚步。
此次帮扶活动,于我而言,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明白,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无论身处何方,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用心对待。我期待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这样的活动,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关注到这些远在发展空隙区的孩子们,为他们撑起一片更广阔的知识天空。
赶赴毕节 收获满满
罗江平
此次我作为师傅奔赴毕节市七星关区何官屯中学参加送教、送讲座活动,对我而言是一次意义非凡且收获满满的经历。
活动以“聚焦核心素养、构建有效课堂”为主题,十分贴合当下教育发展的需求。在同课异构环节,看到师徒们相互切磋、共同探讨,深刻感受到了教学相长的力量。这种交流让我更加明白,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而关于核心素养的讲座,我以初中科学教学为背景,借助中考创新题实例深入剖析教学评价与设计方法。看到老师们专注倾听、积极思考、热烈讨论,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介绍多元化评价法和多种教学设计策略时,我期望能够为他们提供实用的工具,帮助客观评价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培育素养与能力。
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加强了与结对徒弟的联系,也促进了两校之间的交流。同时,我也更加坚定了持续探索创新教学的决心,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贡献更多的力量。
毕节之旅,心灵之旅
黄铖益
能够参与贵州毕节何官屯中学的教研活动,我深感荣幸。这是一场令人难忘且意义非凡的经历,宛如一场心灵的洗礼。
踏入校园,那热烈的掌声如潮水般涌来,同学们的热情瞬间将我包围。而在授课过程中,他们专注认真,眼神里满是对知识的炽热渴望,那一份纯真与质朴,如同一束束澄澈的光,直直照进心底。何官屯中学的老师们也给予了我极大的支持,为了配合授课课题,他们不辞辛劳地准备实验器材。我也特意为孩子们准备了独特的实验展示,干冰制造的人工云雾如梦如幻,肥皂泡在二氧化碳气体中轻盈飘浮,这些奇妙的景象,为他们带去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此行让我深切体会到乡村教育资源的匮乏,也让我收获了孩子们质朴而纯粹的情谊与爱。这份爱与感动,将成为我前行路上的动力源泉。衷心感谢董事长与学校给予我这次宝贵机会,让我在这片土地上得到成长与历练,我的教育能力也在此过程中获得了显著提升。我将带着这份收获与感恩继续前行,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点亮你未来的路
孟令群
在贵州何官屯中学参与教研活动,那是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历。与教师们交流的过程中,我被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深深触动。老师们热情地分享着教学中的点滴经验,那些巧妙的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的耐心引导,无不展现着教育的独特魅力。在这里的交流,宛如一场知识与心灵的精彩碰撞,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何官屯学校的孩子们,那渴望知识的眼神令人动容。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依然努力学习,这种顽强的精神实在让人敬佩。在与官屯中学教师们的教研学习中,我接触到了更多的教学理念,收获满满。教学交流确实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共同成长。通过交流,大家可以共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互相借鉴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同时,教学交流还有助于拓宽教学视野,让我们了解不同的教学风格和创新实践。教育,就是一场温暖的传递,我们的每一分努力,都有可能为更多的孩子点亮未来的路。
放飞课堂纸飞机,坚定教育理想
余莹洁
12月5日清晨,我们踏上了前往贵州何官屯中学的旅程,我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忐忑。到达校园的时候,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为这次教研活动增添了几分诗意与深意。下车后映入眼帘的是学生们整齐列队在操场上的身影,他们尽管被雨水打湿了衣衫,却依然保持着昂扬的姿态,用期盼的目光迎接着我们的到来。
随着活动的正式开始,任课老师们迅速投入了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邓军老师的一堂课,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功底,将知识点讲得非常透彻,条理清晰,让我受益匪浅。在邓老师的启发下,我也怀着紧张而又兴奋的心情,走上了讲台,完成了这堂与平时截然不同的公开课。站在讲台上,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学生们的求知热情。他们的目光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他们在课堂上放飞的一只只纸飞机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的憧憬,让我内心充满了感动。
课后,我们与何官屯中学的老师们共同进行了对《我们的梦想》这堂课的探讨,以及对平时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进行了深入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感受了我们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的异同。这种跨地域、跨学校的交流与合作,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加深刻的启发。随后孟老师关于教学评一体的讲座让我意识到,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反思与改进。这种一体化的评价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加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更加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
活动结束后,我们与同学们在食堂共同就餐。看着他们朴实的笑颜和满足的神情,我仿佛看到了教育的力量在他们身上生根发芽。让我感受到董事长对贵州学校的支援不仅仅是改变这些学生的命运,更是照亮他们的未来。回顾这次教研活动,我深感收获颇丰。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看到了教育者们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知识要学。但我相信,只要心中有爱,脚下就有路。我期待下一次的到来,期待与何官屯中学的师生们再次相聚。
乌蒙山下育才情
王建荣
从去年至今,我已经是第九次来到毕节。前几次一直在对接帮扶计划中硬件设施等的改造提升工程。这次帮扶毕节市七星关区何官屯中学的活动,让我有机会将《人工智能——我们的未来生活》这一课题带给了那里的孩子们。当我站在讲台上,看到他们充满好奇与渴望的眼神,我深感责任重大。
授课过程中,我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他们阐述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未来发展。我告诉他们,掌握人工智能技能对未来职业发展至关重要。他们听得认真,互动积极,让我倍感欣慰。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感受到山区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我建议,帮扶活动应更多地关注信息科技课程的普及,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能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共同为山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绵绵乌蒙山,浓浓育才情。这次帮扶活动不仅让我收获了感动,更让我看到了希望。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山区的孩子们一定能够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用真情唤醒真情
徐文云
冬风送暖,帮扶同行;冰雪融化,育才情深。有幸成为慈溪育才中学教师团队赴贵州何官屯中学开展教研活动的一员,历时8个小时,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车门打开,映入眼帘的是孩子们整齐划一的队伍,孩子们朝气蓬勃的样子以及热烈的掌声是校园里最亮丽的风景。
本次教研活动,让我以《中国书法》为题,向学生阐述书法艺术修养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点明学习书法不仅可以提升审美、助力欣赏与创造美,且强调书法承载千年底蕴,期望同学们深入了解中华文化魅力。同时也让我感受到教师同行之间的真诚分享与互相激励。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感受到山区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深切感受到董事长沈宏邦先生对山区孩子们的深切关怀,并亲自挑选图书并捐赠,董事长希望同学们珍惜每一本书,用心阅读、用心感悟,将书本中的知识转化为丰富的精神食粮,为人生之路打好基础。也希望同学们能爱护这些书籍,将这份爱一届一届地传递下去,用爱心点燃爱心,用真情唤醒真情,让阅读带领大家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也希望社会各界能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共同为山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这次活动,我也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生活。同时,也让我感受到育才令人振奋的团队合作的精神。
育才教师团队在完成教学研讨任务后,顺道赶赴遵义会议会址和四渡赤水等红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极其重要且具有转折意义的事件。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大家在导游的引领下,详细了解了遵义会议的背景和历史意义,参观了会址和纪念馆等地,了解到第五次反“围剿”、四渡赤水、二万五千里长征等重要的历史事件。认识到毛泽东同志非凡的胆识、高超的领导艺术和为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事迹,他的名字、他的思想、他的风范,将永远鼓舞育才人继续奋勇前进。
通过本次爱国主义的精神洗礼,大家更加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伟大,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更加坚定了大家爱党爱国的崇高信念,决心将更加努力工作,奋发有为,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图片|赴毕节教师团队、何官屯中学 排版|陈晓虹
一审 | 柯晓阳
二审 | 高 鹏
三审 | 沈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