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达州市大竹县妈妈镇纪委在办理石垭村村委会违规担保借款案件时,经前期取证发现,固定证据资料需县人民法院和公安机关提供帮助,涉案人员较多,人员关系复杂,案发时距离现今较久,案件查办难度较大。经大竹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同意,联系指导该片区纪检监察工作的县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启动片区协作机制,聚焦违规担保的违纪事实,最终形成了完整证据链,有效突破办案难点,相关涉案人员分别受到党纪处分。
今年以来,大竹县纪委监委把加强基层监督摆在突出位置,构建“巡察组+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片区协作监督格局,按照“职能相关、力量整合、统筹管理、务实高效”原则,将巡察机构、纪检监察室、派驻机构、乡镇纪委划分为9个片区协作组,由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牵头,贯通运用“巡室”联动监督、“室组”协同办案、“地地”交叉互查、“巡室组地”联合协作模式,破解基层纪检监察力量不足、人员分散以及“熟人”干扰等难题,推动基层监督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转变。
“往年在镇域内搞监督检查时,总有人来说情打招呼,导致工作施展不开,现在采取片区协作联动的方式,我们不再担心‘熟人’干扰了,监督更有力度,查找的问题也更有深度了。”该县月华镇纪委书记罗茹月感慨道。
同时,为有效破解“上级监督远”的难题,大竹县纪委监委持续狠抓基层监督队伍建设,建立村(社区)“纪委书记(纪检委员)+党风政风监督员”双员监督机制,把监督触角延伸到“神经末梢”。目前,全县324个村(社区)均已配备纪检委员(纪委书记),其中选派59名县乡纪检监察干部到集体经济体量大、监督任务重、社会矛盾多的村任村(社区)纪委书记(纪检委员);从基层人大代表、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能人乡贤等不同行业和领域中选聘325名党风政风监督员,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正能量。
此外,做好基层巡察工作,也是完善基层监督体系必不可少的一环。大竹县委把对村巡察作为强化基层监督、完善基层治理的有效手段,建立巡察机构与纪检监察、组织、宣传、审计等部门的“1+9”协同配合巡察工作机制,加强巡前、巡中、巡后的信息互通、资源互享、人员互助,推动对村巡察从“单打独斗”向“攥指成拳”转变。
这些举措相互配合、协同发力,充分释放了基层监督工作新动能。今年来,大竹县纪委监委围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惠民惠农补贴资金管理等方面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310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97人,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30个。